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寻舞影 让舞跃然纸上

时间:2022-08-11 04:34:48

“舞是动的画,画是静的舞”。 舞蹈是用人体作画,美术则是用静态的画面来表现出心中的世界。舞蹈和美术一样,要讲究匀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透视与层次等原则。舞蹈作为一种用人物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艺术,经常出现在美术作品中。而雕塑、绘画等也经常给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家的创作以启示。两种艺术同以人物形体为媒介,时常呈现相似与不同的形态,值得关注研究。那么,美术与舞蹈整合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一、美术与舞蹈二者渊源深远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在上古时代就具有人类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功能。一般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产,劳动时人的手脚并用,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而动作和节奏与劳动产生关联,并连续重复过程时,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就出现了最原始的舞蹈。这种集体的舞蹈形式,在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中被清晰地表现出来,成为舞蹈与美术最早产生关联的例证。

二、美术和舞蹈具有相通性和相同的指导思想

许多人都说:舞蹈家是真正的抽象艺术家。舞蹈对于美术而言,同样的题材在普通大众眼中就变得既易懂又美丽感人。舞蹈和美术的相通性很多,在作品题材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许多画家、雕塑家都把舞蹈作为其创作的对象。当舞蹈用美术的语言诠释出来以后,就不仅仅市纯动态和纯静态的美了,只能是“艺术”。

国画家叶浅予笔下画了无数的关于舞蹈的绘画作品,对进行民族舞蹈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绘画,在绘画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舞台表演,和齐白石等著名画家都是感情至深的良师益友。梅兰芳先生的画,严格遵守中国画的绘画法则——“谢赫六法”。他对舞台也同样用“谢赫六法”的思想来指导。

三、美术与舞蹈的创作也有着密切联系

绘画是追求静止的造型中获得动态的效果;而舞蹈则要求在运动中要有雕塑性的造型。舞蹈要将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升华到具有美术性的造型上来,使舞蹈的每一瞬间,尽可能地像绘画和雕塑艺术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舞蹈作品成为一幅幅动的画,活的雕塑。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往往会专注地观察一幅画面上优美的舞姿,继而摆出相同的造型艺术。当然,他们也会受某个小伙伴一个动作的启发而描绘出一幅肢体语言画。例如,在一次区角活动中,绘画区孩子的任务是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刚开始我看到几个孩子在那里摆出优美的姿势,以为他们觉得好玩就没太在意。可过了一会发现他们仍然在变换着不同的动作,于是我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孩子笑眯眯地答道:“她在画我呢!”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利用舞姿创作美术作品呢。

四、美术与舞蹈的整合有利于幼儿双方面的提高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而舞蹈是表现幼儿生活,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美术和舞蹈同是培养幼儿素质、情感的,他们虽目标一致,方式、方法却不一样。让美术与舞蹈整合,正是贯穿他们不同的方式,来促进两方面的发展。

在绘画活动《节日的大舞台》中,我设计了以律动导入,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同伴和老师表演的动作,然后记录下来。同时提醒孩子们尽量变幻出不同优美的动作,以便给伙伴们提供更多的素材。第一遍律动结束后,孩子们开始绘画,结束后孩子们互相欣赏作品。这时,听见孩子们对着一幅画得很不错的作品,大声夸赞“太漂亮啦!画里的动作好漂亮呢!”说着有几个小姑娘还模仿画中的姿势,摆出了优美的舞姿。我赫然发现:美术和舞蹈本身对双方都有着极大地帮助与启发。

总之,美术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联。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让美术与舞蹈真正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使美术与舞蹈课堂更具情趣,更生动。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时常把美术与舞蹈融合,让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整合的意义。

上一篇:源远流长 第9期 下一篇:高师历史专业“多标一案”的矛盾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