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若干措施

时间:2022-08-10 07:12:57

论提升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若干措施

摘要:本论文从我国中职思政课教学实际出发,站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高度,对我国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审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职思政课吸引力的现状、成因,总结和反思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相关经验和教训,探索和形成满足时代需要,满足教学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有实践价值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教学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抓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意义深远。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中职思政课教学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教学吸引力不足,教学实效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进一步深化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切实推进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与感染力,使其真正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受益终身的课程,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中国的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竭力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

2尊重教学规律,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理论主要针对灌输式教育和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而言,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目前已经被付诸于教学实践中,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有学者认为,“该教学将中职思政课教学各个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突出整体与其他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借以提高实效性的教育模式”。

中职思政课教学系统是一个包含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在内的庞大体系,要形成开放式教学,就必须在这些要素中解决其实现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实现课堂的开放。开放式的课堂不是在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对教与学规律的尊重,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权利的延伸,是在完全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权利基础上,所形成的良性互动教学机制。它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民利”,发扬学生的自主性和民主性,逐步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将不再追求传统的、严格的、严谨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在教学中随时改变预定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有学生认为改变了社会上某些不正风气,更好的保护了财产权利的平等性。

当然,除了开放课堂,尊重学生民利,仍需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甚至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吸引学生和培养学生兴趣都不能依靠某一个方面做到位,需要全方位的实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开放的理念创新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的理论魅力与强烈的吸引力。

3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充分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现实需求,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最大可能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学生对这门课有内在需要,使其认识到学习中职思政课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需求,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区别是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决定了需求和对策都是有特殊性的。目前,在中职教育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过于重视教学管理过程,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受到挫折,最终甚至影响院校的持续发展。因此,中职思政课教学作为中职教育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的重要“产品”,理应充分关注和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到底在哪里?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取这两个问题答案的办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或者个别访谈的形式。

4以理服人,在纯理论教学与灌输理论中寻求平衡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命题,因为思政课教学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其理论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课程的实际,体现课程的教学特点。要做到既要克服单纯灌输理论的做法,又要克服忽视理论、片面赶热闹的做法,寻求一种理性的平衡,好像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它只是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吃透,分析清楚道理,这样的中职思政课才能让他们信服,否则纯理论教学只是一种空对空的演练而已,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5以情感人,以真情换真心

我们认为,中职思政课并非冷冰冰的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27]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到祖国的未来,“由于早期教育、家庭环境、社区氛围、经济条件、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思想道德必然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向”,_中职思政课教师应站在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传播思想以启迪人的智慧和心灵,应该怀有满腔热情,以个人真情实感感染人,去关爱、体贴和帮助大学生,使他们感受真爱,并使他们产生正确的是非观,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人的内心深处。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外,更要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用最深刻的事例感染学生。创新“以情感人”的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塑造了教师的形象,调整了师生关系,使之深深感受到彼此的爱,并收获了掌声”。

6丰富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感兴趣程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中职思政课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要求,仍然沿袭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中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与教学实效,就必须在思政课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方法。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境法、案例法、理论联系实际法、说理引导法、对症下药法、自我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升吸引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方法也被教师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于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专题之时,要针对课程的特点合理确定主题,既不能因循守旧,片面遵守教材的严谨体例,又要有一定的创新,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理论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科学、新颖地设定主题,同时也要避免为了吸引眼球以为追求新颖独特,否则会导致专题内容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要解决专题内容在整体与部分的协调关系,要认真领会专题内容与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为了专题而专题,割裂教学与教材之间的内在逻辑体系,克服顾此失彼的大忌;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处理意识形态教育与学术型教学的关系,不能只为灌输理论而忽视中职思政课的方向性,一味进行理论灌输又会使学生丧失积极性,反而不能达到提升教学吸引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言意文.中职思政课针对性教学实践——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改纪实[J]. 职业技术教育. 2011(11)

[2] 叶启绩,齐久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01)

[3] 时胜利,崔洁.中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及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01)

[4] 张继梅.创新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5)

[5] 谢晓娟,张家道.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定位[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4)

[6] 刘应君.论教师主体素质与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2)

[7] 徐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2)

上一篇:嘉兴城区深基坑围护施工控制要点 下一篇:试析海南热带海滨度假酒店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