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的重构

时间:2022-08-11 04:17:43

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的重构

摘 要: 我国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虽已形成体系,但证书考核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初级会计人员,无法胜任出纳等基层岗位的工作。研究我国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现状,引入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能对发展和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一些现实依据。

关键词: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这种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在我国,全国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企业会计职业资格认定和职业准入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而且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

一、现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的认证是依据《会计法》规定进行的。它主要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目前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初级会计电算化(珠算)。

目前运行的会计从业资格制度解决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从无到时有的问题,它在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上岗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一系列的建设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的法律保障

鉴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我国运用法律体系保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范运行。我国以《会计法》为依据,来规范会计从业资格,并规定参加各级会计资格证书考试,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证书的统一性和流通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有一系列严格的制度,本证书可在全国流通并是会计上岗人员的唯一准入证。

(三)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

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鉴定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根本。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每年的低合格率对想要进入会计岗位的人员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职业能力应包含多种维度。现在的江苏会计从业资格认证中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两门课程主要是会计理论的考试内容;而会计电算化是以基本会计软件的操作为主,并未考虑到现在执行会计电算化企业实际使用的软件。我们在正视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定的缺陷。

1.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统一。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办法中会计从业资格参考人员的门槛较低,这就使大批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证书上岗的会计人员学历与专业学习路径不同,许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却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初级会计人员,无法胜任出纳等基层岗位的工作。会计人才培养的内涵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2.会计职业资格评估方式单一。

虽然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模式发生了改变,已采用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目前更多追求的是表面上的考试成绩,以理论测试为主。这些对考生进行的测验或考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应考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如实反映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不能充分证明考生已具备未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岗位能力。这一考试方式,容易造成应考者虽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无法胜任会计岗位的问题。

二、国际会计职业资格评价的因素

会计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不但有统一的执业标准,而且有严格的行业准入规则。目前各国均制定了严格的职业准入标准。职业准入标准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法规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借助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加以实施。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了评价会计职业资格承认的三个因素:(1)教育――准入标准/知识结构;(2)考试――职业胜任能力测试;(3)经验――与职业有关的经验。其认定考核在工作现场或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充分有效地对考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进行评定,并将之作为考生取证的依据之一。

比较国际会计职业资格因素,我们发现现在江苏的从业资格认定制度主要体现知识结构方面的考核,还未全面地考虑职业胜任能力的测试。所以,我们建议在未来的会计从业资格认定中应通过增设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模块来真正考查未来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技能。

三、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

(一)会计技能鉴定项目

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性,我们认为会计技能鉴定项目主要包括:收银员技能鉴定、点钞技能鉴定、小键盘技能鉴定、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其中初级记账员技能认定应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

(二)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内容

1.原始凭证的填制:主要是企业的常用凭证,以银行结算为主。

2.编制和装订会计凭证:企业常用的经济业务为主。

3.编制账簿:现金或存款日记账,各种资产明细账,部分总账。

4.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损益表。

(三)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具体建设步骤

1.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专家与企业会计实务专家组成初级记账员技能技能鉴定项目小组。

2.专家组广泛调研,进行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命题理论、技术方法和题库质量保障指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制定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制度和流程,提高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命题质量。

3.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实际财务制度及流程制定初级记账员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案。

4.完成初级记账员鉴定项目题库建设工作,并不断更新。组织编制的试题,要重点考核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公示初级记账员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案,广泛征集建议,完善并公布。

江苏各地区经济状况与会计核算设备存在差异,手工账和财务软件双轨并行。现在中小型私营企业主要利用手工账来完成账务处理,规模较大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用财务软件来完成账务处理工作。虽然两者在形式上不同,但是两者的账务处理程序和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据此,我们认为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模块应分为两个项目:手工记账项目、会计电算化项目,由参考者根据自身条件选一项参加考试。

(四)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项目。

1.手工记账项目:鉴定时间2 小时。

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设置两项技能:凭证处理技能、账表处理技能。

(1)凭证处理技能:考核应试者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辨析、理解和处理能力。

①审核与填制原始凭证;

②根据给出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填制记账凭证;

③将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整理装订成册。

(2)帐表处理技能:考核应试者对各种账簿格式的认知和规范性登记账薄以及错账更正方法的运用。根据提供的记账凭证和相关原始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电算化项目:鉴定时间2 小时。

(1)依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启用总账、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等模块,业务处理须在相应的模块中完成。基本的操作内容: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初始设置;根据提供的资料完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对账并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

(2)评分标准: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初级记账员技能的培训更为紧迫,特别是各院校及培训机构对会计基层岗位的一线实务的研究并不多,也不深。应该说增设初级记账员技能鉴定对规范、提高会计实务教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一项目的增设能让更多有志向的会计学习者受益,让每一位会计从业的上岗者形成理性的职业判断,完成原始凭证的采集与判析,掌握记账工具的选择与方法,实现企业形态的模拟与生成。

参考文献:

[1]吴雪萍,汪鑫.发达国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及启示.职教论坛,2010,(13):85-89.

[2]许娟.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高职教育.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VOL17,(1):82-84.

[3]许萍.企业会计人员准入标准的国际比较.首届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199-200.

[4]刘文俊.关于中职财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设置的思考.厦门科技,2010,(4):52-5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浅议物理开放性试题的编写方法 下一篇:巧用错题集,提高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