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河南外迁农村移民安置效果研究

时间:2022-08-10 08:20:48

丹江口水库河南外迁农村移民安置效果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丹江口水库河南省外迁农村移民搬迁前后生产生活条件、收入条件的调研,移民的耕作条件、生产设施、房屋、居住环境均得到了较大改善,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已安置移民总体达到了规划目标。但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尚属恢复期,需要及时解决移民安置后潜在的风险与问题,加强移民产业扶持,培育主导产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移民自身发展能力;加大帮扶力度,形成发展合力,从而使移民收入水平达到当地农村居民水平。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外迁移民 安置效果 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08-03

Research on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He'nan Out-migration of Rural Resettlement Effect

Yang Xuelu1 Yang Tao2*

(1.No. 1 Senior High School of Zhengzhou city,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2.Resettlement Bureau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o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Henan province out-migration of rur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come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migration, immigration farming conditions, production facilities, hous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re improved greatly, income level and gradually improve, has overall resettlement planning objectives. But after the resettlement production recovery, life is still need to solve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problems after resettlement, strengthen the industry support, foster leading industries; strengthen the skills training, improve immigrants own development ability;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support development force, thus make immigrants reached the level of local rural residents income level.

Key Words: Danjiangkou reservoir; Out-migration of rural; Resettlement effect; Suggestion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秋伟业。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正常蓄水位由157 m提高至170 m,水位抬高淹没影响涉及河南省淅川县11个乡镇、184个村、1 276个村民小组、3座城(集)镇、142家单位、36家工业企业及若干专业项目;规划搬迁安置农村移民16.5万人,建设移民安置点208个。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人数多、安置任务重、搬迁时间紧、质量要求高。

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广大移民早搬迁早发展的迫切愿望和移民工作“大干问题不大、小干问题不小”的特点,以及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增长的需要,经审慎决策,提出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安置目标,举全省之力,于2012年全面完成了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实际搬迁安置农村移民16.55万人[1]。因库区环境容量有限,16.55万农村移民中,出县外迁安置14.62万人,占88.34%;库区仅安置1.93万人,占11.66%。外迁安置区涉及南阳市的唐河、新野、宛城、社旗、P龙,平顶山市的宝丰、鲁山、舞钢、郏县,漯河市的临颍、郾城、召陵,许昌市的长葛、襄城、许昌,郑州市的新郑、荥阳、中牟、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新乡市的获嘉、辉县、原阳、封丘、延津、平原新区等6个省辖市的26个县(市、区)以及省直管市邓州市。

1 移民安置效果调研结果分析

2016年2月,笔者采取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6个新乡、郑州、许昌等的12个安置点选取了外迁移民户120户,对其搬迁安置前后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移民搬迁安置前后生产资料(主要是耕地)拥有情况、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就业环境、社会保障情况、子女受教育条件、有关移民政策知悉情况和理解程度、收入水平等。

1.1 移民生产安置效果

丹江口水库农村移民全部采取有土生产安置。根据该次抽样调查的120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来看,移民安置前后生产条件有较明显变化,具体如下。

(1)耕地。搬迁前,库区移民人均耕地为0.96亩,以旱地为主,其中部分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搬迁后,按照人均水浇地1.05亩或旱地1.4亩进行生产用地划拨,其中出县安置移民生产用地以水浇地为主。移民生产用地数量、质量均较搬迁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2)生产设施。包括农田水利灌溉状况、交通条件和机械化程度3个方面。搬迁前,库区灌溉设施较少,灌溉方式主要是修建水库自流灌溉和修建提灌站提水灌溉2种。渠系配套不完善,部分水利设施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库区移民耕地面积狭小、地块分散、田间道路条件差、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搬迁后,安置地遵循“尽量集中连片、耕作半径原则上不超过3 km”等原则,为移民划拨生产用地,并进行了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配套,提高了机械化耕作程度和灌溉保证率,方便了田间管理。

1.2 移民生活安置效果

丹江口水库农村移民以集中安置为主。根据该次抽样调查的120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来看,移民安置后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生活条件较搬迁前有显著变化。

(1)房屋。搬迁前,移民村是多年来自然形成的村落,缺乏统一规划、居住环境杂乱。移民房屋分布零散,人均房屋面积20.9 m2,受访者在搬迁前住房结构多种多样,因家庭济实力各异,以土木结构为主,占37% ,砖木结构占32% ,砖混结构占31%。搬迁后,移民新村经统一规划,住房整齐有序,移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4.27 m2。移民房屋质量显著提高,新建移民房屋均为砖混结构,其中57%的移民房屋为砖混二层楼房,房屋通风、采光条件良好,每户还建有外观漂亮、整齐划一的门楼院墙。

(2)基础设施。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规划标准,移民新村供水、排水、供电、村内外道路、广播电视网络、绿化以及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均进行了统一规划。

①供水。搬迁前,移民生活饮用水主要靠管道从山上引山泉水、自打浅水井或建小水窖,人畜饮用水和安全很难保证。搬迁后,通过采取纳入集镇自来水管网或在安置点打井、修建无塔供水设备集中供水方式,建设了标准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入户率达到100%;按照人均生活用水100 L/d供水,且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有关规定,满足了生活用水需要,移民的用水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②供电。搬迁前,移民村供电设施较差,用电功率较小,只能用于照明,家用电器的拥有率和使用率都较低。搬迁后,移民新村用电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了电力台区,架设了输电线路,户户通上了电,供电稳定。移民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移民家庭用电标准大大提高,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③道路。搬迁前,大多数移民居住在山地或丘陵地带,交通十分不便。乡村道路绝大部分是土石路面,部分村庄甚至要通过坐船才能到县城。村内大多为泥土路,群众出行时,经常“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搬迁后,各移民新村按照“三边”规划原则,基本上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平原或距离县城很近的地方,并且统一规划了对外连接路。移民村通往县城的道路均为柏油公路,移民出行可以很方便地坐上公交车,交通十分便利。移民村村内道路全部进行硬化、亮化和绿化,不仅道路质量比搬迁前好,而且道路宽度增加,满足了移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④广电、通信网络建设。搬迁前,移民村固定电话拥有量和有线电视覆盖率较低,设施设备落后。搬迁后,在当地政府及电信部门的支持帮扶下,各移民新村均架设了通信电缆,通信信号、通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部分移民新村实现通信村内组网,互打免费。移民新村安装了电视信号接收器,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荥阳市东西魏营等村还配备上了数字高清设备。全面覆盖的通信、有线网络在服务移民文化休闲生活的同时,也为移民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

⑤卫生环境。搬迁前,移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生活废水任意排放、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薄弱。搬迁后,移民村铺设了污水排放管网,实行雨污分流,专门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有固定的堆放点,安排专人负责清运,新村村容整洁。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卫生状况今非昔比。

(3)公共服务设施。

①学校。搬迁前,由于移民大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村落比较分散、交通不便,学生就读距离较远,读书很不方便。库区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搬迁后,根据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体系,学生就近入学。大型村和移民人数超过600人的中型村,距当地最近的小学超过1 km时,新建1所小学。小于100人时设置初小,大于100人时设置完小,幼儿园设在小学内。学生读书距离很近,十分方便。为加大对移民的帮扶,教育部门把移民新村学校纳入校安工程,加大了投资力度,并从当地学校中选拔优秀教师配备到移民村学校,充实了师资力量。搬迁后移民子女的受教育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②卫生室。搬迁前,移民村内的医疗条件较差,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卫生人员匮乏,难以满足正常医疗保健需求;受距离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移民只有生了大病,才会去乡镇卫生所或县市级以上的医院。搬迁后,移民新村均设有标准卫生室,配备了医护人员和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多数移民新村距离乡镇卫生所、县市级医院较近,移民就医十分方便。移民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③村委会。搬迁前,多数移民村村委会办公用房简陋、办公条件较差。搬迁后,移民新村均建设了村委会办公用综合楼,结构为砖混楼房,内设不同的办公区域,多数配备有电话、电脑等现代办公用品,为移民村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推进移民村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多数村委会综合楼内还设有图书室、活动室等,为移民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

④超市。搬迁前,库区淹没村仅有少量的小卖部,而且商品不齐全,不能满足移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搬迁后,每个移民新村均建有便民超市,商品齐全,基本满足移民日常生活需要。

1.3 移民收入水平恢复情况

搬迁前,移民收入主要由农副业收入和劳务收入2个部分组成。农副业收入呈多元化,其中,淹没区粮食经济作物收入相对较高;部分靠近水库的村组渔业收入较多;水库消落区土地种植和山地养殖业、林果业也是移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搬迁后,多数移民通过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培训掌握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芝麻等作物的种植技术,基本适应新的劳动生产方式。移民在满足粮食生产的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农业收入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通过生产安置方案的落实、生产开发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移民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善了移民收入结构。各地大力实施的移民培训促进了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了移民务工收入。

经对抽样的120户移民样本户安置前后收入及消费情况调查汇总数据分析,安置前(2009年)移民人均纯收入为4 200元,2015年底已达到9 528元,搬迁完成4年后,移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增速较快,但仅占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0 853元的88%,与当地农村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据调查,12个移民村发展不均衡,有的村移民人均收入已达3万元,而有的村移民人均收入仅有5 000余元,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本村没有好的产业项目。另外,移民还处于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社会关系、文化心理的调整与适应期,搬迁后移民生活成本增加,造成移民纯收入减少,部分移民收入差距还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2 外迁安置效果总体评价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2年丹江口水库外迁移民已经顺利完成了“搬得出”的任务,移民获得了较多数量和较好质量的耕地,住房也得到较大改善,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比^齐全,相当多移民能够在较短时期内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移民安置区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搬迁后,河南省通过积极开展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迁转各类手续、调整分配生产用地等后续工作,切实解决了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困难,实现了移民搬迁后的平稳过渡;通过出台后期帮扶政策,实行省直单位对口帮扶、加大移民产业发展、狠抓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抓好移民优惠政策延续等帮扶措施,帮助移民发展生产,促进移民增收致富;通过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构建移民村“两委”主导、“三会”协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机制,提升了移民村社会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为移民村安稳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处于“稳得住”向“能发展、可致富”的过渡时期。从近几年情况看,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恢复和提高,并逐渐融入到当地社会,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移民收入水平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其原有水平,但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移民群众2020年与全国人民共同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安稳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3 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移民安置效果,更好地促进移民生产生活的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移民产业扶持,培育主导产业

各地应根据移民村的不同类型、不同区位、不同产业传统和立地条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培育目标,以优质粮食产业、特色种植业、现代养殖业、传统手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集中利用生产要素,连片推进专业生产,重点规划一批主导产品突出、经营规模适度、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增强移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移民自身发展能力

移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与搬迁后能力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寻找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开发与利用移民的人力资源是确保移民未来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各级移民部门要结合贫困移民创业就业愿望,积极同当地有关部门衔接,制定职业教育和移民就业技能培训计划,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优惠、职业介绍补贴等,引导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促进移民能力再造,实现移民自我发展。

3.3 加大帮扶力度,形成发展合力

帮扶是促进移民发展致富的重要手段。要整合资源、围绕“强村富民”、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放、捆绑使用、扩大帮扶效果。特别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应当将移民的发展与非移民的发展统筹考虑,而不能把移民的发展当作移民部门的问题。地方党委政府要把移民的发展问题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与日常工作同步部署、同检查,做到分析全局工作形势不忘移民工作、检查全局工作不忘移民工作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移民发展的良性机制。

4 结语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平安和谐搬迁、及时开展后续帮扶、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移民迁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移民搬迁后,新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改观、基本生活保障、生产发展较快、收入逐步提高、发展前景广阔、移民群众满意、社会各界赞誉,基本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实现了移民安置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崔军.南水北调移民实践与创新[M].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7.

[2] 李红,左萍,杨涛,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120-125.

[3] 孙海兵,段跃芳.丹江口水库湖北外迁农村移民安置效果调查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5.

[4] 周宜君,周银珍,胡红青,等.三峡工程农村外迁移民安置效果区域差异及其启示[J].经济地理,2011(8):1352-1356.

上一篇:浅论现代林区的营林方法与措施 下一篇:高职《电路基础》教学有效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