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时间:2022-08-11 12:53:20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经济杂志》2015年第七期

1知识获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26]。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重新组合。企业要想提高其创新能力,不仅要合理利用现存知识,而且要不断获取外部的新知识[27]。知识获取效率决定了企业的创新绩效[28]。朱秀梅研究了集群企业的显性知识获取与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认为集群企业从专利出版物、博览会、贸易洽谈会以及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获取相关的显性知识,员工吸收这些显性知识后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出创新思想,形成创新理念并应用于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29]。Senker认为,行业中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前期成功创新的经验等隐性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30]。左田园认为,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的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2]。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H3:知识获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2研究设计

2.1研究样本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样本数据,调查对象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362份,问卷回收率为45.3%。剔除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26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36份,问卷有效率为42%。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2.2信度与效度分析本文采用Cronbach's"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基于SPSS19.0软件所得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子量表(网络关系嵌入、知识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的Cronbach's"系数值都大于0.70,说明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信度达到要求。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收敛效度,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子量表的GFI值和CFI值均大于0.9、RMR值基本上均小于0.05③;网络关系嵌入量表、知识获取量表和技术创新绩效量表的RMSEA值分别为0.061、0.086和0.097。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上,各子量表的拟合情况均较好,其收敛效度都符合要求。

3研究结果

本文分别构建了网络关系嵌入(NRE)对技术创新绩效(TIP)的直接影响模型以及以知识获取(KA)为中介变量的中间变量模型。同时,将知识获取分为显性知识获取(EKA)和隐性知识获取(TKA),将技术创新绩效分为产品创新绩效(PDI)和工艺创新绩效(PCI),将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两个控制变量纳入中间变量模型。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见表3。模型1检验的是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1的GFI值(0.915)和CFI值(0.927)均大于0.90,RMSEA值(0.065)小于0.08,χ2/d.f.的值(2.394)小于3,表明模型1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系数为0.612)且达到显著水平(P=0.000),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模型2检验的是知识获取在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由表3可知:模型2的GFI值(0.902)和CFI值(0.923)均大于0.90、RMSEA值(0.053)小于0.08,χ2/d.f.的值(1.949)小于3,表明模型2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和知识获取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模型3检验的是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整体理论模型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3的GFI值(0.853)和CFI值(0.885)略小于0.90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值(0.047)小于0.08,χ2/d.f.的值(1.743)小于3,表明模型3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对于中型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都是显著的积极影响,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H2和H3未得到支持。模型4检验的是控制变量研发投入对整体理论模型的影响。由表3可知:模型4的GFI值(0.847)和CFI值(0.904)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0.043)小于0.08,χ2/d.f.的值(1.580)小于3,表明模型4的总拟合效果较好。从检验结果看:对于研发投入占比在0~6.9%的企业而言,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和H2得到支持;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3未得到支持;对于研发投入在6.9%以上的企业来说,网络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从而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

4结语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小企业的网络关系嵌入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获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得到如下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网络关系嵌入对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与Julia、王炯、张方华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意味着,加强网络关系嵌入有利于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在中国,位于同一地区的中小企业往往基于亲情、友情或地缘相近进行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关系越亲密、地理位置越近,企业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越频繁。在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相关组织建立的合作网络中,网络关系嵌入性越强,企业所能学习到的新知识就越多,企业越能获得关键的、有价值的知识。第二,网络关系嵌入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Uzzi[15]、简兆权等[19]、谢洪明等[21]的研究结论相吻合,即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已深深嵌入企业网络中。此外,知识获取是网络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不完全中间变量,网络关系嵌入可通过影响知识获取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这表明:企业的网络关系嵌入性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而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三,加入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后,无论是研发投入占比在6.9%以上的企业还是该占比在6.9%以下的企业,网络关系嵌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嵌入对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直接影响,而在中型企业中该影响则很显著。因此,网络关系嵌入并非影响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首要因素。小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多从事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不如中型企业那么迫切。另外,受资金所限,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这也影响了其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综上所述,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的中小企业要想提升技术创新绩效,一方面要加强与网络中其他成员建立合作关系、提升自身的网络地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以便在与网络中其他成员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时能处于主动地位、提高合作效率。

作者:马晓芸 何红光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暨阳学院

上一篇:两会明星代表报道策略 下一篇:旅游产业的古民居文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