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葱生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0 09:11:11

圆葱生产栽培技术

摘要:阜新市栽种圆葱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发展圆葱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分析圆葱栽培技术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圆葱;生产;栽培技术

圆葱又称洋葱、葱头。原产远东和地中海沿岸。它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和2种维生素。组织里还含有白色油脂性液体――硫化丙烯和大蒜素,具有增进食欲,祛痰、利尿、健胃润肠、解毒杀虫等功能。经常食用可起到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压、降低血糖含量等作用,同时减少心梗和脑血栓概率。

1.特点

圆葱生育期短,是倒种秋白菜的好茬口。耐寒、喜温、适应性强;耐贮藏、耐运输、供应期长;栽培技术较容易掌握。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为洋葱高产提供了有效措施。

2.品种选择

圆葱可分为普通圆葱、顶球圆葱和分蘖圆葱3大类。其中以普通圆葱栽培最多,尤其熊岳圆葱栽培面积大且耐贮藏。每个葱头重150~200g,大的可达到250g以上,产量高达8000kg/667m2以上。

3.栽培技术

3.1播种

1~2月上旬(大寒至立春前)在温室中育苗。播种时,选择晴天上午10~12点进行。播种前,先用50℃左右的温水进行浸种,10m2苗床用种量75~100g/667m2。播后盖床土1cm左右,薄厚一致,踩实。

圆葱的种子和鳞茎在3~5℃低温即能发芽。12~20℃时的条件下发芽快而整齐。7~10天种子即可出芽整齐。当第1片真叶开始伸直时,温度要保持在12℃以上,同时注意放风。白天温度不宜超过20℃,以防秧苗徒长。到3月上中旬,遇晴天可适当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定植前葱苗应具有3片真叶,茎粗0.3~0.4cm,株高20cm上下。圆葱从出苗到定植前的管理中,一定要防止室内高温,特别是中、后期,要加强通风管理。

3.2定植与定植后管理

3.2.1定植时期和方法。圆葱要求长日照,延长光照时间可加速鳞茎发育和成熟。因此春季栽培圆葱应尽量提早,增加在长日照环境中的生长时间和同化产物的积累。北方型的圆葱在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形成肥大的鳞茎。因此,该地区圆葱在4月上旬即可开始定植。定植前选大小适中的葱苗,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造成早期抽薹,过小易造成掉苗影响产量。定植时将小鳞茎像栽蒜一样,按12cm×10cm的行株距栽入3.3cm左右深的浅沟中,小鳞茎覆土后不露顶尖即可,宜尽量浅栽,有利于日后鳞茎膨大。栽后顺行轻踩1遍,镇压,既可以保墒又能防止灌水时漂苗。

3.2.2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采用平畦覆盖栽培。畦宽1~1.1m左右,每畦栽9行,行株距12cm×10cm,栽植43株/667m2左右。地膜覆盖的圆葱,其植株长势比露地栽培旺盛,吸肥量大,667m2施农家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30~35kg。覆膜前用除草剂防除各种杂草,再覆膜定植。

3.3定植后田间管理

定植时土壤较干,应立即灌1次小水,并浅锄松土,以提高土温,促进缓苗。地膜覆盖的小鳞茎见芽长出后,应及时破膜引芽外出。

缓苗后正值圆葱生长旺盛期,需水较多,但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随水施腐熟的人粪尿或氮肥10~15kg/667m2,接着中耕2~3次,进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加快地上部分的生长。

鳞茎开始膨大时,即鳞茎膨大期是需水最高时期,宜保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每5~6天灌水1次,地膜覆盖可每隔10~12天灌水1次,以利于鳞茎膨大,得到鳞茎充分膨大后,可适当减少水分的供应,促进鳞茎充实,提高产品质量,有利贮藏。期间发现有抽薹的,要随时把花薹抽掉,接近成熟时随时灌水,盖地膜的地块,在收获前6-7天将地膜提前揭去,使畦面土壤暴露,便于水分蒸发,促进植株尽快停止生长和肉质鳞片的充实肥大,使外层鳞片干燥,便于及时收获和收后贮运。

圆葱根群弱小,吸收养分能力较低,宜在保肥力强的土壤内栽植,在粘质土壤上栽培常能获得丰满充实的鳞茎,圆葱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对酸性土壤比较敏感。

圆葱对肥料的要求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堆厩肥、人粪尿等有机肥,能提高鳞茎的品质和色泽。但在鳞茎膨大的后期,不可再施氮肥,以免鳞茎生长过快而开裂,同时还会延迟成熟,降低品质和贮藏性。

3.4病虫害防治

防治葱蝇及幼虫(即地蛆)是保证圆葱高产、优质的主要环节。4月下旬~5月下旬是灭蛆的关键时刻,一般每隔7~10天用90%的敌百虫500~800倍液连续灌和喷洒植株2次。霜霉病的发生个别年份亦很严重,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及其浓度有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5%的菌清可湿性粉剂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共2~3次。

4.收获

一般在小暑前后,即当叶片发黄,田间植株有3分倒伏,鳞茎外皮显干燥,露出品种固有的色泽时,即为收获。圆葱收获最忌遭雨,土壤含水量大容易引起葱头腐烂,降低产量和贮藏性,所以要适时早收,躲过连雨。

上一篇:种植基地的画展 下一篇:元阳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