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聪明的“泡汤客”

时间:2022-08-10 08:56:34

近年来,“泡温泉”成为了人们休闲养生的时髦选择。沐浴在温热的泉水中,既是一种享受,又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不过,泡温泉也要讲方法,一不注意,有可能弄巧成拙,反倒对健康有害。

养生意识促生“温泉热”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升,这几年来,“泡温泉”变得愈发受欢迎。

温泉热浴不仅可以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此外,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温泉中的碳酸钙对改善体质、恢复体力有相当的作用;而温泉所含丰富的钙、钾、氡等成分对调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均有一定效果;硫磺泉则可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效果。

中医认为,温泉属温热性质,具有温通经脉的作用,尤其对于人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关节病等都具有很强的辅助疗效。而温泉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则对人的皮肤非常有益。因此,常泡温泉确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温泉可从秋末泡至春末

每每到了冬天,各地温泉游的生意总是特别火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都认为只有冬天才能泡温泉。其实不然,总的来看,温度较低的时节都适宜泡温泉,换句话说,温泉完全可以从秋末一直泡到春末之前,而夏天则是不适宜的。夏天天气炎热燥湿,因为在这样的季节里泡温泉易伤阴。而且,夏天人的体液本来就较多地流失,再加上温泉的温热,只会让体液流失更多,增加人体的负荷。

在中医养生观念里,冬天可以靠温泉补养阳气,到了春天则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告别了冬藏,此时泡泡温泉,也有助于一年中阳气的恢复充盈,更有利于保健。

根据体质选水温、水质

尽管泡温泉好处多多,但泡温泉的讲究也不少,比如,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虚实不同,在选择适宜的水质和水温时,也有所区别。

根据水质划分,温泉一般可分为中性碳酸泉、碱性碳酸氢钠泉、盐泉和硫磺泉4种。其中,碳酸泉对防治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一定效果,但是不适合患有肾脏病及肠胃不好的人群;硫磺泉对慢性皮肤病有缓解作用;盐泉对手脚冰冷、贫血及过敏性支气管炎等有改善作用;碳酸氢钠泉对皮肤有滋润、漂白及软化皮肤角质层作用;单纯泉比较缓和,无色无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中风、神经痛等有一定舒缓功效,适合年纪稍大的人。

只有严格根据自身机体状况选择,才能真正达到泡温泉的养生目的,避免不良反应。

泡温泉宜“循序渐进”

选择了适宜自己的温泉水后,泡温泉的步骤也很重要。

一些人泡温泉时,直接下池,闷了就上来喘口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泡温泉最好是循序渐进。一是要充分放松身体。站在温泉池边,先缓缓地深呼吸数次,完全放松身体,之后尽量闭上双眼,以平和的心情尽情享受“靓汤”的舒适;二是要从低温到高温。入泉时先将身体弄湿,应从水温较温和的水池开始,进入温泉池,以便让身体慢慢适应。

具体做法:手伸进泉中20~30厘米的深度试温,再淋点水在腿、臂及躯干上。进池时,应先站起来泡双腿,接下来慢慢泡身体下半部(心脏以下),待适应后,再让身体上半部(心脏及以上)完全泡进池中。

姿势正确效果更好

一般人泡温泉,对选择姿势没什么讲究,无非就是卧式或坐式。但其实,泡温泉的姿势不同,能起到的保健和养生效果也有所差异。比如,卧式浸浴即仰卧水中,头颈部和前胸部露出水面,这样可减少浸浴时对胸部的压力,减轻心肺负荷,适合体质较弱者。还有很多泡温泉者选择坐在水中,仅腰部、臀部和腿浸入热水中,这样的姿势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这对有慢性盆腔炎、便秘、痔疮、痛经、下肢风湿关节痛等的人大有裨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浸泡温泉水时,应该尽量舒展全身,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使脑部血流量加快,迅速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

泡完温泉后别忘了及时补水

泡温泉的时间长短也有讲究。一般来说,越热的温泉,要泡得越短;凉一点的,泡的时间可以稍长。总的来说,泡一次以10~20分钟比较适宜。泡完后,一定要注意用清水清洗身体,因为温泉水里含有碳酸、硅酸等物质,水分蒸发掉以后,这些附着在皮肤上的矿物质浓度会升高,容易刺激到皮肤。

此外,泡温泉池时,最好不要选择超过45℃的池子,否则容易造成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如果浸泡时出现出汗、口干、胸闷等不适感,一般为血液循环加快的正常反应,此时调换低温泉浸泡或上水静养稍许,适量饮水即可缓解。但如有气短、胸闷、心跳过快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泡完温泉后,及时喝水也非常重要,喝点淡柠檬茶和盐水最合适。

上一篇:领略建筑之美 下一篇:动物竞选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