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8-10 08:38:07

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思考

【摘 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医疗全成本核算、全成本控制分析及全成本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显得更加突出。加强和深化成本核算管理,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有利于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改变过去医院普遍存在的 “以药补医”的不良发展模式,是实现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现实策略。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管理;医院改革;对策

一、强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医疗服务和消耗成本费用的分类、归集及确认相关成本对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来全面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加强医院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有效的引导医院所有员工对投入产出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新型的医院经营管理及成本理念,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医疗改革政策、医疗服务价格等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全面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公立医院的基本任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转换公立医院收入补偿方式,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要全面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控制了医疗组织的成本,使治疗行为更加规范,降低人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2.全面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保障医院完成既定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院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能力效益指标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今天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目标。从会计体制演变的历史上看,是收付实现制向责权发生制的根本变革。全成本核算极其管理就是要能通过预设的医疗运营成本(计划成本)目标和实际的运营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之间成本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其原因制定和采用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对相关医疗成本及费用进行有效的而及时的控制,从而保证医院之前预设的医疗目标成本的实现。

3.全面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是价格补偿和制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依据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高科技在医疗设备上的应用不断增加,医疗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要求医院必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使得医疗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化,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化。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必须全面展开医疗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科学完善计划成本控制体系,在实践中切实、全面和正确地运用成本控制理论和核算方法,从而保证所有医疗成本费用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4.全面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分配的精准性

现代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的基本环节是医疗项目成本的核算。原本的成本核算制度只是简单地院级成本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而对归集成本费用的对象的确定却比较模糊,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甄别和界定,因此很难做到正确而精准的向成本对象分配费用。而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依据是成本动因分析,充分体现了特殊情况特殊分析的道理,从而保证医院的成本分配更加明确精准。

二、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组织管理制度规则,统筹兼顾全局,在建立健全良好的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以科室为核心,以医疗服务点为支架,建立医疗服务成本责任中心,为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层层分解,点线相对,将每一个成本责任中心与个人的考核联系起来,将科室和个人挂钩,实行责任制。

2.健全数据信息共享

推进高效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和医院HIS系统中数据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工作,实现医院财务成本核算一体化,争取效益最优化、科室收支明细高度透明化,降低医院成本核算政策的执行难度,进一步提高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医院职工上下一心、共谋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

3.科学合理的确定成本核算的具体对象

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系统,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是组织财务管理的一个部分,医院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成本。所以医院应该逐步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制定完善的内部结算制度,落实人员责任,实现成本与职责的无缝对接。

4.转变成本核算方式

随着医院成本核算的逐渐成型,成本核算将不再是仅仅对会计事项简单的处理和核算,而是结合医院自身的业务,特点,行业优势,逐步实现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化,事项处理程序化、凭证传达规范化,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确保成本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一致性、可比性和合法性。

5.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做好医院的培训工作,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的部门分别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明白成本核算管理在医院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到成本核算管理中来,真正形成成本管理全员化,成本核算全面化,成本简单全过程化。

三、深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全面深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医院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加强医疗全服务质量成本管理

医院管理主要是以病人为主、质量为核心、效益为根本,为了避免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节约等情况,医院必须坚持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为指导,正确处理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在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明确反映成本耗费的同时,将对相关科室效益评估和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降至最少,最大限度减少实施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2.深化全成本核算的同时应与医院其他的管理措施相辅相成

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成本”的管理,还要从战略角度针对医院“业务”的管理; 不仅仅是针对成本结果的管理,还要针对成本形成过程及成本动因的管理。另外,全成本核算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必须要与医院的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解决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将成本核算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管理医院员工;将全成本核算工作与薪酬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医院总的工作效益等等。

3.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机制

当前,我国医院科室的奖励制度主要是科室总体收入减去成本之后,按一定比例将剩余部分进行分配发放,这就导致一些科室在定价医疗服务收费低时,不管个人如何努力,奖金都不能提上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绩效考核方面,应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体现医疗务人员服务价值。

4.进一步优化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开发,实现数据共享

目前,医院的网络化程度不高,数据的采集没有与其他系统形成接口,无法实现数据共享,而成本核算数据又相对比较复杂,医院服务涉及面广、专业分工精细,许多数据依靠手工处理,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致死医院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程度低下,效率不高。

5.坚持“社会效益、职业道德优先”的原则

为了避免补偿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合理用药和不必要检查、治疗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增添人民医疗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医院所有员工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恪守“以病人为中心”、“群众利益至上”的职业道德,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医德风范。

四、结语

为了医院更好地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已是当今医院的必经之路。只有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全成本核算与控制,处理好成本核算与成本主体之间、经济效益与人才技术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医院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取得更好的进步,从而增强医院竞争力和实现医院的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素滨,张卫东,杨捷.医院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王睿,官灵艳.医院全成本管理研究.财会通讯,2013年12期中

[3]张仁华,王辰,周燕颖,史翠梅.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及管理效果.卫生软科学,2005年第19期

[4]刘巍,范国华.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需要把我的几个问题.管理世界,2013年36期

上一篇:刍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下一篇: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