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注重词句结构的分析

时间:2022-08-10 03:18:16

阅读教学要注重词句结构的分析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从阅读中学习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常识,吸取精神营养,因而,阅读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培养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而重视阅读教学,必须重视以下两方面的教学:

一、阅读教学须重视理解知识这一层的教学

1.理解知识教学是其它层次教学基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这必需的基础知识又可分为阅读认知知识、阅读理解知识和阅读评价知识,阅读赏析知识。其中认知和理解的知识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形成各方面的阅读能力。诸如: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赏能力与鉴别能力等。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本人认为,阅读教学的分析要细致,阅读能力的层次要分得清楚,认知和理解这一阅读层次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要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上。因为,这些基础知识不具备,就不可能掌握“评价和赏析”这一深层次方面的知识。当然,传统的教学法也重视阅读理解知识(即文章中字词句篇等知识)的教学,但有些教师的教法不理想,他们总强调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单个词单个词地理解,这样做势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阅读理解能力也就难培养了。

2.重视这一基础教学,须学会分析词句篇等的结构关系,从而从这一关系的整体中获得意义,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教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头脑是按照意义而工作的,虽然写作是以词或句子或段落为单位而进行的,但是人们书面和口头的思想交流却都是由词、句子、段落层次等组织起来的。那是因为人的头脑本来是以这种方式来工作的。因此,如果我们要从文字材料中去寻找作者告诉我们的意义,是不会从单个词去寻找的,而是要在短语、句子和段落这些单位中,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里寻找意义,领悟作者在这些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时,若是一个字一个字(或是单义词单个词)地读,那么要从字面上获得意义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一个成熟的读者,决不会这样做(即靠单个字或单个词来获得书面材料的意义),他会从短语中、句子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整体中获得意义。所以,领悟一篇文章,或者说,要读懂一篇文章,单靠读懂一个字或者单个词是不起作用的,要靠理解词、短语、句子、段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整体中学习,才能学得深刻、透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理解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其实是要着重从字词句篇这一整体上获得意义。因此,学会分析词句等的结构关系是很必要的,甚至是非学会不可的。

3.忽视了或者不重视这一基础教学对实际生活,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都极为不利。

有这么一家皮货收购站,在订购羊皮时,双方订下合同,上书:“1.3米2以上的、有剪刀斑的不要。”结果,皮货收购站收到的尽是1.3米2以下的小块羊皮,亏损了15万元。由此看来,这家皮货收购站吃亏的就是不会分析词句结构,在这句话中,他们不知道该句还有“1.3米2以上的、有剪刀斑的,不要”这层意思。而某县的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抓住合同中词句的漏洞,让该站吃了亏。其实,从句子的结构上看,前者理解为复句,后者理解为以“的”字短语当主语的单句。

现实生活中,不会分析词句会吃亏。阅读课文,不会分析词句,则会造成理解文章思想感情上的困难。总之学会分析词句,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划分词句的层次,准确地理解复杂的句子。

可见,学会分析短语(或句子)的内部结构是多么的重要,这应引起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高度重视,要知道,一个句子或一个短语都不能理解,要理解整篇文章该有多难!

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地分析词句等各级语言单位的结构呢?

首先,我们知道,传统的阅读教学较重视划分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中心思想,而忽视词句结构的分析,在这里,对于前者,我们就不赘述了,而着重来谈一谈后者。

中学语文课文明确地告诉我们,汉语的各级语言单位由小到大的组合,到了短语这一级,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都已具备。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可以构成句子。从构成方面看,它们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短语加上语气、语调变成句子后,它的组成成分就成为句子的组成成分,它的成分间的结构关系也就成了句子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因此,掌握短语的各种结构类型,也就基本掌握汉语的句子结构了。况且语素和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与词与词构成短语的方式基本上又是一致的,因此,掌握短语的各种结构类型,也基本上掌握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了。

而构成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我们应如何掌握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的内容时,只强调意会,结果,由于词的抽象,学生就很难准确把握。中学生尤其是刚离开小学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他们学习语文,总想像学习数理化那样有一定的公式可依,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入手,使他们在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如:在讲授主谓短语时,可列出大量的主谓短语:心情舒畅,思想解放……并总结出主谓短语的基本构成方式是:名 +动 。同理,动宾短语为:动+宾 ,并列短语为:名+名、动+动、形+形。动补短语为:动 +补 。偏正短语为:定+中心词 、状+中心词 。这样一来,对抽象的短语知识,我们用词性兼语义来分析它,总结出类似公式的形式,让学生有法可循,易学易懂,学生便能又快又准确地掌握短语的结构。掌握了这些词句结构的分析,就等于我们形成了理解适应听能力,为评赏、借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我们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态度。

社会是发展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词句的结构规律是我们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它又反过来指导着人们的语言实践。当语言现象不断变化时,词句的组合结构规律也会相应地改变,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词句结构上的分析,让学生重视、掌握词句结构的规律,这样,他们在以后运用、分析语言的时候,就能正确地理解、鉴赏。这对于当前,对于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下一篇: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