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奥地利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国内职业教育

时间:2022-10-07 02:03:36

借鉴奥地利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国内职业教育

[摘要]奥地利的传统职业教育创建于17世纪末,至今已有300年历史,其职业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本文着重就奥地利职业教育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我国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奥地利 职业教育 经验 学习借鉴

一、奥地利职业教育特点

政府重视,体系完善。奥地利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振兴经济的“战略发展产业”,联邦政府每年有超过20%的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适应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发达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门类齐全、覆盖面广、普及程度很高。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相适应的职业学校,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接受各种教育,谋求发展。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职业教育有很高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他们把搞好职业教育作为提高企业人才素质作为保证,作为促进经济界发展乃至保持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和基础保障。

统筹管理,普及度高。奥地利实行9年制强制教育,每个学生必须要最少完成9年的学习。小学毕业的第一部分学生进入初等中学,初等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一部分直接参加工作,但在参加工作之前必须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年,以此保证9年制强制教育;第二部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学制分3年、3.5年、4年,学完全部职业教育课程,进入社会工作;第三部分学生进入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教育兼而有之的学校如高级职业学校,高级职业学校学制5年,未取得文理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也在这类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其中一部分学生所学的内容学科性较强,学习5年后可取得文理中学的文凭进入大学或欧洲高等技术学院,另一部分学生凭五年制的文凭直接就业。

普职融通,学生自主。奥地利教育体制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协调互补。其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种教育类型之间都可以相互沟通,即文理中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上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改上文理中学。在高等教育阶段也是如此,高校之门是敞开的,文理中学的毕业生理所当然可以直接进大学深造;另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上学术型大学。这样一种相互渗透、协调互补的教育体制很有活力,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二、值得借鉴的职业教育经验

一是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在在奥地利,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学校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深度合作。

二是多方参与的办学模式。以奥地利为例,企业派遣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指导,以保证企业中最新应用的前沿技术能及时与学校沟通;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费用;企业派学生到各高级职业学校进修,也可以通过这种业余进修获得学历;由行业协会来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等,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把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技能需求情况贯穿职业教育始终。学生的就业由政府、企业和工商业协会的共同参与而得到较好的保证。

三是经典的课程模式。对于技术性专业,奥地利的职业教育主要采取了“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到工厂、车间实习;对于商业经贸专业,该国则主要采取了“模拟公司”的教学模式。在走访的维也纳国际商校就与10家公司建立了学生模拟实习基地,“模拟公司”就是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让学生开展各种商务活动,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据悉,“模拟公司”除赢利是虚假的以外,其余都和真实公司相同。学生们要像真实公司一样注册、交税、为雇员投保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时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开展市场调查、制订项目计划书、制作多媒体课件、举行项目论证等。

三、几点体会与启示

一是如何完善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两国通过政府立法吸引行业、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奥地利由政府出面成立“产业合作委员会”,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使产学合作制度化,健立起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此外,其构建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成长通道。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上做出了巨大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近五年,国家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采取资助上学的等方式帮扶学生入选职业学校解决职业学校生均办公经费的困难,对中职学生实行全部减免学费。

但职业教育是否有吸引力,最终取决于社会是否认可,学生和家长是否选择。而当前中职学校始终存在生源不足,吸引力不够等现实问题,职业学校在家长眼中始终是“差生学校”。实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帮扶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给予中职学校办学经费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但要促使职业教育良性、持续发展,健立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在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出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财政税收政策;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进而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学校唱戏”的长效机制;如何强化就业准入制度;如何搭建技能人才的成长“立交桥”;如何有效培训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如何营造读中职学校也能成长成才的舆论导向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思考。

二是如何创新模式,构建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奥地利灵活的职教学制和开放的转换升学机制以及奥地利普职渗透、协调互补的教育体制对我们有所启示。奥地利,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渗透、融通,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大,以及毕业生升学制度等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多方位建立了继续学习的通道。

当前,我国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确立,仍未完全解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问题。因此,如何为技能人才构建起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如何淡化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对人一生成长的影响程度,甚至淡化高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对人一生成长的影响程度进而在不同教育阶段,各种类型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之间建立起沟通与衔接的“立交桥”,还有待作出进一步探索。

三是如何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促使专业建设良性发展,两国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在奥地利,由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不少大企业如菲利浦等大公司则将本公司的先进设备无偿捐赠给学校使用,使许多职业学校的设备甚至优于一般企业,不少职业学校成为行业中的技术龙头,并承担为本行业的企业鉴定产品质量的任务,学校的鉴定报告可以作为产品的质量认证。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新机遇与挑战。在新一轮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中,职业学校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在充分调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多组织、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校企共同分析专业对应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校企共同制定出各工作岗位的能力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编写适合学生、适合岗位需求的教材,校企共同改良学生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力促所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需、家长满意,学生成长、成长有路。

奥地利的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较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完善的教育体系、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的深度参与、创新的课程模式以及可供自由选择的成长通道等无不呈现出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新,德国奥地利职业教育考察见闻及启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月,(1)

[2]倪忠虎,感知奥地利职业教育经典课程模式[J]江苏教育,海外职教论坛,2011年5月

[3]探讨奥地利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J]交流平台,2009(9)

[4]奥地利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6(8)

(作者单位:重庆市旅游学校)

上一篇:基于团队合作模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网络语言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