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存在的头尾缺憾及补救措施

时间:2022-08-10 02:54:06

论当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存在的头尾缺憾及补救措施

摘 要:大部分人认为一堂课的开始是导课。我认为应该在导课前应加一个“组织教学”环节,这很有必要。课堂尾部也应加一个重要环节“作品评价”。在我听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知道这个环节,但大都流于形式,缺少内涵。

关键词:课堂结构;组织教学;学生评价

课堂组织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有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秩序不好,必然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组织教学是使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全面推行和使用,课堂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上文谈了两个概念:组织教学、课堂评价。下面我谈一谈这两方面反映在我区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两点缺憾。

随着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各校对教研教改的重视与投入,我区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日趋完善。但当仔细推敲我们小学美术课堂结构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细节的缺憾,比如本文赘述的“头尾缺憾”现象,在这里提出来与同仁探讨。

一、组织教学

一堂课的开始是什么?大部分人认为是导课。我认为应该在导课前加一个“组织教学”环节,这很有必要。一节课好比一次跑步比赛。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运动员刚上场就马上起跑是不在状态的,特别是学生需要一个“热身”的阶段。而这个热身就是“组织教学”。而有的年轻教师忽视了这个环节,一上课就导课。我们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时,发现有一些学生是心不在焉的,眼神是游移的,可能心绪还停留在课间的嬉戏中或是小手还在翻东西。这时教师往往是启而不发、导而不入。分析原因其实很简单,学生的心还没有拢过来,神还没有定下来。我的补救措施即是在导课前加一个一分钟的“组织教学”。

1.音乐渲染法

精选一支与课堂密切相关的音乐放给学生听,使师生的心绪稳定下来沉浸在音乐中,为上课做好心理准备。

2.儿歌组织法

把学生上课时的心理准备、学具准备编成简短的儿歌,师生共诵,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比如:123,坐坐好,明亮的眼睛看老师;123,坐端正,学习用品摆整齐。

3.榜样法

当大部分学生交头接耳不在上课状态时,选一个已经准备好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语言奖励或物质奖励,其他学生会迅速向其看齐,从而全班进入上课状态。比如“看三组的同学坐得多端正!老师评你组为纪律第一组,其他小组,哪个也想得第一呢?”“大家看王凯强同学物品整齐坐姿端正,老师给发一颗小五星。”

一堂美术课,经过导入、新授、练习之后,会产生一批学生美术作品。一堂课目标是否达到,难点是否克服,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会从作品中反馈出来,从而使教师知道以后怎么教,学生知道还需进一步学哪些。那么就需要课堂尾部的一个重要环节“作品评价”。

二、作品评价

在我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有这个环节,但大都流于形式,缺少内涵。我把这个环节分成“展”“评”两部分分析。

1.展

作品评价,首先要把作品展示出来,现在的现状是:(1)展的少,三两幅作品黑板上一粘,大部分作品得不到展示;(2)只展好的,差得学生不愿意拿出来,教师也不想看。这样如何全面展示综合反馈教学呢?又如何谈面向全体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多准备几块展板给每个学生或小组划定一个展区,要求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作品展出来。

我们展的方式不考究,大都一粘了事。我在这里说两种自己用过的方法:(1)装裱增色展示法。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学生作品经过装裱就会精神焕发,从而提升学生的信心形成,产生成就感。有次我的做法为用KT板和黑卡纸做成一块块底框,然后将学生作品粘在底框上,从而形成一块块装裱作品。(2)组合展示。将多幅学生作品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大整体。如《花地毯》一课,我将全班学生的一张张小地毯作品拼成一张大地毯。

2.评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上课有师评、有生评、有自评、也有他评,形式多样,但缺少评的质量和内涵。大多是浮在面上的谈优点谈缺点谈思路,我认为评的要点应该着眼于:(1)谈既得。通过作品看出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谈困惑。通过作品,反映出学生当前困惑是什么?哪些达不到?做不来?弄不好?这样才能使评做到继往开来。继往,巩固已得精华;开来,开辟新的学习方向。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上一篇:趣之浓,学之乐 下一篇:浅谈绘画对儿童发展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