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行动”:让贫困山村变文明新村

时间:2022-08-11 07:24:57

“三村行动”:让贫困山村变文明新村

鲤鱼村是资阳市雁江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去年3月,一份源自鲤鱼村特困户的网络求助,深深地印在了市委书记李佳的心里,并引发了一系列农村扶贫解困行动。正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讲述市委书记“泪洒鲤鱼村”和“笑满鲤鱼村”的故事时,一场由扶贫解困生发出来的“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行动已在资阳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滚滚热潮。

一个贫困村引发的全市行动

禹兴付家住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他家里的窘迫,谁见了都会辛酸叹息。80岁的禹兴付因白内障致盲,70多岁的老伴蒋祖群右腿残疾,年仅3岁和1岁的两个孙子还是嗷嗷待哺的幼儿。这个家没有顶梁柱,也断了生活来源,仅靠乡上的一点救济勉强度日。2009年3月,热心人将禹兴付一家的状况在互联网上,很快引起了市委书记李佳的关注。

5月23日,李佳来到鲤鱼村,看望慰问禹兴付一家,送去钱粮衣物。她眼含热泪鼓励蒋祖群说:“有共产党在,你们就不会过穷日子!”随即,市、区、乡、村四级帮扶行动展开,一个月后,禹家老小乔迁新居。8月18日,李佳再次来到禹兴付家,她笑着说:“我们开展扶贫解困行动,就是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为帮扶鲤鱼村整村脱贫致富,雁江区制订了详细的帮扶方案,整合区直各部门的资源,进行项目、资金打捆帮扶。鲤鱼村修建村道近4公里,建蓄水池55口、囤水田埂11条,发展蔬菜400多亩,规划50户养猪家园,从前路烂、水少、房屋差的贫困村面貌已一去不复返了。基础设施的改善使鲤鱼村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年时间,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2800元增长到2009年的4560元。

然而,像鲤鱼村这样的贫困山村、像禹兴付这样的贫困户,在资阳这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还有不少。如何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贫困村办实事、解难题,帮助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借助鲤鱼村的帮扶经验,资阳市全面启动“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行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等部门把开展“三村行动”作为落实“党建工作深度介入加快发展”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确定了97个贫困村,34名市级领导、64个市级部门、97名驻村干部全力以赴投入“三村行动”。

山绿路好房屋靓

肖仕元在浙江打工10余年,积累了不少资金,却一直没有动过回乡创业的念头,因为乐至县石湍镇八角村的贫困面貌十几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改变。然而,当他于2009年再次回乡时,面貌一新的家乡让他果断承包了100亩土地建起柠檬产业园。

肖仕元并不知道八角村是乐至县委书记封安的联系村和市司法局的帮扶村。“三村行动”中,在市、县两级的帮扶协调下,八角村建设了1.5公里通村水泥路、2.5公里通组入户机耕道,并建起79户养猪家园,规模发展柠檬400亩。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使八角村发生了全新的改变。

为了让“三村行动”落到实处,做到资源向扶贫村倾斜、力量向扶贫村下沉、干部在磨炼中成长,资阳市出台了《资阳市“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实施方案》和《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部门帮村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将部门帮扶任务细化为6大项11小项,制订了百分制量化考核表,明确要求部门帮扶工作要挂联到底,不完成目标任务帮扶不脱钩;严格驻村干部管理,要求干部驻村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对工作表现不好、群众反映差的干部实行“召回”制。

严密的制度设计、鲜明的用人标准、强烈的政策导向、严格的督促检查,让部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让干部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市交通局为帮扶的雁江区小院镇农田村一次性支持资金40万元,彻底解决了困扰农田村多年的“断头路”问题。市卫生局党委组织11名党员干部与帮扶的乐至县通旅镇玉皇观村11户贫困户结成扶贫帮困对子,并协调资金为玉皇观村解决了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玉皇观村发展特色种植业有了硬件基础。

从资阳市委组织部统计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全市对97个扶贫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68.02万元,修建公路280公里、桥梁7座;打卫生井207口,修建蓄水池310口,解决了1.7万余人和1.5万余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种植业基地13369亩、养殖业基地139处。简阳市老君乡水口村党支部书记胡桂玉欣喜地说:“‘三村行动’让我们村的山绿了、路好了,村民的房屋也靓了!”

三名干部三条路

尽管临行前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心理准备,但安岳县横庙乡安大村落后贫困的状况依然让资阳市政府办信息科科长林勇始料未及。与落后的经济相比,更让林勇觉得亟须转变的是村民落后的观念和封闭的意识。林勇不熟悉农业、不了解技术,他的优势在于,在市政府办多年工作积累的资源。驻村一年时间里,林勇为安大村协调建设了5.5公里水泥路、一座便民桥和一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村里的黄花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得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在外打工的梁郭没有丝毫犹豫就返乡了,他还买了一辆摩托车,农闲时跑跑运输,收入竟比在外打工还强。今年春节后,安大村有上百名外出农民工返乡,成为发展产业的主力军。

从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资阳市农业局的高级农技师彭长江是非常合适的驻村干部人选。而当彭长江踏上偏远的安岳县姚市镇金船村时,让他料想不到的是,由于太过贫困,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全村已有五分之一的村民举家外迁,土地撂荒严重。在到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彭长江每天不停地下村走访调查。两个月后,他提出了业主本地化的理念,并为金船村作出了发展柠檬、间种辣椒的产业规划,以唤起村民对经营农业的热情。金船村二组的梅国勇是最先响应彭长江号召的村民。在彭长江的协调下,梅国勇承包了70亩土地,搞柠檬间种辣椒,一年后,纯收入达到10万元。土地丰厚的回报点燃了村民的信心,金船村柠檬产业已发展到450亩,今年年底将达到800亩。

参加工作仅仅两年时间的陈崇诺,作为资阳市人民检察院的驻村干部,到安岳县建华乡长岭村赴任了。陈崇诺自制了一些调查表格,主要针对长岭村村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这让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她很快对农村有了深入的了解。在陈崇诺的努力下,长岭村半年时间就修通了两公里水泥路、两公里碎石路、5.1公里组道和9口山坪塘。去年8月,陈崇诺在网站开通了博客,将长岭村的扶贫情况在网上。目前,她共扶贫工作信息27条,得到了热心网友的大力支持。一家企业主动赞助长岭村新建组道1.5公里,一个基金会出资帮助村里两名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入院治疗,爱心人士为贫困学生捐助文具等学习用品……陈崇诺的博客俨然成为一个小小的扶贫济困中心。

“机关工作相对单一,到了农村才知道干一件事情有多难,必须逼着自己去提高,农村确实锻炼人!”这是不少驻村干部的心声。在“三村行动”中,驻村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农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为贫困村带去了全新的理念、引入了致富的项目、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上一篇:“荣州检察沙龙”:干警的“精神大餐” 下一篇:“土地仲裁”,农民代表当“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