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11 01:18:35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小学语文课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分内的责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理应成为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谈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及自我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模式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切实内化小学语文道德课堂教学。具有交际性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语文知识情感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1.“把时间还给学生”即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思考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口头表达)等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趣味而学生懂的教师则坚决不讲肥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点拨下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思考从认真真读书实实在在地训练掌会动手操作等,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知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道德是非观。

2.“以学生为中心”即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转变师生的角色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平等民主的氛围掌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在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掌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得以展现。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赴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着力体现训练过程

学习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个目标,进行合理的课堂规划,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自我消化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符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教材的实际要求。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标规定了新的教育理念,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之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变之前的“老师要我学”为“我要主动学”,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教学的过程必将会事半功佑素质教育的目标也会早日实现。

四、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大力推行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2.积极开展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从根本上改变“知识中心”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3.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探究式和实践式等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多样化。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灌输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讨论、讲授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根据学习某一课程的最基本要求提出讨论题,提示学生:这些问题是本课程的主线,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本上或课堂上找到,但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综合和理解。每名学生上课都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靠学生们自己去阅读、理解、归纳和总结。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评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五、加强朗读训练

从心理学角度说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了然于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所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从而把书读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它涉及到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的改革。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田.新课程(小学版),2009,(4).

[3]田本娜 ,高恒利.小学语文教学论[M].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1987.

[4]崔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小学语文教学,1997,(5).

上一篇:注重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下一篇: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