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的技术研究

时间:2022-08-09 10:48:49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的技术研究

摘要 在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中,涂膜防水施工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本文主要对涂膜防水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过程的注意问题等进行论述,针对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提供一些可为借鉴的做法。

关键词 屋面防水;涂膜防水;基层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092-02

0 引言

涂膜防水方法,是针对屋面防水基层的现状及其适用部位,通过把加固材料和缓冲材料铺设在屋面的防水层内,可以提高屋面涂膜防水性能,提高屋面防水层的强度及其耐久性。涂膜防水的方法,具有防水效果好、施工简单及方便的优点,是对于建筑物表面形状复杂的结构进行防水施工的最好办法,因此,涂膜防水被广泛应用。涂膜防水既适用于建筑物的屋面、墙面的施工,也适应于地下防水施工及其它防水工程。

1 涂膜防水的流程

建筑物屋面涂膜防水的施工流程:屋面基层处理配置涂料确定喷刷防水涂料的遍数喷刷防水涂料验收保护层施工。

2 建筑物屋面的基层处理

屋面基层是防水层赖以存在的基础,涂膜防水对屋面基层的要求比卷材防水层更为严格,具体表现在对基层平整度、坡度、表面质量及含水率等要求方面。

2.1 基层平整度的要求

要保证屋面涂膜防水层质量,关键是处理好基层的平整度。基层表面一般表现为凸凹不平或局部隆起,在进行涂膜防水层前没有处理好,容易出现:1)涂膜厚薄不均匀或基层凸起的现象,会导致涂膜厚度减薄,从而影响防水层的耐久性;2)基层的凹陷部位,则导致涂膜厚度增加,容易出现皱纹。所以,涂膜防水规范标明:选用2m长直尺来检查基层的平整度,缝隙要小于0.5 cm。

2.2 基层坡度的要求

屋面基层的坡度不能太小或出现倒坡,否则会出现屋面排水不畅,甚至长期积水的现象,导致涂膜防水层长期浸泡在积水中,涂膜特别是水乳型的如果长期浸泡,可能会出现“再乳化”现象,从而降低了涂膜防水层的性能。

2.3 基层表面质量要求

如果屋面基层表面出现酥松、强度过低或裂缝过大现象,涂膜与基层往往粘结不牢,致使涂膜与基层容易剥离,屋面就会出现雨水渗漏。因此,规范中规定屋面基层需压实平整,避免基层表面有酥松、起砂或起皮等现象。

2.4 基层含水率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涂膜防水层来说,其基层含水率不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基层要求干燥。溶剂型防水涂料对基层含水率的要求大大高于水乳型防水涂料,因为溶剂型涂料必须在干燥的基层上进行防水施工,否则会产生涂膜鼓泡的质量问题。

3 涂膜防水层的施工技术

3.1 施工前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屋面基层表面涂刷施工前,必须清扫干净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并要铲平、扫净、抹灰或压实表面的残留杂物,确保基层表面保持干燥、平整及牢固,避免留有空鼓、开裂或起砂等缺陷。

在基层涂膜防水层施工前,首先进行基层处理剂的涂刷,涂刷处理剂的目的:1)将基层表面的毛细孔堵塞,不让基层的潮湿水蒸气向上渗透到防水层,避免防水层起鼓;2)涂刷处理剂,可以使基层与防水层间的粘结力大大增加;3)清扫干净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有利于处理剂的粘结,可选用防水涂料稀释后的处理剂涂刷基层;4)应用力薄涂涂刷基层处理剂,确保处理剂能更好地渗入基层毛细孔中。

3.2 涂料配合比与搅拌

涂刷施工时,若防水涂料是由多组份混合而成,应按一定标准比例的配合比准确计量,并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个别的防水涂料,鉴于其稠度和凝固时间的需要,需添加稀释剂、促凝剂或缓凝剂。各种的防水涂料加入后必须充分搅拌,才能确保防水涂料达到要求的技术性能。特别对于内部含有较多纤维状或粉粒状填充料的水乳型涂料,如果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涂布难度加大,涂层中会残留下未拌匀的颗粒杂质,影响防水涂料的防水性能。

3.3 涂刷的厚度要求

涂膜防水屋面最主要的技术要求是确保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原因:1)防水层太薄,屋面的整体防水性能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会缩短;2)发防水层太厚,又会造成一定的涂料浪费。

以往为确保涂膜防水层的质量,一般要求涂刷一定的遍数,也有按照每平方米涂料用量来进行涂刷,但这种做法会增加用料成本,为减低成本往往减少防水涂料中的固含量,即使涂刷达到规定的遍数或用量要求,但最后成膜的厚度并不达到规范要求,因此,新规范中规定:防水层质量的技术指标要用涂膜厚度来进行评定。

在进行涂刷过程中,防水涂料不管厚质或薄质,都需分开多次涂刷,不得一次涂成。若一次涂成,厚质涂料其涂膜一旦收缩或水分蒸发,容易出现开裂;而薄质涂料则较难达到规定的涂刷厚度。

3.4 胎体增强材料铺设要求

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可选择在涂料第二遍涂刷时进行,或第三遍涂刷前进行。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贴方向,根据建筑物屋面的不同坡度具有不同的规定:1)若建筑物屋面坡度<15%,铺设方向应平行于屋脊;2)若屋面坡度>15%,铺设方向应垂直于屋脊。胎体搭接时,其长边宽度要≥5cm,短边宽度要≥7 cm。如果选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进行铺设,铺设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且应错开胎体的搭接缝,搭接缝的间距≥幅度的1/3。

3.5 涂刷方向与接茬

屋面涂膜防水层质量保证的关键是防水涂层涂刷致密。涂膜防水层的涂刷时方向要求相互垂直,以达到上下遍涂层互相覆盖严密,这样可以防止产生直通的针眼气孔,大大增强涂膜防水层的均匀性及整体技术性能。涂膜防水涂层之间的接茬,在每遍涂布时,退茬和接茬均应在5cm~10cm,可以减少接茬处因涂层薄弱而发生渗漏现象。

3.6 防水层的收头处与泛水处

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处应使用密封材料加以封严,或者用防水涂料进行多遍涂刷。防水层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进行整齐裁剪以及牢固粘结处理,涂封前避免出现翘边、皱折或露白等现象。防水层泛水处的涂膜,直接涂布至女儿墙的压顶下最为适宜,并在压顶上部加设防水处理,防止泛水处或压顶的抹灰层产生开裂而出现雨水渗漏。

3.7 屋面涂布原则

进行屋面涂布时,应遵循规范原则:先高后低、先远后近。若大面积屋面处于相同高度,施工段应合理划分并尽可能安排在屋面变形缝处,先后次序参照施工和运输方便合理安排,先涂布较远的屋面施工段,后涂布较近屋面施工段;先涂布屋面排水较集中的水落口、天沟或檐沟,再向上涂布到屋面的屋脊或天窗。

4 涂膜防水层的养护与保护层

整个建筑物屋面的防水涂膜施工完成后,便进入自然养护的时段。养护阶段涂膜防水层的厚度还不能承受较大的穿刺力或受压力,为确保防水涂膜的完整性及防水效果,避免人为因素破坏,在涂膜防水层实干前,禁止在防水层上进行任何施工作业,并禁止在涂膜防水屋面上直接堆放物品。涂膜防水层上还应加设保护层,它有利于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水层,致使防水涂膜过早老化;加设刚性保护层,可以保护涂膜防水层免受外力或外物造成穿刺或损伤,更有利于涂膜防水层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保护层选用的材料可以有多种:1)选用浅颜色的保护涂料等柔性材料;2)选用砂、云母或者蛭石等细材;3)选用水泥砂浆等刚性材料;4)选用大介砖等刚性块材。在保护层施工中,需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当选用刚性材料时,为防止刚性材料伸缩而产生形变从而导致防水层开裂,因此需要在两种材料之间增加隔离层。其二,刚性材料与女儿墙之间需预留缝隙,并在缝隙中填入油膏等材料,防止刚性保护层受热膨胀拉裂女儿墙。

5 结论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其亦存在若干缺点,在施工时需要注意和重视。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防水涂膜的材料性能,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涂膜施工的质量,如改进施工构造以及施工方法。力求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技术革新,在不久以后开辟出一套质量更高、价格更低廉的涂膜防水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宝德.涂膜防水[J].建筑技术,1980(11).

[2]王宝德.涂膜防水施工要点[J].建筑技术,1986(5).

[3]胡玉芳,张益平.浅谈防水涂料涂膜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建筑防水,2008(7).

[4]周跃林.浅谈屋面防水施工[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5]胡骏.建筑室内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J].中国建筑防水,2004(5).

[6]汤春华.屋面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要点[J].建设监理,2008(4).

上一篇:突出服务性,做好对农节目的设置与策划 下一篇:供电系统检修计划决策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