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尝试

时间:2022-08-11 08:20:3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21-01创造可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尝试。

1.激绪,营造创新思维活动的氛围

学生的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我们教师的情感投入。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对待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启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尊重每个学生,不批评和冷落任何一名同学,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2.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丰富创新思维能力的源泉

创新思维灵感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作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创新思维活动就越活跃,创新思维能力就越强"。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全局出发把握好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积累知识经验的途径很多:首先,语文学科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宝贵资源,它涵盖了我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人文精神都可以在语文课文中得到体现。我们要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好丰富的知识。 其次,不必局限于语文学科的本身,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学习的积累,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多种联系以及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

善于质疑是创造发明的思维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会探索,经过探索才会有所创造。一个国外教育家讲过:"最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最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有的教师认为校学生阅历少、知识浅,不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孩子们将内容扯远,习惯用自己背着学生过河的教学方法,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僵化。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时,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有趣味和好奇心的情境中,才能引起他们积极思考。总之,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能激起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其在质疑中求进步,在质疑中求创新。

4.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性思维因素,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有的是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精神的时文美文。绝大多数都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光辉,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5.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展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创造力来源于想象,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强。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我要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充分表现他们的"发明""创造"。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主阵地之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多向展示,引导学生从"已知,,联想和想象到"未知",从而进行发散性的,多角度的,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思维活动,以求获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勇敢地向思维定势挑战。教师可通过教材、习题和其它途径,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去补充,使学生奔突的才情得以深刻的张扬和生发。例如,教学文学作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情节上的空白和走向,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文学形象中富有张力的意蕴,作者意念上的省略等。

6.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以占有广泛的信息为基础,没有充足的信息难以实现创新。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信息变化迅速,知识信息容量大。教师应打破教科书的滞后性,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提供给他们,让学生接受各种活生生的信息刺激,以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唤起学生思维的活跃。在借助多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从而跨越时空的限制,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再现形象,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实现向学生提供各种感知材料,在短时间内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动态信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顺利的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实现和提高。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主渠道,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学生将来的发明和创新打好基础。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漫谈 下一篇:浅析初中英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