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晋味在巴黎

时间:2022-08-11 12:03:25

下午六点,中国山西,各地结束忙碌的人们陆续回到家里,一盏灯光,一桌饭菜,几声嘘寒与问暖,一日里最为温馨惬意的时光铺展开来。

而向西偏北八千多公里外的法国巴黎,阳光才刚刚越过头顶,位于第9区17 rue Lamartine的山西饭店,迎来了吃午餐的第一批食客。

店主刘萍是运城盐湖人,2001年赴法求学,之后便留下工作,直到2012年2月,她的山西饭店在巴黎开张了。这是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旅游观光区,走路去老佛爷商场只需十分钟,而之所以没有选择更洋气或者花哨的字眼来命名自己的饭店,刘萍的说法是:要让巴黎的四海游客品味山西,想让寻找家乡味的同胞顿感亲切。

关乎味觉与想念,这是法兰西大地上独一处的晋味风景。

“河东汉堡”

河东并没有汉堡,有的只是夹肉饼。虽然离开运城近14年,仍有许多家乡滋味让刘萍执恋,夹肉饼就算一样。

巴黎山西饭店里的厨师是从运城请过去的,一份味正的夹肉饼配上一碗汤,以其均衡的营养和可口的味道,竟也备受法国人喜欢,成为了犒劳一上午工作的舒心午餐。刘萍给店里的夹肉饼命名为“河东汉堡”,接了欧洲地气之余,亦含了一份难舍的故乡渊源在里边。

“做法和家乡一样,饼子咱们自己烙,炖好的红烧肉切了,喜欢辣的可以加点青椒。”刘萍介绍道,“许多我喜欢并设到菜谱里的家乡饭,如打卤面、油泼面、酸汤面、焖面,法国人也都特别喜欢。因为在工业产品异常丰富的国外,从和面到烹制,这样纯手工的制作过程,淳朴得再难得不过了。”

主食之外,运城名吃香酥鸡也很受巴黎食客青睐。刘萍说,这是地道的运城菜,常常勾她想起以前在老家酒席、婚宴上的场景,还在运城时并不喜欢多吃,出国后,竟是越尝越觉味道不错。

一片130平方公里的盐池,缔造了运城美食背后的秘密――盐菜帮,而其代表之一,正是香酥鸡。香酥鸡由唐代的葫芦鸡演变而来,加入各色炖肉调味料,先煮后蒸,将鸡肉卤制入味后直接用油炸酥。这种做法其实是很久前盐商家中的做法,做出来的菜品色泽美观,皮酥肉嫩。后来当地也流传着另一种演变后的做法,那便是将蒸好的鸡挂全蛋糊入油炸酥,之后再加入椒盐和葱节享用。

刘萍喟叹,作为世界城市的巴黎,却少有游客知道她的家乡。因而,每每有对山西感兴趣的法国人进来就餐,她总愿细细跟人讲解一番:山西在中国的哪里,山西有怎样的风土人情。

与“河东汉堡”一样,或许香酥鸡在法国亦可命名为“盐湖炸鸡”,受欢迎的背后除了味觉的相通,或许还有一份别样的舌尖眷恋在绽放着。恋家的山西人,无论走到何处,都不曾轻易丢了过往,而会执着地打造熟悉的故乡感觉与味道。

还是山西胃

出国十几年后,山西人刘萍发现自己喜欢吃面了。“以前在山西生活,并没感觉自己对面食有什么独特的依恋,好像还是喜欢吃米饭的多。但人说‘乡音难改’,乡味也一样,我的胃,还是个喜欢面食的胃。”

最喜欢的是刀削面。由于与陕西临近,运城人惯常做的是油泼刀削面,在热油中放入花椒、辣椒、蒜末、葱花,炸出香味,待煮好的刀削面和菜沥过水装入碗中后,再将这热好的油泼在上面。随着滋啦啦一声,搅拌着的面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采访的过程中,刘萍还陆续回忆了好些之前在家乡吃过的美食。有的比如涮牛肚、孜然炒面,她说出国后就再也没有吃到了,那真是绝响一般的美味;还有的,比如母亲做过的一些饭菜,岁久年深,刘萍也说不清在运城这菜到底叫什么,只能大概地描述食材和做法,然而,味道是难以忘却的。

“许多味道其实已经和母亲、家人融为了一体。”刘萍感叹道,“出国在外的人,一直都会有一种潜藏的‘亲情饥渴’,旁人很难体会。每次回运城,父母、哥哥总会想着带你去馆子里吃点什么好的,但自己心里最清楚,只要在家里吃妈妈做的一些东西就好。哨子面一碗,拌几个小凉菜,简简单单的,却透着温暖。”

想家的时候,刘萍会立马给父母通个电话,乡音如水,总能让她由焦躁回到平静。由于去年工作繁忙,刘萍没有回家,而今年年底回运城,她快一岁多的孩子也可以和老人亲情欢聚了。她说,最期待的,就是“为父母做一些具体的事”:揉揉肩,扫扫地,洗洗衣服,或者做上几道喜欢的小菜。

那菜的滋味,也许再不似儿时母亲用心做出来的淳朴,也不如巴黎自家饭店里烹制的风情,但那是一种别样的依恋,平淡里蕴含幸福,穿洋越海,浸润着一个山西人漂泊的胃口,与柔软的心。

上一篇:田森 改变的力量 下一篇:初冬谨防心梗和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