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0 06:41:41

实践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最终也是服务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学中更应该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性的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巩固练习往往会使学生慢慢厌倦,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厌学。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效果比我预期得好。

一、观察体验

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可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布置学生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将春天的景色描写得特别美。

二、画图想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可通过画图想象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三、排演课本剧

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项作业很费工夫,但学生对排演课本剧作业非常喜欢。

四、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瑞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这一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总之,多给学生安排实践性作业。形式要多样,还可用课外阅读、办小报、画图想象等。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发现适合的实践性作业,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巩固完善与创新,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作者单位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一小校本部)

上一篇:让孩子感悟数学 下一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