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思想特质研究

时间:2022-08-10 04:35:52

针对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思想特质研究

摘 要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高校宿舍网速的提升,角色扮演类网游走进大学生生活,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深受其害,本文从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沉迷危害入题,详细分析了角色扮演类网游自身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因素,对应剖析了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思想根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沉迷网游 思想根源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dulge in Role-playing Online Games

LU Hangbo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and college dormitories speed upgrade of the network, role-playing online games into the college life, some of the students suffer poor self-control, the paper role-playing online games indulge hazards into the titl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playing online games to attract college students own factor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college students addi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role-playing online gam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dulge in online games; ideological roots

1 角色扮演类网游成瘾危害

众所周知,角色扮演类网游成瘾会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学习上,角色扮演类网游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上课积极性,占据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2)生活上,当角色扮演类网游成瘾的大学生回到现实中时,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现象。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学生与现实班级逐渐隔绝,人际关系狭窄,友情淡漠,对班级事务关注极少,孤独感强。(3)思想上,角色扮演类网游由于其虚拟性,没有现实社会中严格的社会规范,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游戏中常会通过暴力输出来解决问题,使得大学生会误以为通过暴力输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合理的。角色扮演类网游中对于善恶、义务、正义、邪恶等相关观念的判断标准与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评判标准存在很大差异,长期沉溺于角色扮演类网游之中,大学生会逐渐认同游戏中宣扬的观念,潜意识中将游戏中的弱肉强食以及内容视为合理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会被逐渐同化,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长此对大学生正确道德意识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

2 角色扮演类网游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原因

(1)游戏宣传渠道多元化。自《征途》将游戏广告搬上中央台之后,各大角色扮演类网游纷纷效仿,《轩辕传奇》更是先下血本拍成连续剧热播,同时宣传同名网游,吸引广大观众。游戏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主页、报纸、游戏杂志、彩信、邮箱、论坛、QQ弹窗等方式扩大宣传,使大学生无处可逃,同学间的相互宣传邀请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游戏代言人明星化。以最近被热炒的《武魂》为例,网易花重金邀请范冰冰,吸引了广大的范粉入军《武魂》,在大学生中追星族很多,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心中的偶像,爱屋及乌,偶像代言的游戏肯定愿意去玩。(3)游戏角色丰富化。自韩版《传奇》风靡全国而后又衰败之后,角色扮演类网游中设计的游戏角色已经从之前三种职业演化为如今的五种职业,十大分支,分别为战士(或称为野蛮人、和尚等),近程物理攻击,分支为防御型和攻击型;弓手(或称为猎人、影月等),远程物理攻击,分支为陷阱型和攻击型;法师(或称为玄冰等),远程法系攻击,分支为分身型和暴击型;道士(或称为蜀山等),近程法系攻击,分支为八卦型和攻击型;天仙(或称为蝶花等),远程法系攻击,分支为回血型和施毒型。众多角色的特色设计为各种不同人格的学生提供了符合自己兴趣的选择可能,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技能、团队合作功能,缺一不可,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4)游戏画面精美化。伴随着电脑技术的日益成熟,2D画面的游戏已经随《传奇》远去,3D版角色扮演类网游为广大玩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画面流畅精美,能精美到游戏人物水中的倒影、行走过程中路边小草的摆动、各种技能施放特效、时装及装备炫彩特效等,满足了大学生对环境及衣物装备的视觉要求。(5)游戏世界生活化。游戏世界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体系,包含了基本的经融系统、家族帮会系统、好友系统,还有内置的聊天工具(包括文字、语音)。玩家在此不仅可以找到朋友一起打怪升级、物品交换,更能找异性朋友网聊定情、结婚生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期,面对虚拟社会体系中美好的生活愿景诱惑,很难做出理智的抵挡,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被抑制的与异性的交往冲动在游戏中得到了巨大的释放。

3 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思想根源

(1)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最大的思想根源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没有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在进入大学之后,在学习之外,同学们开始关注自身其他能力的发展,与学生会干事、主要班干不同,沉迷网游的大学生往往没有担任任何社会职务,也没有其他文体爱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不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方式,而在游戏世界中,只要多花点时间,外加一定的金钱投入即可在家族、帮会、副本团体中得到一定的威信、地位,结识很多朋友一起实现游戏中的共同目标。(2)自我同一性的体现。在实现生活中,大学生的为人处世往往戴着各种面具,无法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在同学老师面前。虚拟的游戏世界不受各类道德、法律的约束,大家起点一致、不需学识能力,大学生生尽可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通过游戏角色来体现。喜欢辅助的学生可选择天仙等职业,为整个团队加血加防;喜欢暴力输出的同学可选择法师等职业,给对方造成强大的杀伤力来达到;喜欢躲在暗处偷袭的同学可选择弓箭手等职业,隐身后搞突然袭击。每一位学生可在各类职业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游戏中实现同一性。(3)现实生活压力的释放及逃避。当学生面对来自家庭、同学、学习上的压力时,若学生进入角色扮演类网游,学生可通过击杀怪物或玩家、倒卖东西、开启宝箱等方式来获得刺激感,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释放,会暂时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完全进入游戏世界的生活模式,一旦关上电脑,早已疲惫不堪,匆匆进食后便会呼呼睡去。若醒来还是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学生往往又会进入游戏来逃避这种压力,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能自拔。(4)其他不良心理因素。虽然相对于其他沉迷玩家群体来说,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比例较低,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对物质的虚荣心、孤独感。游戏世界中有很多环节设计可体现一个人的地位、能力,包括排行榜、称号、身上的装备、宝石、时装、战骑、宠物、自身修为、灵魂等。装备类道具通过物品的稀有程度及强化等级来体现,修为灵魂通过等级来体现,每一项、每一级均有特殊的展示效果,其他玩家可随时观看。一些学生追求装备、修为的排行榜,一些学生追求时装的独一无二,一些学生追求财富的拥有量等,这些学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通过别人羡慕的目光来达到满足感,跟现实生活中的炫富一样。同时,很容易理解一个孤独感强的学生沉迷在网游的社交体系中。

总之,大学生沉迷于角色扮演类网游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在对此类学生做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其所沉迷的网游类型特色、游戏角色、游戏中日常活动规律,走进学生的游戏世界来了解学生本人的性格,再结合学生家境、亲友支持系统,学习情况量身定制引导计划,并配备监督,才能彻底解救学生,使其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

基金项目:针对大学生沉迷角色扮演类网游的思想根源特质研究。项目编号2012B007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赵丹丹.网络游戏者的人格特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 刘晓庆.大学生网络游戏影响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4).

[4] 王利静.大学生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动机、角色类型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3).

上一篇:师范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人事考试的目的及其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