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

时间:2022-08-10 06:54:20

纳博科夫文艺美学观浅析

【摘 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被誉为最现代、最具美学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1]他独特的文艺美学思辨承接了自古希腊罗马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精华,也启迪了新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发展道路,同时指导和丰富了自身的创作实践,了解作家的文艺美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艺术创作特色和思想根源。

【关键词】纳博科夫;文艺美学;审美

在20世纪世界文学版图上,纳博科夫当之无愧占据一席之地。这位流淌着旧俄贵族血液,却有50余年漂泊在外的天才作家,堪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大师。他的《洛丽塔》、《微暗的火》、《普宁》等等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然而,我们对于作家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作品内容上,还必须研究他的美学思想和创作形式风格,努力把握作家的总体艺术观和艺术特色。毕竟,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是因为这位作家站在一定的艺术思想高度,综合运用了各种文学创作技艺,字里行间洋溢着自己的天赋才情。虽然纳博科夫并未著书立说,梳理整合自己的文艺美学思想,但是他的真知灼见依旧散见于其回忆录、访谈录、大学讲稿等等,比如《说吧,记忆》、《固执己见》、《文学讲稿》。本文即试图将纳博科夫最主要的文艺美学思想同康德美学基本核心进行比对和梳理,以期对作家的文艺美学观有一个基本把握。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开宗明义,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一个优秀的读者是一个拥有“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想象力”、敏锐的记忆力,艺术审美力以及一本词典的“反复读者”,因为“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2]他本人的创作也是如此实践的——头一遍如坠五里雾中,第二遍略见端倪,第三遍方茅塞顿开,发现阳光灿烂无比。[3]此处“不掺杂个人感情”与康德关于美不带利害关系的界定,关于真正的艺术审美之无目的性,无功利性,无欲求的特质颇为吻合。艺术的美审美的判断沟通着自然与自由,认识与意志,成为区别于“知”和“意”的“情”。[4]这种情感源于事物的形式引发的油然而生的主体愉悦,即该事物成为纳博科夫口中“审美狂喜”的对象,因而具备了存在的根基,免去被遗忘和化为微尘的命运,而真正的艺术所追寻的正是一种好奇、温柔、仁慈、心醉神迷的纯粹状态。

在纳博科夫眼中,艺术是虚构,而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力量所在。如果将虚构的艺术与现实的生活混同,那得到的仅仅是虚弱无力的庸俗。一般意义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是主观的,审美也是主观的。在康德那里,知识的判断,道德的判断都是决定性判断,而审美不是,它不决定对象的特性,不决定知识的是非或道德的善恶,它是反省性判断,是对个别事物表示主观的情感上的判断;纳博科夫则认为,即便面对同一个客体对象,不同主体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产生认识和解读。对于文学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外如此。创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对自己的文学活动拥有自。艺术家,最引以为豪的地方在于以独到的视角和敏锐的嗅觉发现并借用现实生活中一切可运用的尽管是杂乱无章的真实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如同造物主一般构建一个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拥有些许神性的艺术家给现实的土壤撒上美妙想象与幻觉的种子,于是开出绮丽虚构的花儿。而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动机,欣赏能力,审美诉求等等主观性的因素来对文本进行任意的阐释,也就是说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永远是开放的动态的,它在读者和作者的智力较量和心灵对话中得到延续性的补充和发展,而这正体现了文学创作“它在彼性”的意义。

对于上述文本产生和文本接受的交织过程,纳博科夫有一段相当精彩的形象描绘: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是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2]阅读需要这样感情激荡,两情相悦的欣赏和享受!对于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阐释,本质上都是两个时代,两个心灵的对话和文本重释。意义正是在这样开放的,动态的对话,交流甚至争辩之中得以产生。于此,审美的升华为美感,美的合目的性自然体现:审美对象完全符合人的诸心理功能,适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也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对了胃口”的满足而快乐的共通感,至此,心意完全自由,无沾无碍,再无束缚。[4]

当然,艺术和审美都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纳博科夫主张将理性与感性同时注入自由的阅读过程,把握好二者的度是阅读效果的关键。“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2]他天才式的身兼数职足以证明何为科学实证与感性激情之间的平衡。纳博科夫不赞成读者“看到自家的心思在小说里在一种令人愉快的伪装下得到反映”,[2]即从主人公,情节或场景之中寻找感情寄托,进行顾影自怜,悲悲戚戚的“自恋型感伤式”阅读。那么纳博科夫所推崇的正确的阅读方式到底是什么?康德认为,审美是无概念的,非逻辑的,不是在求真知求真理,求普遍的客观规律,不为满足感官欲望,也没有什么既定任务,而是自由自在纯粹的静观赏玩。而纳博科夫眼中的理想阅读恰恰就是一种需要动用“心灵、脑筋、敏感的脊椎骨”, [23 “本着一种爱慕的心情,细细把玩,反复品味” [2]的细读,阐释与再阐释。纳博科夫反对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引导阅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艺术自由”。艺术家关注道德不是空喊口号或者为某些政治势力说教造势,艺术家的道德感应该自然而然的从作品中流露,“给读者留下更多的阅读鉴赏空间、思考批判范围、自由选择权利”。[5]真正的道德源自人们心底的良知、反思和心灵触动,与任何空洞的说教,霸权的学说,生硬的灌输都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符·维·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凌建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0-307.

[2]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25.

[3] 纳博科夫.劳拉的原型[M].谭慧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81-293.

[4] 宗白华.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EB/OL].http:///group/topic/21776162/

[5] 汪小玲主编.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0-62.

[6]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古典名著营销策划研究 下一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