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为何屡屡破“关”而出

时间:2022-08-11 09:26:02

假新闻为何屡屡破“关”而出

近年来,假新闻在报刊等媒体上不时出现,影响较大、危害甚广。假新闻的成因也相当复杂,但笔者认为:传者没有把好新闻真实关,是目前假新闻得以破关而出的主要原因。

假新闻的出笼与传者把关的缺失

当我们分析与追寻虚假新闻的生成背景以及经过的时候,可发现:许多假新闻之所以层层闯关而最终得以面世,固然有一定环境、气氛、制度、体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与新闻所反映的事物的多样性、事件的复杂性、时间的紧迫性、受众的多层次性等密切相关;但就已被揭发的众多个案来说,主要原因还在于传者本身的主客观因素。

1.传者即记者和编辑在主观上故意造假售假。记者实际上是新闻生产流水线上极重要的把关人,因为他们是消息来源直接接触者,他们能够直接判断和确定消息来源的真伪。若假新闻是记者(一些则是通讯员和所谓业余撰稿人)有意为之,那就如同监守自盗,把关自是完全无从谈起了。故意造假的原因,当今常常是牵涉到名利、关系、人情、交易之类,如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等就容易出假。面对来稿的故意造假,编辑的把关就成为能否辨别真伪、抑制假新闻出笼的关键。但出于私利考虑,编辑也可能明知有假而故意放行;有时则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制造卖点,这种情况近年来在娱乐新闻与社会新闻中比较突出。

2.作为传者的记者编辑在采制与审核新闻时主观上疏忽大意,缺乏严谨求实的作风,不严格按照新闻采编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假新闻的产生。一些媒体的管理制度不严格、不完善或实施不到位,部分记者又没有一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人生活的应有作风,而是习惯于只图方便、图快捷,工作中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甚至偏听偏信、道听途说就主观武断地动笔成文;而一些编辑也马虎大意、不严格履行自己审核把关的职责,致使不少假新闻得以出笼。近年来的假新闻大多是由此而生,毕竟故意制假售假的情况还是极少数。

3.传者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以及相关知识领域等客观方面的局限和不足让假新闻得以闻关。有时,作为把关人的编辑与记者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上可能都无可厚非。然而,由于自身水平、能力不够或者是对相关知识不了解、不熟悉而在编新闻时出现了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种问题在报道涉及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时容易出现。

传者怎样成为尽职尽责的把关者

要使传者成为真正合格的把关人,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就需要多管齐下、自律他律有机结合。

1.突出强调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强化传者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期和媒介越来越注重市场取向和经济利益的时候,在思想日益多元化和整体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滑的背景下,坚守道德底线、强化专业素养尤为重要。

马克思曾把那些在恶势力和金钱面前摇摆不定、以至无原则地妥协的报刊撰稿人斥之为“最无气节、最软弱、最糊涂的作家”、是一个“可怜的两栖动物和双重人格的人。”在他看来,敢于宣传真理、坚持真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毫不动摇、绝不屈服,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品质,排除外界干扰、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性,这正是传者为实现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为追求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的体现。新闻须真实,传者要求实,传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应具备可贵的品格、有能坚持事实与真理的独立精神,这是成为合格把关者的根本。

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上,自主学习和外部教育熏陶都不可缺乏;历来并不鲜见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和空泛口号没有什么作用,在这方面需要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形成氛围,关键是要让职业道德意识内化于新闻传播者的心中。

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对传者来说尤为重要,这方面也是其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水平的直接体现。作为把关人,记者编辑需要时时意识到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与影响的广泛,要使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成为常态,使今日之新闻能真正成为明日之历史。

2.新闻工作者必须自始至终不间断学习,真正做终生学习的实践者,努力扩大知识面,并尽量成为自己所报道领域的行家。在网络时代既要能充分利用网络海量信息的便利,利用网络检索等优势为采编新闻(如找线索等)以及把关判断服务,又要努力避免掉进真假掺和、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的陷阱。

3.他律即外界对传媒及其工作者的把关监督同样必不可少。要从具体制度、公众及行业组织等方面完善这种监督,以形成有力的约束。正如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指出的:“媒体应加强自律,避免在商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丢失行为规则与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准则,不能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应建立监督媒介的社会控制体系,达到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监督。”同时,任何责任义务都是与相应的权利和保障分不开的,在强调传者自律和把关职责的的同时,为其提供公平合理的必要的保障与待遇,使其能充分无忧地行使职业权利、履行职业责任自然同样是确保传者把好关的一个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媒介:体制改革与职业精神 下一篇:企业“止”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