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障碍8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1 01:31:55

血管性认知障碍86例临床分析

血管性认知障碍(V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Dementia)类型之一1,主要表现为运用,视空间结构技能,执行功能,记忆等其中一项或多项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点,寻找更佳的预防措施。2006年6月~2012年4月收治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4月收治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6例,男51例(59.3%),女35例(40.7%),年龄47~83岁,平均68.9岁。均经CT及MRI证实存在脑血管病变灶,都在起病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精神波动、淡漠、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缺乏执行功能、思维迟缓以及包括制定目标、计划、组织、分析和抽象能力受损等表现。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行为量表(ADL),画钟试验(CDT)。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结果

86例患者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9.68±2.84分,日常生活行为量表(ADL)评分22.31±1.24分,画钟试验(CDT)评分1.452±0.42分。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脑血管意外抢救成功率的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发病率也大大上升。VaD一般认为是由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引起,病程呈阶梯式加重,常伴有神经系统的体征2。美国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及脑卒中研究所(NICFS)及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ADRDA)规定,根据症状、量表及神经影像学所见,只能诊断为“可能为老年性痴呆”,确认则有赖于脑组织活检。这在我国较难被患者及家属接受3~5。另外,由于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高,部分患者可以有痴呆样症候群表现,但PSD所表现的假性痴呆倾向于进展迅速,患者常主诉认知缺陷,而真性痴呆患者可能企图掩盖这些缺陷或没有意识到这些症状,并且在简单认知筛选过程中可能积极尝试着回答问题,而PSD患者对这种评价过程表示冷漠,并且几乎不尝试回答问题6。抗抑郁剂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鉴别工具,因为假性痴呆抗抑郁治疗后会缓解,而真性痴呆虽然心境得到改善,但认知并未改善,患者呈现出进展性的吞咽困难,失用症和失认,而假性痴呆患者没有这些神经缺陷特征。其他如采用1993年纽约Mount Sinai医学中心提出的脑中风后抑郁的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方法也可作为患者是否存在抑郁障碍的鉴别诊断依据7。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86例患者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9.68±2.84分,日常生活行为量表(ADL)评分22.31±1.24分,画钟试验(CDT)评分1.452±0.42分。因此,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的障碍,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是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力勇,戴体俊.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26-130.

2王鲁宁,朱明伟.383例老年人尸检资料中痴呆的病因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03,11(16):7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中国痴呆和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887-2893.

4Tha m W,Auchus AP,Thong M,et al.Progress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 :one year results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ingaporean stroke patients[J].J Neurol sci,2002,(203-204):49.

5向海燕,蔡少雄.35例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交通医学,2003,1(9):55.

6李焰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52-1055.

上一篇: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简介 下一篇: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