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养老,九旬老人的另类夕阳情

时间:2022-08-10 05:33:54

协议养老,九旬老人的另类夕阳情

不寻常的“父子协议”

在郑州市陇海西路一个家属院,有这样一对“协议父子”。父亲叫周国安,今年90岁。儿子叫赵长善,今年55岁。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一对父子没有血缘关系,父亲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儿子则是从农村“租”来的。

赵长善仅有小学文化,来自河南长葛市的农村,父母早亡。赵长善育有两儿两女,1994年春,大女儿出嫁了。另外三个孩子都在读书,虽说家里有五六亩田地,但开销很大,日子非常拮据。

1994年8月,赵长善到郑州找了份打扫卫生的活儿。不久,赵长善就遇上了“父亲”周国安。那天,赵长善在家属院打扫卫生,收工后,看见常在院子里捡垃圾的一位老人正在费力地洗衣服,此人正是周国安。赵长善于是热心地走上前说:“老人家,我帮你洗吧!”周国安谢绝了赵长善的好意。五天后,赵长善正在扫地,周国安老人主动走上前来,问赵长善家在哪里,家中都有什么亲人,赵长善一一如实作答。没想到老人沉默了一阵子,竟然脱口问出这样一句话:“我想认你当儿子,行不?”老人说,自己是快80岁的人了,老伴早已过世,自己又无儿无女,一直想找个孩子给自己养老送终,自己目前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如果有人愿意。他去世后就把房子等所有财产留给那个人。

赵长善觉得城里的孤寡老人真可怜,他心有所动。不久,赵长善回了趟老家,将详情告知家人。经过一番细细商议后,家人表示同意。

周国安老人出于种种考虑。他又跟随赵长善来到长葛的家中。一连考察了两趟,这才感到满意放心。1994年11月20日,双方正式签订一纸《遗赠扶养协议》。协议中,甲方为周国安,乙方为赵长善。内容如下:

一、乙方在赡养甲方期间,愿改姓,随甲方姓氏,即姓周。姓名为周长善。

二、在协议有效期间,甲方同意乙方的户口可以不迁移,但乙方必须保证对甲方的日常生活照顾。

三、乙方对甲方应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做到有病及时治疗。精心护养。

四、乙方为甲方送终。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百年以后,尸体火化,不吹喇叭,不披麻戴孝,骨灰盒挑选中等的。

五、甲方同意在去世后,乙方可在春节、清明节、周年时为表示对老人的怀念之情进行祭奠。

六、甲方同意去世后,本人的所有财产均由乙方继承。

签订协议后,双方还特意到长葛市公证处进行了公证。

古怪的父亲与听话的儿子

协议及公证一系列手续办妥后,赵长善仍在厂里打扫卫生,在厂里的一间小房里租住。周国安继续在厂里捡垃圾,但老人一旦有事需要“儿子”帮忙,赵长善一概听从。跑前跑后。十多年来,每天如此。

2004年厂里改革后。赵长善没了清洁工的岗位,于是搬去和老人一起住,这样既省下房租又便于近距离照顾老人。老人的房子有20多平方米,赵长善来后,老人把三四平方米的厨房腾出来让他搭床,旁边再摆张桌子,就这样住了下来。周国安老人并不缺钱,并且每隔一天就去附近浴池洗一次澡。但是,老人有个习惯――整天扒垃圾、捡废品,整个屋里弄得遍是刺鼻的气味。作为儿子。赵长善感到能理解。每天,老人骑三轮车出去捡废品,一天下来能卖十多块钱。也有其他收获。如老人穿的衣服也是捡来的。当然,有些捡来的东西用不上也卖不掉,但就是舍不得丢,堆在屋里不让动。如果乱动,老人会不高兴。

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6时吃早饭。上午11时吃午饭,下午5时左右吃晚饭。老人身子骨尚可,能自己动手就不会麻烦儿子。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老人节省得连电都不舍得用。由于长时间受老人的熏陶。赵长善闲时也出去遛街。捡些饮料瓶子等废品回来。在邻居们看来,“儿子”太老实了,凡事都听老人的,还有那些古怪习惯,换了别人估计都受不了。对于这些,赵长善觉得没什么,老人喜欢这样过,顺着他就是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和“契约儿子”一点点建立信任

尽管周国安老人的性格有些古怪,但每当提起“儿子”、“孙子”时,老人时常会露出少有的笑容。老人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的儿子叫周长善,还自豪地说起家中的两个“孙子”,还有“重孙”,连儿媳、孙媳算上一共十多口人,老人记得非常清楚。

假如有人劝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好好享福吧,整天捡什么垃圾!老人会连连摆手,说咋不缺钱呀,一大家子人呢。多攒些钱,还要供重孙上学呢。老人说,多苦的日子他都过过,现在日子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能丢。在没有认赵长善当儿子前,周国安省吃俭用攒的钱曾多次捐给社会。有了儿子后。他前后攒下的十多万都给儿子的家人了。

在遇到赵长善前,老人曾认养过两个孩子,也先后签过遗赠抚养协议,可“父子”关系长时间不融洽。赵长善说,即使签了协议,老人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2006年的一件事,使老人对这个“契约儿子”开始完全信任。

周国安在厂里享受老干部待遇。看病费用全免,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去医院的。觉得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2006年7月30日,一直感到头晕的老人上厕所时,突然倒在了地上,门口的赵长善看到,赶忙过去搀扶,将老人扶到床上后,又及时拨打120。医生检查的结果是脑梗塞,要求住院治疗。老人住院的一个月里,赵长善一直在医院病床前伺候,爱人和孩子们也专程赶来看望老人,那种关怀体贴,让周围病床上的人羡慕。

从此以后,老人对“家人”更亲了。偶尔还去老家小住几天。再往后。他还让儿子帮自己取工资,并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补贴了赵长善的全家。但是,老人在涉及到日常开销上,依然很认真很守旧。

日常生活中。老人每次让儿子外出买东西,都会说明地点,让买哪家的包子必须买哪家的,去超市买东西回来。必须把找回的零钱和清单给老人,差一毛都不行。每次帮“父亲”取完工资回来。赵长善都要把钱和单据悉数交给老人过目。老人则每月拿出300元给儿子算做护理费,自己留些零用钱。剩余的全存进银行,攒到一定数额后,再交给赵长善的家人。

2007年10月26日。这一对特别的父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酸酸的味道。赵长善身着灰上衣、蓝裤子,穿一双黄胶鞋,非常朴实。他说,自己现在已适应了这种生活,目前,他的身份证已改为周长善。周国安老人说话很少,但在提到“孙子”、“重孙”时。老人满是沟壑的脸上却溢满了幸福。

本刊特别提醒――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养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各种养老模式的探索也应运而生,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到如今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还有时下正被热议的“以房养老”等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周国安这种遗赠赡养方式,是主流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可以让个别群体的选择更多样化,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李华阳律师提醒,老年人与赡养人签订遗赠赡养协议,一定要通过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在法律上提供保障。

责编 梅 子

上一篇:再婚,我们对孩子犯了什么错 下一篇:专横的爱,让我只想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