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让学生不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看客”

时间:2022-08-10 03:41:10

走出误区,让学生不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看客”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误区,致使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能力提高不快。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了多种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催化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积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3-02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新课改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绩优秀的少数同学表现积极,发表自己的“高见”,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沉默不语,坐享其成,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看客” 。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误区的分析。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误区,严重挫伤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

1.合作学习小组分配随意。

由于教师没有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都存在着差异,随意分组,使得小组间力量不均衡,不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学习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

由于教师没有明确组长的职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任务不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出现优生“唱戏”,差生“观戏”的局面。

3.合作学习缺乏方法的指导。

由于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缺乏合作的技能。

4.评价机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只关注少数个体学生评价,忽视小组整体评价。由于把评价过多地放在了个别学生身上,忽视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小组间的竞争失去动力。

5.激励机制没有照顾到学困生。

教师往往表扬那些最快找到答案的个别学生,而忽略了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没有及时表扬激励。致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成了优生表现才能的舞台,学困生失去了思考的、发言的机会。

6.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指导方案。

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设计指导方案,没有制定好小组合作的目标,在布置合作任务时指向不明确,学生不明白教师到底要他们合作什么。

7.合作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养成。

由于教师只是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没有课下的延伸,致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不能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三、走出误区,对症下药。

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这些误区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调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实效。要想走出误区,就要通过多种策略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

1.通过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调动全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分组时应考虑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确保全班各组同学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还应注意男女生的合理搭配,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

2.通过小组内明确的分工,促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应在组内设立多个岗位。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负责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它组进行联络和协调。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分工,每人一岗,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各抒己见。

3.通过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可以展现自我。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就要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如:(1)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一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2)尊重别人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在听别人发表意见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3)小声交流: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

4.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

为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C组和D组的同学,他们的基础差,能力低,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要特别关注,要创造条件,激励他们努力进取。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调动每一位组员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通过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用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合作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要明确指导要点,设计合理的指导方案。应指导各小组通过协商确定本组的学习任务、指导小组制定计划、指导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不同阶段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从表层合作走向深层合作,逐渐具备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6.通过扩大合作学习的外延,让合作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良好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合作能力,单靠课上短短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引导督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合作完成、基础字词的合作巩固、古诗词的合作检查、疑难问题的合作探究、经典阅读的合作交流等,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为课堂的教与学架起了一道彩虹桥,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 “看客”,而成为“主演”,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流溪.中国中学教育百科全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5.

3.沈泉.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3.7.

4.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2.8.

上一篇:融合专业特色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 下一篇:强化“炼能”,构建语文“学教”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