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0 03:31:28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运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63例患者中,显效的为46例,有效的为1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比P

结论:运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方式来治疗输尿管结石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输尿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93-02

泌尿系结石病为泌尿系常见病之一。可发生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但多原发于肾脏。发病突然,剧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或任其发展,最终可导致肾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传统的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微创术,微创手术具有碎石无创伤、减少肾脏损害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因此微创手术已经成为现代临床治疗结石中的首选方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先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男性为96例,女性为30例,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44.2岁。所有患者均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重,病程为6—11个月之间。左侧的患者为51例,右侧的患者为45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患者运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1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取截石位硬模外麻醉。经尿道向患者输尿管插入输尿管镜,见到结石后从输尿管镜工作道插入0.8~1.0mm已连接好空气压缩泵的碎石探杆,对准结石后,启动气压泵,以单个或连续脉冲方式将结石击碎至3mm以下,稍大的可用鳄鱼嘴钳取出。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引流15天~1个月。

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腹膜后腔,患者的腋中线髂嵴上、腋前线肋弓处及腋前线平脐处置入穿刺套管以及相关的操作器械。在患者的腋中线穿刺套管内放入内镜,切开其肾周筋膜,在肾下周到患者的输尿管,并根据已经定位好的X射线游离含有结石段的输尿管,运用自制的内藏式刀片在患者的结石处以及其近段切开患者的输尿管并取石。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63例患者中,显效的为46例,有效的为1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63例患者中,显效的为31例,有效的为3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对比P

上一篇:肝胆外科护理管理经验总结 下一篇:婆婆跟我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