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精神救助体系的社工队伍建设初探

时间:2022-08-11 02:29:04

突发性事件精神救助体系的社工队伍建设初探

[摘要]精神救助是专业社工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参与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需要社会工作者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正视我国当前社工队伍的现状与问题,积极探索建设一支合格的精神救助社工队伍的路径,既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我国社工事业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精神救助;社工队伍;现状;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10-04

社会工作被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它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服务、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的光辉论断,同时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的具体目标。决策高层的深切关怀与政策导向,将为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飞速发展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社工全面参与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无法预见、难于避免、难于克服的特征。应对突发性事件带来的震荡与危害,既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参与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物质保障,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更需要由专业技能武装的社会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在我国当前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保障能力的背景下,精神救助既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也是走出物质困境后的事件当事人所急需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物质救助转到心理干预,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社会性突发事件的不期而至恰恰凸显了专业社工的学科意义与职业价值。

一、参与精神救助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按照国际社工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当符合的要求是:持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背景;受社会工作道德伦理和职业守则的制约;从属于社会专业组织或协会的成员;以社会工作为一种职业操守。如果要在中国语境下探讨能够参与精神救助的社工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走向职业化与专业化道路的社会工作者,笔者以为,下面几个方面当是必备的。

(一)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伦理操守

德才兼备历来是我们考察人才的基本标准,对于以利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工作者来说,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则理所当然是第一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有服务民众的观念和奉献社会的精神。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面前更需要社会工作者不畏艰险、敢于冲锋的勇气和不计私利、无意得失的心态。同时,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它需要从业者秉持角色所赋予的职业伦理,如崇尚专业伦理的精神、认同职业的非赢利性、能够协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自如地运用环境资源、进行团体协作能自助并助人、崇尚民主尊重个性。职业操守是从业者必须遵守的伦理底线,也是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救助必须秉持的道德基础,同时还是社会工作者职业亚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是将特定的职业伦理奉为自己行为取舍圭臬的,失却了价值理念的支撑,社会工作将丧失掉自己的生命与灵魂,更是无法完成精神救助重任的。

(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

精神救助是一项专业很强的“技术”工作,它要求社工运用专业技能与受救助者实现心理互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消除他们无助无望的精神困境,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所以救助活动必须以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系统的理论与技能为支撑。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从业者专业工作的展开、技能的精进、思考的纵深延展准备了条件。较好的理论基础也使从业人员接纳消化域外经验、抽象归纳实务工作经验、补充拓展既有理论等方面的工作成为了可能。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缺乏理论指导,实务工作无法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娴熟的专业能力必须在实务操作中去积累提升,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精神救助的专业水平才能够提升。那种闭门造车式的唯理论者是无法真正胜任精神救助重任的。特别是一些学院派社会工作者更容易有漠视实务、迷信理论的偏执。理论与实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对于参与精神救助的社会工作者来说,则更应当二者并重,不可偏废。

(三)健康的身心条件和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突发性事件往往使社会工作者置身于瞬息万变、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随时有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呈现在他们的面前。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有背景复合、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客观地洞察环境中的各种趋向,才能在社会工作的活动中成功地扮演精神救助者的角色。在汶川地震中,参与救助的社工所面临的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更加严峻甚至残酷:不仅社会公众普遍弥漫着恐慌、混乱情绪,甚至通讯、交通、后勤保障已经几乎完全陷入瘫痪困境。要在如此的情势下成功开展精神救助,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成了一个优秀社工的最基本条件。

另外,参与精神救助的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还包括他们的交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社会知识,不是截然分开、相互对立的,它们相互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二、中国参与精神救助的专业社工队伍的现状

(一)能够参与精神救助的社工队伍已具雏形

中国社工在近20年来发展迅猛,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队伍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首先,从业人数增长较快。上世纪80年代社工进入中国,截至2006年初我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总人数已经有45万多。其次,社工素质已有较大提升。一方面,学校教育为社工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为精神救助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强化了在岗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2007年民政部组织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宣讲团,赴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为2000多名民政干部讲授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仅2007年全国就有30000多人参加了不同层次的社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再次,社工科研已经为中国本土化社工队伍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科研院所的社工理论研究已经完成了奠基性的基础工作,并开始探索社工理论本土化的现实问题了。最后,社工的社会认知度有所提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一大批社会工作者活跃在恤贫救灾、解危济困的一线,其“社会工程师”的身份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工作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被纳入到了劳动主管部门的职业名录,也开始进入求职者与普通民众的视野。这些成就都为专业社工成功参与精神救助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社工队伍的现状仍然制约精神救助工作的开展

年轻的中国社工队伍在发展过程中既积淀了经验与成绩,也面临诸多困境与考验。正视这些问

题,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才会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1 社工个体的数量与素质仍待提高。据资料显示,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2‰,日本为5‰。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这一比例则是非常之小。即使我国现在有200所左右的高校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但不仅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总人数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还是显得太少,而且毕业生中只有不到30%的人才真正去从事社会工作。如此推算下来,中国的专业社工人员相对于总人口来说即使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亦不为过。缺乏足够的数量,社工队伍的整体规模上不去,一些大范围的协作就(如“5・12地震”救助)难以高质量完成。就目前的情况看,精神救助的高度专业化在事实上提高了从业的门槛,把普通民众排除在队伍之外;加之社工岗位的低薪酬及社工专业教育的高投入等因素,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制约社工队伍人数的增加。

目前我国社工队伍总体呈现出专业化水平整体较低、从业者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局面。一方面,我国当前一些社工是在其原来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短训等突击方式转型而成,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即使那些经过专业院校规范培养的科班出身的社会工作者,也与西方国家的专业化有一定差距。作为新兴学科的社会工作长期匍匐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强势学科之下。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程度低;作为一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伦理还在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碰撞、交融之中,社工职业亚文化也正在形成之中。这注定了我国社工精神救助的道路仍将因社工数量与素质的距离而漫长遥远。

2 社工队伍的管理欠佳,结构不合理。体制的约束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社工队伍发展的瓶颈。在对社工的管理上忽视社工的专业特征,简单参照行政管理的模式。有的地方直接把社会工作者和社工组织视为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者,尤其是把那些工作在居委会、敬老院、孤儿院的社会工作者当作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把专业社工等同于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办事员,社会工作者就无法获得自己的专业身份和职业认同。多头管理的模式使社工从属于体制内的不同职能部门,社工难以按照专业方向开展工作,精神救助更被简单化为一种大众式的心理抚慰。

目前我国社工队伍的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社工队伍的地域与行业分布不合理。社会工作者主要云集于大中城市和特定的部门与行业,农村与一些弱势群体聚集区社会工作者很少甚至为零。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的年龄结构与专业结构也不合理。现在科班出身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比较年轻,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但普遍缺少生活阅历的积淀,不少人有学院派的工作作风,难以沉潜到基层去扎扎实实地做实务工作。而一些经过培训转型而成的社会工作者虽不乏实务的感性积累,但理论基础薄弱、观念滞后,很难真正秉持社工理念开展工作。因而暂时还很难在当前这支由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组成的社工“杂牌军”中形成精神救助的中坚力量与核心团队。

3 社工的社会认同度低,人才流失严重。可以说,中国第一、二代社会工作者一直处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夹缝中艰难谋求社工事业的发展和社工个人的生存。社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者不是那种在荧屏和镜头前有高曝光率的偶像类的社会公众人物,他们创造的也主要是内隐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幕后英雄”的工作方式势必会影响到社工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与价值。一方面社会现实还没有给社会工作者提供像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者那样高的地位、荣誉与待遇;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承担比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者更为艰巨的拓荒性的启蒙工作,较大的反差极容易挫伤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热情。对于接受专业社工教育的年轻个体来说,其较大的投入与较低的收益差距更容易使他们在这个有功利化趋向的社会中出现心理失衡。据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排在饭店厨师、出租车司机、邮递员、公共汽车司机之后,略高于殡仪馆职工、商店售货员、保姆、农民工,在所统计的69个职业中,仅排名第53位。近年来,大多数社工毕业生选择非社工方向就业即是一个明证。另外,困于薪酬待遇与发展机会,一些在职的社会工作者也在不断地离开。客观形势告诫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工队伍建设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要不然,社工参与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将沦为一句空话。

三、参与精神救助的专业社工的培养途径与模式

中国专业社工是推动中国社工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参与突发性事件精神救助的核心主体。要使社工能够真正承担起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重任,就必须下大力气来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笔者以为,以下几点是专业社工培养路径中的重中之重。

(一)借力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为精神救助培养专业人才

重视、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建设社工队伍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社工全力参与精神救助的必然之路。专业社工教育历来被视为社工发展的母机,是社工人才培养的主力阵地,是实现社工职业化的组织基础。我国在较短时间内筹建了百多所社工专业院系,所培养的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也正大量进入社会。但是,毕竟社工专业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工专业教育有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征:社工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社会工作理论与专业价值的整合,要以实践为目标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进行诠释。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的结合、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功能一致性等目标。我们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工教育的得失将决定中国社工在未来的成败。

有一点特别需要在此处强调,那就是决策机构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社工一类的新兴专业适当的财政支持与政策倾斜。由于市场机制参与到学校专业设置上来,趋利的价值取向明显伤及到一些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的部分学科。社工在中国刚刚起步,还没能够为社会所完全认可与接受,遑论经济效益?社工在欧美发达国家蓬勃发展的事实说明了它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一个职业都将是全球化背景下工业社会所急需的。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与帮助,使其能够在中国国情下顺利“蜉化”并茁壮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提供福祉的增长点,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最终都是共赢的局面。当前全国不少高校正面临严格甚至严苛的本科教学评估,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往往被评估专家作为重点评估对象而享受“优待”。一些学校被迫按照评估指标来“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以求平安通过评估。窃以为,绝对不应当以评估技术上量化指标的简单运作来扼杀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否则,学校培养专业社工的空间将变得异常逼仄,其社工发展母机的功能将被消解。

(二)倾力打造一支精神救助的社工科研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工科研不仅需要承袭既有的理论成果,还需要在中国语境下对一些外来理

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并结合本土实务在不懈的尝试中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升华,为指导社工的新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路与启迪。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工科研仍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先行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和拓荒的精神,通过点滴式的积累来为中国特色的社工学科大厦完成理论奠基。可以说。在国际社工理论领域,中国社工还只是一个未及门径遑论堂奥的“小学生”。我们现在的不少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译介与评述,即使有些所谓的“成果”也往往是模拟多于原创,甚至引证的案例都是“言必称希腊”式的,一些教材几乎就完全是西方理论的简单拼凑。社工参与突发性事件的精神救助是一个新事物,自然有其客观规律,对这种规律的探寻正是社工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同时,要结合劳动人事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工科研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使社工科研能够有一个健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尤其是在资金保障方面应当有一些政策倾斜,引导一些社会慈善力量进入精神救助科研领域,借助基金会或一些公益性组织的资助,使精神救助的社工科研摆脱等米下锅的困境,获得最基本的研究条件与设施。

(三)着力培训提升现有社工精神救助的专业技能

中国社工事业的发展过程是与一代又一代社工个体的成长过程相伴随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工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学习、深造的模式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精神救助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多元性使社工仅凭传统经验与满腔热忱已经无法满足精神救助的需求了,原有社工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方法也面临着升级换代。借助培训在岗社工的方式来实现社工人才的快速增长,是现实国情下既节约社会成本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捷径。

自从1992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后,中国社工者就将自己的工作置身于国际社工的宏观世界中了。西方社工事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理论与实务都积累了中国社工短期内无法企及的丰硕成果,精神救助的经验也相对丰富。社会工作中包含着许多人类普适的东西,如社工伦理中的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案主隐私权利的保护等。所以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西方的社工成就。我们既要大胆引进西方有丰富精神救助经验的专家学者来华工作、讲学,又要派出大量中青年人才赴域外学习、进修。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引进”和“走出”,但是比起现实需要来说仍然是不够的。既要注重域内外社工间的交流,也要搞好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社工间的交流。要充分利用上海、深圳等有较好社会工作基础的前沿阵地的辐射功能,使内地的社工人才建设能够走上一条快捷高效的道路。

上一篇:加强高职音乐选修课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 下一篇:社会保障视阈下的农民工权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