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时间:2022-08-10 02:06:37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职业教育教学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利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但是由于观念、制度、手段、方法、设施等方面存在弊端,职业教育教学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教学理论研究不深

①研究成果匮乏。因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关注课堂教学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而漠视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而且由于长期以来认为职业教育可以直接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理论,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教学理论的探究。②在引进和借鉴外国教学理论时,缺乏比较和本土化改造。③历史性与发展性未能并行。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历史和已有理论经验的研究,使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更具有历史逻辑性,但忽视了兼顾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性的研究。

二、教学规律认识不够

①对学习主体“学”的规律认识不够。由于多种原因,职业教育生源相对枯竭,文化程度不高和整体素质的下降,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无论已有文献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很少去探究他们的学习规律。②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是理论家思辨的结果。诚然,宏观层面的规律需要理论思辨,但也必须是建立在大量的测评、调查及追踪的基础上。而中观,特别是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规律,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伪存真,再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规律。⑧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规律探究不够。如职业教育文化课、理论课被压缩的比例如何控制?

三、教学目标表述不清

教学目标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即通过某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身心和行为两方面发生变化,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一是指导教学,二是管控教学。但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不清楚的问题,表现在:①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定位失误。有的中专学校、大专高职院校仍然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干部、管理人员。②教师的教学主要关注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技能。至于目标,仅仅是一些文本化的形式话语。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而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不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四、教学内容与岗位联系不紧

①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②缺乏连接岗位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制作、企业工作实习、毕业设计等。现存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会有某个或多个环节脱节。③对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位认识的偏失。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除去技能而论,职业教育教学对职业道德、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缺乏适应职业及其变化的能力。

五、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不全

①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研究,盲目采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有的学校不管适合与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采用项目教学法。②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③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甚至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

六、职业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师不足

①概念界定混乱,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没有形成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培养方案、评定制度,从而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建立。②与迅速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成为极其突出的矛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缺乏。③来源渠道不畅,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成长慢;企业技术人员中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多是业务骨干,但补充难。④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激励机制。

七、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能力不强

①实训设备不足。据调查,实训设备老化,实训工位不足;职业教育实训教材有60%的缺口:技能教材有70%的缺口。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能力较弱。硬件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而硬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问题,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硬件的配置上,都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③校外实习基地落实困难。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这方面虽有所合作,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局面。

八、职业教育教学个性化模式不多

①照搬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近十余年,我国从西方不断引入多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试图取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总感到步履维艰,说明我国目前还缺乏这些教学模式的复制条件。②缺乏具体、个性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处在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层面,具体到教学过程架构、操作流程和策略还做得很不够,也谈不到个性化。③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不多。亟待加强研究和实践。

九、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设计不新

①教学策略缺乏操作性设计。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二般应包含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和操作技术四个要素。②教学策略中平台设计不新。一般认为,教师教学的平台就是教室,职业教育还可以有实训基地。此外,还有网络平台、开放平台等。③教学策略中媒体选择欠多样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个高科技的时代,在一些发达国家,教师上课已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人认为,我国由于受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少的资金与资源的投入致使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暂时徘徊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边缘。

十、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渠道不畅

①教育管理部门、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单线评价渠道,这一渠道相对畅通,并墨守成规。②企业参与教学评价渠道不畅。近年来职业教育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事实上企业已经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企业参与教学评价途径尚未完全建立。③学生参与评份渠道不畅。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程度还不够。④职业资格鉴定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接轨不畅。教学评价贴近职业资格鉴定,有利于学生达到职业标准,有利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柑结合,而且可以得到社会认可,有些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与国际接轨。

(作者单位:汽车士官学校装备保障系/讲师 安徽蚌埠)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包装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