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男”的都市农夫梦

时间:2022-08-10 11:27:59

“清华男”的都市农夫梦

认识陈杰的人很难想到,这个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曾经的华为通讯部门技术主管,最终会选择一个和他前三十多年的人生几乎毫无关联的项目来创业。

作为香港纯翠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官,陈杰一直看好 “鱼菜共生”技术的市场潜力,在提倡“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理念的同时,完成对企业市场和社会价值的塑造。

生命高于技术

名校背景,国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陈杰身上几乎集中了一个技术精英的所有特征。

但这个令很多人羡慕的身份,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让陈杰感到厌倦。

陈杰说,在通讯行业沉浸差不多7年后,他对这个行业的感觉是失望。在陈杰看来,这个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捷,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变革,但也正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让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不断增加。“现在远隔千山万水,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沟通,但过去书信时代那种望断南飞雁的期盼,以及能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温暖和关怀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段段通过技术发送过来的语音和信息。”陈杰感慨道。

2008年,一个叫艾文的美国小伙子为了“寻找梦想”来到了中国,陈杰是艾文在上海因“沙发客”(意为“睡别人家的沙发”,是一种全球互助旅游的方式)结识的“中国哥哥”。陈杰从这个“美国弟弟”那里第一次听说了“鱼菜共生”技术,随后便被吸引住了。

因为在艾文的描述中,鱼菜共生不仅仅只是一种给农业生产带来革新的技术,更是一种生态平衡的集成体系。“在这个系统中,鱼和菜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这些生命在这个系统中能够和谐安全地成长,这些鱼和菜进入人们的餐桌,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保障。这个系统最终所体现的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尊重。”陈杰说。

2009年,艾文在沪创办了“中国绿色畅饮”活动。“绿色畅饮”1989年创始于英国伦敦,是热忱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人们畅饮聊天的社交活动。而鱼菜共生,是他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在艾文和“鱼菜共生”项目的感召下,陈杰辞去了工作,成为了这个项目的首席技术官,负责创造性地优化低成本方案,以使产品成功导入市场。

从“新生”到“革命”

记者在翻阅历史资料后发现,“鱼菜共生”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在美国成熟了,90年代初期,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便开始在上海研发鱼菜共生技术。根据时任所长丁永良的描述,那时的上海科研人,已经做到“鱼菜共生系统中饲养了鲤、鲫、鲶、罗非鱼等,并用养鱼污水水栽了番茄、黄瓜、芹菜、韭菜、生菜等,在不添加营养液的条件下,各种蔬菜生长良好”。

尽管这个技术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都进行了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扩大再生产。

据当时参与这项技术的研究人员回忆,一方面,在后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菜农和渔农更关注的是效率和短期内的投入产出比,与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手段相比,鱼菜共生技术的确存在先期投入大,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高等缺点。另一方面,当时的经济发展远没有现在好,包括上海在内的大多数地区还在解决一个发展问题,类似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之类的概念,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3年过去了,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与发展,这项老技术也终于迎来了新生。

不过在陈杰和艾文眼中,“新生”这个词汇还不足以诠释这项技术对未来的意义,他们更愿意将此理解为“革命”。

陈杰说,这个“革命”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技术上的再创新。同23年前相比,中国的空气、土壤和气候等各项环境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技术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与此同时,中国非常广大,无论是蔬菜还是鱼类的种类繁多,为了进一步提高产能,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陈杰和艾文正在研究在不同区域、不同气候和地质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鱼和不同种类的蔬菜之间的最佳配比方案。第二,陈杰和艾文希望“鱼菜共生”技术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只是单纯解决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而是通过人们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唤醒人们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

尽管在创业阶段非常忙碌,但为了早日让这场革命成为现实,两个月前,艾文和陈杰创办了“上海鱼菜共生科技协会”。协会的招牌,是艾文手写的一张英文纸,就贴在公司外的墙上。目前,协会成员仅有10人,但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协会,并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

圆更多人“都市农夫”梦

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陈杰也是属于那种胸怀理想,眼望现实的人。他之所以放弃原先的工作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不仅仅是受到了那种“革命”热情的感染,更主要的还是看到了这个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

在陈杰的商业计划中,“鱼菜共生”的市场前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建立自己的鱼菜共生生产基地,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和运作,这个计划已经在实施之中,他们刚刚在青浦建立了一个两亩的鱼菜共生实验基地,陈杰希望通过一至两年的尝试后,就能让这项技术在中国成熟起来,并运用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中。一个是在未来以技术输出的形式,在中国更多的区域建立起鱼菜共生基地。这都是23年前的研究者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而第三个市场前景则是他们的前辈们没有发现的,陈杰在位于虹口区德必园的办公室和天台上建立了一个袖珍的鱼菜共生试验场,他希望这项技术能进入更多普通市民的家中,因为从理论上讲,鱼菜共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蔬菜通过鱼类的排泄物获得生长的养分,而蔬菜的根系和生菌又是净化水质的最佳生物滤材。按陈杰的说法,在这个系统中,蔬菜不用施肥,鱼类可以做到永远不需要换水,非常适合在城市家庭中作为一种观赏性的项目存在。

陈杰甚至希望,如果更多的城市人能接受这个有趣又实惠的新鲜事物,他们将在上海等大城市的近郊建立鱼菜共生休闲农场,因为在陈杰看来,现代都市人平时压力大,很多人特别是从农村来的新居民,总是怀念那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但真实的农村生活已经让很多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不适应了,但鱼菜共生系统有着清洁、有趣和省力的优势,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娱乐的需要。

通过鱼菜共生,陈杰和艾文希望能为更多人圆一个“都市农夫”梦。

上一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挑战与应对 下一篇:浅析分院及基层院民行检察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