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0 09:21:06

房建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也在陆续增多。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些容易在建筑过程中所被忽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当下,房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五花八门,本文主要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主,来和大家探讨房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对现今的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建;施工技术;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提高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既然成为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则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包括很多方而,比如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物料进场、检验,消防和卫生管理等。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施工技术是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保证施工技术成熟完善,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质量主要有三个方而:

(1)建筑产品的卞体结构质量;

(2)使用功能的质量;

(3)感官方面的质量。

建筑产品的设计精关,给人感官、视觉的享受,但最终吸引人们的还是使用功能上的舒适感与安全感。而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其使用功能方面质量的形成,有设计的原因,也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而且后者占多数。要想保证房屋建筑产品的质量,就需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的阶段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要得到保证,才能创造性价比最高的建筑品。施工技术作为核心力量,承载着更重人的责任。

2、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桩基技术及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桩基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层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其能够满足较大的承载力。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桩基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除了根据不同土层的选择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桩基技术,如管桩、灌注桩、旋喷桩、搅拌桩等等,同时桩基技术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

在目前的房屋建筑中较多的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桩后压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确保有足够的压力能够满足其顺利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在灌注桩成桩以后,再将水泥浆灌入桩底及桩侧,目的是在于对桩底及桩侧的泥皮、沉渣及桩身进行合理的加固及胶结作用。这一技术是依据桩基技术形式上所创新而来的。此类技术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桩身的体积,而且还能促使施工成本得到降低。

2.2、混凝土在房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运用状况是有效衡量一个国家的房建工程发展水平。目前,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的将混凝土泵送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的将此类施工技术得到应用,解决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施工中应着重的对砂石料、低碱水泥及地碱活性集料等施工材料的选择。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要选用高品质膨胀剂、减水剂,严格控制好砂石料的含泥量及级配。在混凝土的适配时,首先要选用优质的低碱水泥以及低碱活性集料、掺加矿粉掺和料及无碱、低碱外加剂。为了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不停的探索研究,紧固多种研发及配制,探索出一种特种混凝土的产生,就是现如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合理的对混凝土进行试配;

(2)要按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来确保混凝土供应量的充足、施工现场的泵车、备用电源、混凝土罐车等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的合理使用;

(3)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要采用斜面推进、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的方式进行合理施工;

(4)施工现场应做好温度的测量,在测温的过程中,要选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动测试仪,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合理监控。

3、房建工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房屋的基本问题处理

按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多数房屋的建筑施工中,都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勘察,缺少详尽的勘测报告。在施工设计中,较多的采用附近建筑群的基础设计资料来进行的,这一施工设计的实施,给日后的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要求施工方应做好地基及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认真合理的地质勘察,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并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路基施工图设计。其次,对于不同的地基,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将安全隐患在最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控制。在许多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上较多的是凭借经验来实施的,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在对地基施工前要根据地质的土壤结构来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土壤状况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施工。若在地质勘测中测得地基的地质状况为淤泥,且上土层相对较薄,应在施工中尽可能的将淤泥土层换填。

3.2、房屋墙体裂缝处理

房屋墙体裂缝问题主要是由混凝土施工不符合标准造成的。其一是由于混凝土骨料在沉降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致使混凝土塑性沉降出现了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塌落的程度过大、沉陷过高所引起的,此外,模板绑扎、模板沉陷或移动时也会引起此类裂缝的出现。这一类的裂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浇筑以后,在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引起混凝土急剧收缩、水化热高等造成了裂缝的产生。其二是温度应力裂缝,这类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以后,由于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出去,从而引起了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但在内部温度升高的同时,其表面散热速度较快,这两种相反的散热趋势就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致使在混凝土表面产生了极大的拉应力和较大的温度梯度。此时凝土的抗拉强度处于最低的状态,如果表面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那么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3.3、房屋渗水处理

房屋渗水的原因很多,比如材料质量、施工技术、管理维护等都会影响房屋的防水质量,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低劣直接决定了房屋渗水发生可能性的高低。解决房建工程的渗水问题,就必须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给出科学的设计脉络以后,要选用优质材料,同时还要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对比较薄弱的部位要设置增强层,从而来提高防水层对整体的设防能力。而在防水材料的选择方面,只有满足一定标准的材料,才允许在屋面防水工程中使用。造成房屋出现渗水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的质量、施工技术及管理维护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房屋的防水效果,房屋的防水工程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想要使建筑工程的渗水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关键在于对防水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不仅要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挑选,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防水效果相对薄弱的位置进行增设防水层,促使防水层对整体防水能力的提升。字防水材料的选择方面,要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建筑防水工程的防水效果得到提升。

总之,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通常指的是其实体的质量,就是确保工程建筑能够满足业主所需求的使用要求,例如:基础的坚固!整体结构的安全!通风!采光及防水效果完整等。同时也包含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及完善状况。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监督管理的关键任务则是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在房屋建筑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施工经验,做好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翠林.房建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2,31:112-114.

[2]李莉,朱录名.房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26+297.

[3]张鹏.浅谈房建的施工技术与施工问题[J].华章,2011,28:333.

[4]陈小临.房建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2,06:56-57.

[5]朱志鹏.浅析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42-43.

上一篇:双边剪剪切板材切丝现象分析 下一篇:试析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负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