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去“IOE”

时间:2022-08-09 10:35:12

当前业内盛行“去I(IBM)O(Oracle)E(EMC)”的提法,但各方传达的含义却差异很大。

关于“去IOE”提法出现的起因,以及从技术发展层面对“去IOE”的含义进行解释,在本期杂志封面聚焦选题《IT新境》中,有非常详细地分析和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技术发展理念,“去IOE”本应是技术发展趋势领域的争论和探讨,但目前却有被人为扩大化的倾向,很多人将其误读为中国的客户不应该采购来自“IOE”的各种软硬件产品和服务。更有人跳出来打着“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旗号,大谈IT软硬件产品要实现全面国产化。一时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抬头,甚至媒体舆论导向也跟风造势。

毋庸置疑,“棱镜门”事件暴露出美国政府丑恶的一面,毫无底线地进行全球性大规模监听,这当然要加以谴责、抨击和制止。但据此认为,不买“IOE”包括思科等美国公司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实现IT设备全面国产化,我国的信息安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种想法未免天真。

且不说互联网的骨干服务器都不在中国,美国政府要监听,通过监听骨干网通讯和解密网络数据传输更直接,根本不需要通过终端产品就可以完成。即使就产品技术本身,全面国产化目前时机也并不成熟。

我们不妨比较一组数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2年,IBM研发投入为63.02亿美元,Oracle为45.23亿美元,EMC为25.60亿美元,微软为98.11亿美元,思科为54.88亿美元,惠普为33.99亿美元,而我国投入研发最多的IT企业是华为,2012年数字为48.31亿美元,其他企业则难以望其项背。在2012年研发投入最多的前25家全球IT企业中,我国只有华为一家,而美国公司有10家。

从如此悬殊的研发投入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在IT软硬件产品上的全面落后并非偶然。也许我们可以在局部形成突破,实现某些产品设备的国产化,但要想全面赶超,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让中国客户放弃采购先进的跨国公司产品,为了所谓的“爱国主义”而购买“国货”,这是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不言自明。我们宁愿看到国产厂商凭借产品技术创新、依靠优质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但绝不希望国产厂商借一场扩大化的“去IOE”运动、靠“地方保护主义”,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商业利益。

另一方面,为什么“去IOE”会被人为地扩大化?因为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并非完全善意,这确实已有先例,比如谷歌。因此,我们也不会天真地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行为完全不设防。

前不久,思科CEO钱伯斯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做出以下澄清:

“我们不会将我们的代码交给任何政府,无论是中国政府或美国政府或任何集团,并且我们也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中国的领导人已经知道这一点。我们现在不会这么做,将来也不会”。

对这样的言论我们姑且听之,但重要的是我国政府要努力通过法津法规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出台相关制度,建立对跨国公司的审查机制,以确保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合法经营。

就在前不久,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我们学的方法是IBM的,IBM教会了我们怎么爬树,我们爬到树上就摘到了苹果。我们的老师主要是IBM”。

中国企业需要用谦虚、开放的态度努力向跨国公司学习,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去IOE”问题上,我们应该将其局限在技术交流和探讨领域,而不应人为地扩大化,通过激化民族主义情绪,走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封闭保守发展之路。

落后就要被动挨打,这被无数历史所证明。认清自己不足,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坚持创新发展,是为上策!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出租车司机给的IT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