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

时间:2022-08-10 03:29:14

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语道出了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在各种情景中都能适应的教条,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这一建构过程也是真实生活的应用过程。目前,初中思品新教材就是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以生活为主题,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所设计编排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教材的范例价值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超越教材范例文本,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

那么,在初中思品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呢?近年来,我校思品教研组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特申请立项了这一实验课题。我作为本课题组的实践者,对于这一教学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探索与实践。以下我谈谈看法,值此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生活资源的有效筛选原则

面对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生活资源,我们是不是都可以信手拈地把它们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实践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我们必须对各类生活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

1.要坚持教育性原则。所谓教育性,是指教师选用的生活资源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德,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因此,教师在选择生活资源时不仅要考虑特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要考虑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选择那些对学生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反映社会发展需求和进步方向的资源。如在《身边的诱惑》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校集会时所表扬的拾金不昧同学的事迹资源,作为教育学生抵御“金钱的诱惑”的正面例子来引用。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身上的资源,不仅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而且能给予学生正当性价值取向的评价,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并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2.要坚持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指选用的资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使课堂教学吸引学生,体现学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困惑,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那些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密切联系当前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注重以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如在《看到进步与长处》的教学中,我在班内开展“猜一猜”的教学活动:课前请每位同学带一张婴儿期或幼儿期的照片,上课时,我请大家一起来猜几张照片,猜中后,大家一起回想与这位同学交往相处的细节,分析这位同学有哪些优点、长处或进步。接着,把其余同学的照片分给各小组进行猜测分析……通过运用“照片”这样一种生活资源,学生唤起了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增强了自信心。

3.要坚持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体现了资源利用的难度和信度问题,在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方面对教师如何巧用生活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素质背景等,把握好资源利用的难度。其次,教师要立足教材,对各种来源的社会生活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精选真实可信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引导学生区分良莠信息,形成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想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就要勤学多思,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具备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和独立自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教材与生活资源的沟通与对话,发挥合作交互作用,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二、巧用生活资源的教学策略

就思品课程的实质而言,可以运用于教学的资源是非常广泛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但是,用好、用巧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教学策略。

1.激活生活经验,服务教学实践。一般说来,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必然比课本上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初中阶段的学生愿意甚至喜欢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由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更能吸引人,也能使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学习中。为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通过设计各种开放性的教学情景、对话和活动,使学生多进行经验、生活史的反思、分享与互动,激活学生过去所沉积的隐性化的经验,并对学生的实践性经验进行提炼和整合,使之成为显性化知识,引导学生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如在《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比比谁的人缘好”的活动:先请同学评选班中人际关系处理得较好的同学,接下来请这些同学谈谈自己与同学、老师、长辈等相处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进而由教师启发点拨,可得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在称呼上尊重对方;以谦虚的态度待人等经验。

2.捕捉热点新闻,服务教学实践。思品教师只有关心时事,关注热点新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捕捉有效信息,在新闻时事与教材知识间寻找合理恰当的结合点,使这些鲜活的材料似源头活水般不断地流进课堂,并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如在《自信有助于成功》的教学中,教师根据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凭借出色的跨栏技术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的热点新闻,设计这样的教学问题:①你认为刘翔为什么会在高手如林的比赛中夺冠?答: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自信的因素。②你认为自信对他的成功影响大吗?答:是的。并引用了刘翔在比赛前后的言语“我在比赛中从来不在乎我两边的人是谁!”“有什么好紧张的……”等为证,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基石。

3.挖掘学生问题,服务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适时挖掘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加以发挥,这样不仅能给予学生一些有益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自觉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更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等。为此,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细细思量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哪些问题有相似相近之处,抓住课堂内容生成的关键点,由点到线、由点及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辩论、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如在《身边的诱惑》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有些学生谈到了网络游戏对自己的诱惑实在难以拒绝。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观点①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观点②网络游戏弊大于利。在辩论中学生提到了网络游戏对于开发人的智力,丰富业余生活,放松调节学习是有好处的,但若沉迷于其中,则会影响学习,影响视力,影响身体健康……通过辩论。学生深刻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从而达到抵御诱惑、正确利用网络的教育效果。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巧用生活资源,服务教学实践,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知识学习的有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处理生活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新课程“回归生活”的新理念,也是教师尚需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让历史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殿堂 下一篇:用心把握“三度”,共享探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