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还是立意

时间:2022-08-10 07:58:04

[关键词]命题,立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61―06

为了某次考试的命题,我随手翻阅过去读过的《历史教学》杂志,想找一些灵感,看到了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

总统演说

(1)根据材料一,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2)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为胡佛的担忧提供一个现实的例证。为直接解决材料一所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胡佛的竞争对手们实施了怎样的“变革”和“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总理在当前国际金融海啸背景下强调道德呼应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阅读这道题目,我觉得材料还比较新颖,设问层层递进。再仔细推敲,这道题还是碧玉有瑕:由于命题者把它的主题立意确定为比较宽泛的“政府与市场”,这使得所选择的材料之间不够紧密,命题者在设问这个环节上用大量的语言来弥补这种裂缝,使得设问略显冗长,问与问之间联系略显松散,这会导致学生答题时出现思维跳跃的困难,但这并不妨碍它有改造的价值。怎么进行改造?

首先要为这道材料题明确一个主题立意,受材料四的启发,我将这道材料题的主题立意确定为: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由于材料三和主题立意的不统一,而且有科学性的错误:关贸总协定不能包含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命题者已意识到这个错误)。考虑把材料三拿掉,重新选择材料。同期杂志第27页有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材料,可以拿来用,在通常的命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设问来选择材料。接下来,确定这个材料题的设问结构。注意通过设问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论从史出、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拟定的设问结构如下:

最后,拟定设问,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推敲问题和答案的每一个字,注意问题和答案的简洁性。成题如下: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两次提到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胡佛的竞选总统演说

材料三:《社会保障法》(1935年8月)

第1节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拔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拔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拔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拔予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

1917 1939年的美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2)材料二中胡佛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看法是什么?他为什么没能当选总统?

(3)概括指出材料三是如何修补材料一中市场经济制度缺陷的?这种方式和“道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没有出现材料二所言的后果?

(4)市场经济制度发展的历程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

(1)弱势群体生活缺乏必要保障(没有社会福利机制),缺乏政治诉求的渠道。影响市场购买的扩大;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2)反对对市场经济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对市场的干预会产生专制。他的主张不能挽救经济危机。

(3)用立法的形式,确保国家提供资金,对老人、失业者和妇女儿童进行援助。使道德法律化。在新政的同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经济制度。

(4)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一著名短语,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各出现一次。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谈到,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促进这种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在这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在这里,这只“看不见的手”是用来比喻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自由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等有益后果的。

在《道德情操论》中,他写到:“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虽然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从对财富的追求和获取欲的私利出发的,是受人们个人感情和爱好驱使的,但是,人们在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下追求狭小私利的同时,却始料未及地通过市场经济

机制实现了增进人类福利的更大的社会目的,实现了对物质生活资料的再分配。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道德,实际上两只“看不见的手”,都是指市场,只不过是亚当・斯密强调它所起作用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那么,“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还是亚当・斯密的观点吗?

按亚当・斯密的解释,“道德情操”一词指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在他的眼里,道德有两个层次:正义和同情心。他所谓的正义,就是把自己放到他人的位置上,考察自己对别人所做的事情,并认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可以接受的。正义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游戏规则,是市场达到其效率不可或缺的东西,正义是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则基础。“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没有仁慈之心,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但是不义行为的盛行却肯定会彻底毁掉它……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在很大程度上,亚当・斯密的正义与法律是重合的,都是为了整个社会设定的规则,而惩治不义是两者的责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和以牙还牙似乎是造物主指令我们实行的主要规则”。但是,亚当・斯密认为如果法律仅仅停留在为受害者申冤这个层次上则远远不够。当我们要求对施害者进行惩罚时,“与其说是对那个受到伤害的人的关心,不如说是对社会总的利益的关心”。这里体现的是斯密的中心思想:正义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主要支柱,伸张正义理所当然地要以社会的整体福祉为目标。

人类的自利行为不能没有规则,但仅有规则的社会则缺少温暖,因此亚当・斯密认为还需要同情心。他认为:道德的实质是同情心,是一个人对他的同胞的爱和对自我利益的克制。“它是一种在这种场合自我发挥作用的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一种更有力的动机。它是理性、道义、良心、心中的那个居民、内心的那个人、判断我们行为的法官和仲裁人”。每当我们将要采取的行动会影响到他人的幸福时,“心中的那个居民”就会“向我们指出慷慨行为的合宜性和不义行为的丑恶;指出为了他人较大的利益而放弃自己最大利益的合宜性;指出为了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最小伤害的丑恶”。这种同情心其实也是一种自利行为――对自己优秀品质的爱,“在许多场合促使我们去实践神一般的美德的,不是对邻人的爱,也不是对人类的爱。它通常是在这样的场合产生的一种更强烈的爱,一种更有力的感情;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亚当・斯密主张把正义和道德变成法律:“市政官员不仅被授予通过制止不义行为以保持社会安定的权力,而且被授予通过树立良好的纪律和阻止各种不道德、不合适的行为以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权力。因此,他可以制定法规,这些法规不仅禁止公众之间相互伤害,而且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行善。……立法者的全部责任,或许是要抱着极其审慎和谨慎的态度合宜而公正地履行法规。全然否定这种法规,会使全体国民面临许多严重的骚乱和惊人的暴行,行之过头,又会危害自由、安全和公平”。

二百多年前的《道德情操论》,在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被广泛推行的今天,具有“普世”的意义。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权贵市场经济,是少数人靠权力而致富,多数人沦为赤贫者的市场经济;只注意效率而忽视公平,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污染性市场经济,以环境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市场经济等。看到这些,更觉得亚当・斯密的伟大。

显而易见,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约束是亚当・斯密的观点。但是题目的引言部分却有严重科学性错误,这是不能容忍的。经过认真考虑,我又对试题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试题如下:

亚当・斯密一贯倡导:人类的利己行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达到人类整体的福利。就是这个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的同时也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赞美人类的同情心和道德,从而引出了所谓的“斯密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柏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胡佛的竞选总统演说

材料三:《社会保障法》(1935年8月)

第1节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拔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拔予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

1917 1939年的美国》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的市场经济制度缺陷。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的理论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佛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看法是什么?他为什么没能当选总统?

(3)概括指出材料三是如何修补材料一中市场经济制度缺陷的?这种方式与“同情心和道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没有出现材料二所言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斯密问题”的理解。参考答案:

(1)弱势群体生活缺乏必要保障(没有社会福利机制),缺乏政治诉求的渠道。影响市场购买的扩大;造成社会矛盾尖锐。奉行自由主义政策。

(2)反对对市场经济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对市场的干预会产生专制。他的主张不能挽救经济危机。

(3)用立法的形式,确保国家提供资金,对老人、失业者和妇女儿童童进行援助。把道德法律化。在新政的同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经济制度。

(4)斯密其实是主张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需要道德的约束。(人类在利己的同时也要利他)

这道题的改造对命题的启示:

一、主题立意是试题之魂

主题立意是指材料题选择材料、设计问题围绕一两个史学观点来进行,这些观点就是主题立意,它不同于“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而是对“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的统帅。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方式着眼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着重考虑知识点和覆盖面,而其他的考查目的只能依附于知识,造成了考查能力目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限制了命题者的创造力。能力立意在命题时根据考查能力的要求确定试题的材料,自由裁剪、搭配各项考试内容,确定对能力考查的设问方式,是让历史材料与设问服务于能力考查的立意。

以知识立意的命题,限制了命题的思路,存在着考查知识与考查能力的矛盾,因为二者很难兼顾。以能力立意的试题,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对已有的知识的驾驭、迁移和运用能力的考查,似乎很好地解决了高考选拔人才的能力要求,但是它仍有不足:

首先,它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相吻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测量的角度看,能力立意的试题主要实现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对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考查;对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考查;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其次,从设问的结构和层次看,能力的立意试题,问与问之间关联不紧密甚至没有关联,设问难以步步深入,考生的不能进行流畅的思维,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前文改造之前的试题,其设问略显散乱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主题立意作为灵魂,设问不能围绕主题立意来进行,其主要原因就是命题者所说的“政府与市场”不是立意,而是两个词的组合,这是我们中学老师命题常见的问题。

主题立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把材料和设问比作煜煜闪光的珍珠的话,那么,主题立意的或外显,或内隐,就是串联起这些珍珠的金线,在它的约束之下,珍珠才能变成一件漂亮的饰物。在主题立意的统帅之下,选择的材料成为引导考生进行思考的思维触发器和补充知识的手段,设问就成为引导考生思维的方向标,历史思维能力、论从史出等方法是考生完成一个个问题的渡舟,对主题立意充分理解和阐释就是考生要到达的彼岸,是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完美结合。1995年全国卷第38题,“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立意和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令全国中学历史老师耳目一新,在当时起了命题方式的启蒙作用;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以“雇佣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主题立意,引入SOLO评价法,昭示着主题立意有强大的生命力。

主题立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立意命题,如2010年江苏卷第21题,以“茶叶贸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变化”为立意,全面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材料解析题摆脱教材的限制,又和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显得大气、灵动。可以有效地引导老师“用教材教”,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使命题更加千变万化,避免了“背多分”现象的出现,较好地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

主题立意还可以弥补中学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论从史出、得出观点,其过程就是价值观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过程。刘克明老师说:“命题不仅要从科学本身的知识能力出发,有时也要把价值教育作为测量的内容之一。材料题的价值观,既要有学术理解力,又要有对社会价值观有一定的渗透,把课程内容背后价值和意义,通过思维途径告诉给考生。高考命题的根本目的还是公民价值观的教育,历史试题借助挖掘教材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和解释能力,可以弥补社会或教学中基本教育的缺乏与不足。”

二、阅读是主题立意的来源 “意在题先”,命题之前先考虑立意,然后再选择材料和考虑考查学生的何种能力,确定如何设问。那么,立意从哪里来?

最初命题的时候,为了确定一道题主题立意,我常常对着课程标准苦思冥想,试图走捷径,结果事与愿违,想出来的立意不是过于陈旧,就是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多大的意义。究其原因,是自身的知识结构缺陷造成的,在自身知识结构层次低下的情况下,无论怎样排列组合,也很难出现高水平的创造。怎么办?命题的需要驱动我去不断地学习,结果打开了立意的空间。读什么?

首先,要读有关史学理论的书籍,以解决认识历史的眼光和视角问题。历史现象往往是很复杂的,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难窥全豹。有关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生产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的介绍和著作常常对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阐释,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历史,反过来就是历史试题的主题立意。

其次,要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那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影响广泛、公认程度高的研究成果;代表史学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研究成果都是史学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其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史学观点。其中,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或多或少、或明或隐、或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变成命题的主题立意。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学》上很多教学分析类的文章,有立意、有材料,是中学老师的命题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最后,要常备一些经典著作。中学老师占有史料和阅读面相对狭窄,常常是在命题的压力下去读书、去找灵感,视野和思路受到限制。常备一些经典著作,如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等各个方面;任世江老师介绍的世界国别史、专门史如晏绍祥《世界上古史》、阎照祥《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刘绪贻、杨生茂《美国史》,中国史如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葛兆光《中国古代文化讲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等。对有感悟的材料记录下来,需要命题的时候也能随手查到。

主题立意成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可以大幅度提高中学老师命题的水平、格调,也可以促进中学老师的阅读,提升历史素养,体会到创造的乐趣,请大家都来尝试一下。

参考文献:

[1]诸金美,王叶军,我们怎样编制一份历史试卷[J].历史教学,2010(1).

上一篇: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下一篇:关于旅行(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