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30年 剧场不只是剧场

时间:2022-08-11 11:14:03

小剧场30年 剧场不只是剧场

1982年,在《绝对信号》演出中途,导演胡伟民坐在童道明身旁小声说:“这样的味道,大剧场里出不来。

从那个时刻开始,小剧场虽然未成气候,但那股新鲜气息已经被圈里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时间一晃 30年,今年舆论都为小剧场 30年而欢庆,而小剧场的表现也很争气:单是 2012年一季度,北京市小剧场演出就达 1107场,一个季度演出场次占到去年全年1/3,演出收入 3074万元,上座率达到65%;这种被视为革新的演出形式,一下子成为市场主流。

现在说起《绝对信号》,观众记得的都是不采用实景等创新的舞美和剧本,关于剧场本身反而不太有人提及——小剧场其实非关剧场,更多是一种舞台方式。而小剧场发展 30年以来,剧场作为一个地儿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凸显。

30年小剧场,有 3个关键转折,人艺导演徐昂说,“第一座分水岭在 1999年。那之前,北京的小剧场演出大多带着‘小政治化’的语境在行进,那是‘批判的、黑色的,并不怎么主流的’。1999 年,《恋爱的犀牛》改变了小剧场的格局,爱情、城市、关系开始成为核心母题”。《恋爱的犀牛》已经成为商业成功的典范,证明了戏剧是可以挣钱的。

第二次转折是 2005年,在大多数戏剧入不敷出,著名的“北剧场倒闭的那一年,戏逍堂和东方先锋剧场先后成立,在紧密的计算和成本控制下,竟然都挣了钱。此时怎样经营剧场已经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戏逍堂的 CEO关皓月算了一笔账:一个剧场建设要 300万元左右,一年运营费用要 100余万元,小剧场一般出租 (每场)费用也就 4000至 5000元。一年 300场演出,租满了才拿 120万元。所以,一个剧场经营好,一定不是考虑出租场地。

不租场地怎么办?那就要做出自己的特点:有常驻的剧目、有针对性的营销、配套设施甚至后面的产业链。评论人陶子说,从 2005年开始,戏剧观众的成分就变了,以前是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现在多了很多白领时尚男女。剧场也不只是看戏的地方,人们像赴饭局一样去剧场玩儿、调情、尝鲜、吐槽 ......

2009年之后,戏剧分众已经越加分明,每一种类型都开拓出自己的粉丝,把剧场当成他们的根据地。正乙祠是古戏楼穿越;小柯剧场有流行音乐、木马还跟科普网勾搭着做启蒙活动,每个剧场开始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群众。

多元化不能只从剧目、内容上着手,小剧场走了 30年,终于开始实践出一个文化场景应有的丰富性。

上一篇:安芯:对老人,无逻辑的对话更重要 下一篇: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