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1 10:50:59

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在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6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4例采用基础治疗(依那普利、地高辛等),治疗组9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和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和6分钟试验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螺内酯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安全。

关键词 螺内酯 比索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6分钟步行试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019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心功能根据NYHA标准进行分级和6分钟步行试验,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

辅助检查:①心脏彩超:所有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轻-中度减弱,LVEF<40%。②心电图:有左室肥厚伴劳损,两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③6分钟步行试验: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分别做6分钟步行试验。

治疗方法:对照组92例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半坐卧位;依那普利10~20mg,1次/日,地高辛0.125mg,2次/日,体液潴留明显者给予速尿应用,治疗组94例加用螺内酯20mg,3次/日;联合比索洛尔起始量2.5mg/日,口服,每周增加2.5mg,直至10~15mg/日,平均剂量10.5±2.6mg。两组均治疗12周。

统计学方法:两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且6分钟试验提高两个档次以上;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且6分钟试验提高1个档次;③无效: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6分钟试验无变化。

结 果

治疗组显效率42.5%(40例),有效率44.6%(44例),总有效率87.1%,无效率23.9%(12例);对照组显效率24%(22例),有效率20%(22例),总有效率46%,无效率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发病机理非常复杂,一类药物只能针对一种发病机理,难以对所有的患者有效。特别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更是需要联合用药,关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长期有效的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获益大小受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度、血压控制目标水平、治疗方案、以及降压以外有利作用或不利作用的影响。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可以通过减少血容量降压,而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心输出量降压,因而两者有协同作用。慢性心血管疾病,在众多病因中,神经体液和内分泌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导致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细胞增殖、纤维化,发生心室的结构和电生理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研究证实RAAS系统的激活是心力衰竭中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它被激活后AT2及相应增加的醛固酮,使心肌、血管平滑肌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即细胞和组织的重构。已证实人体心肌有醛固酮受体,醛固酮除引起低镁、低钾外,还可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激活而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更重要是醛固酮有独立于AT2和相加AT2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作用,心力衰竭时,心室醛固酮生成及活化增加,醛固酮促进心室的重构,心肌纤维化,从而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在其他药物治疗前提下,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能进一步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从而能获得更大益处。β受体阻滞剂可以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使用来控制血压,特别心肌梗死后、有心肌缺血症状、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能降低心衰患者的心率、血压,治疗12周后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小。β受体阻滞剂通过下列途径改善心功能:近几年通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研究证实,心衰患者功能降低是由于心脏受体功能失调,衰竭心脏的左心室外受体密度降低,受体对激动剂反应能力下降,此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使心肌β受体数目上调,减轻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后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不良反应,恢复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动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衰,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使舒张期延长,增加钙内流,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研究得出一致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降低30%,猝死率减少50%,住院率降低40%。

β受体阻滞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①应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螺内脂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②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便使衰竭的心脏有足够时间适应。③β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收缩功能下降的急性左心衰竭。④使用时应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映,注意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变化,发现不适时及时调整用药。

用螺内酯和比索洛尔等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少,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用药简单,易于观察,宜于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柯元南.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6):3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3-1348.

3 谢惠民,胡大一.新编心血管临床合理用药.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6-17.

上一篇: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硝普钠、多巴胺微量泵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