西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11 03:35:40

西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西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果:对照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60例患者,经西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关键词:西利;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酸、疼痛、上腹部灼痛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均以控制症状为首要原则。近年来,我院采用西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令人满意,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内镜检查证实,符合《全国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2]。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8~81岁,平均62.1岁;病程5d~13个月,平均5.4个月;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62.5岁;病程4d~12个月,平均4.9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选患者均排除近期消化道出血、食管或胃肿瘤等其他重要脏器疾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禁烟禁酒,限制咖啡因,清淡饮食,睡眠充足。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0mg/次,2次/d,早餐、晚餐前30min 服用。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西沙必利(山东龙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0 mg /次,3次/ d,餐前30min 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8周后均行胃镜复查观察食管黏膜变化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食管炎症状消失,内镜复查显示病灶痊愈;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食管炎症状基本消失,内镜复查显示病灶有所好转;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无改善或反而加重,食管炎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内镜复查显示病灶仍存在,且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数 +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对照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60例患者,经西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2.2两组患者复况比较分析 对照组60例患者,28例复发,复发率为46.67%;治疗组60例患者,13例复发,复发率为2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食管反流病,近年来,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是应用抗反流和抑抑制胃酸药物,以减少胃液对食管黏膜的损伤[4]。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奥美拉唑不仅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的H+-K+-ATP 酶活性,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西沙必利是一种新型促胃肠动力药, 它主要作用于胃肠道壁内肌神经丛神经节后末梢, 促使壁肌释放乙酰胆碱, 刺激整个消化系统器官而发挥促动力作用。西利和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既能抑制胃酸又能防止胃食管反流,从根本上达到协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5]。本组治疗中,治疗组60例患者,经西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参考文献:

[1] 彭志华.兰索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77-578.

[2] 张新坡.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 . 基层医学论坛,2005, 9( 8) : 759-760.

[3] 朱琦,刘文忠.促动力药物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6 (7):743-745.

[4] 刘静.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10 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7,28(7):728-729.

[5] 杨加茂. 莫沙必利和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2,33(5):485-487.

上一篇:苦碟子注射液合外用康复新液加吹氧治疗糖尿病... 下一篇: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研究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