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矩阵国际中心的味道

时间:2022-08-09 09:53:50

莱茵矩阵国际中心的味道

1 品味

如果的确存在一个东西叫做“美”,我们需要有能力去辨识它。我们需要好的品味,去做出好的东西。与其将“美”视作抽象的概念进行喋喋不休的谈论,我们不如直接将它归纳为一个实际的问题――怎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怎么才能锻造出有味道的美的建筑?用建筑来诠释品质生活呢?

2 商业地产的未来

政策调控之下房地产企业在融资受阻、销售遇冷等夹击下积极突围,商业地产由最初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避风港”上升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加之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给商业地产的扩张带来了发展机遇。传统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企业其“去住宅化”行动已然开始,纷纷通过直接竞买商用土地、兼并等方式增强自己在商业地产领域的“话语权”,对冲地产调控带来的业绩影响。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19日在某论坛上直言:“房地产企业‘去住宅化’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特点,未来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形成以商务不动产为主角的竞争格局”。随着政府保障民生规划的落实,未来相当一部分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将由保障房来满足;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较大的调整,一部分房企将会主动退出,留下的房企将逐步向住宅高端化或商业地产转型,为了顺利的度过困苦时刻,他们将积极的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为政府分忧解难。莱茵达作为优秀的房产行业的一员,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莱茵达正继续坚持着“一体两翼、三足鼎立、实现四化”(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以金融和商业地产为两翼;以江苏、上海、珠海为三足;以地产的不动产化、金融化、国际化、人才专业化为四化)的发展战略;秉承“开放、速度、精细、和谐”的精神; “用建筑诠释品质生活” 贯穿于从设计到施工到营销的每个细节;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客户利益”三个并重第一的理念,精心铸造着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莱茵矩阵国际中心就是顺应商业地产的发展形势公司精心布置的一步棋。矩阵国际中心作为莱茵达集团回归杭州市场的重要项目,希望实现里程碑式的原创与超越,成为所在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3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城西申花板块,庆隆单元的西南角是庆隆单元、古荡单元、文新单元及城北单元的交界处。板块内居住认知度极高。目前该板块内商业配套也在逐渐成熟,包括在建的银泰购物中心、已开业的沃尔玛(印象城),将形成大城西的区域商业中心。距杭州市中心武林门距离约5公里左右,距西侧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约1公里。莱茵•矩阵国际将后现代实验主义别墅营造手法植入写字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墅式商务。项目以约8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甄别于传统CBD商务,汇集形象展示、中枢集约、 办公、企业会所、定制服务、配套给养等六大功能于一身,引领杭城最具先进性、前瞻性、人性化、健康化办公形态。锻造这样的建筑精品何其容易?

3.1博弈

建筑之出公司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确立了项目开发目标――里程碑式的原创与超越,成为所在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公司的高层高瞻远瞩,走企业文化之路――“用建筑全是品质生活”。公司以产品为目标为出发点,从全国有名的顶尖设计师中不断地进行比较筛选,“莱茵矩阵国际中心”在众多优秀的方案之中脱颖而出。还记得参加方案比选会议的场景,所有参加的人员都被本方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了、征服了,给公司和集团的与会者以极大的信心。在优秀的设计方案提升的信心的基础上,项目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跨越式的调整。开发商与建筑师的博弈没有胜负,有的只有更加有味道的建筑!更加实用的项目!

3.2 品味――建筑

铸造有品味的建筑是我们追求的永恒!好的设计是永恒的。以永恒为目标,是迫使自己发现最佳答案的一个方法。以永恒为目标,也是避免自己被“时尚”劫持的好方法。“时尚”从定义上讲即随着时间而变化,如果你做些东西,它们在遥远的未来依然看起来不错,那它的感染力一定更多来自于内在品质而非时尚。建筑是相反概念的抑扬,它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是内与外,西方与东方,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在,艺术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抽象与具体,单纯性与复杂性两极之间的,同时又渗入自己的意志而生活的一个综合表现形式。[1] 莱茵•矩阵国际承载了“莱茵达的精神――开放、速度、和谐、高效、创新”,这种精神将通过建筑进行记录,并继承下来!地块的空间资源十分局促。由于高达3.0容积率和60米的限高设置,在适当层高条件下,14层即使全部作满60米高度,也要占据约21%的覆盖率,离占满全部35%覆盖率已无多的变化空间。由于场地东西较长而南北很短,基本上难以在南北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组合形式,如何善用东西方向,形成对功能组合以及最有冲击力整体形态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向。经过设计团队的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工作,产生了最大程度反映设计目标与立意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方案综合体现了与城市的良好界面关系,最佳的内部场所围合,创造性的空中组团构架,绿色建筑理念,针对功能优化的柱网结构,摆脱纵向水、井、气限制的通用平面结构,和整体视觉冲击力的雕塑感造型,以及极简、清新的表面肌理等。

3.2.1 合理的城市界面

从场地规划条件来看,地块西部邻接过河引桥,北部与城市道路衔接,但仅东段可以开口进入。地块南侧与余杭塘河水面相接,东则与丰潭河水面相接。方案体量上贴紧西北与东南两角,即合理界定了城市界面,确定较为宽大的整体形象,也为内部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提供了条件。设计采用斜切的“S”形整体造型,最大化了水景的展开面和城市空间的接触面,场地最大的水面开放空间景观资源和商业环境及办公的便利性得到了最大的展现。“S”整体造型营造出内外有别、动静有致的动态空间围合院落,有效组织起偏向安静需求和偏向便捷外向交流的不同办公功能群。

3.2.2 空中组团与立体化的细胞结构

针对本项目用地紧张、容积率高的特点,设计师从内部功能角度增加结构性、空间用途变更的弹性出发,创造了约3到4千平方米的“空中组团”结构,进而将一幢无区别的大楼,分解为一组相对独立的,立体布局的“空中总部花园”单位,明显提升了档次,并自然形成了目前独一无二的标识性。项目内部功能中的立体部分,是面积细小的办公单元,如果不加区别的直接堆积成庞大的整体体量,如同非洲草原上巨大的蚁穴,使人难以辨识其结构和区位,因而影响物业的地位与档次,沦为十分普通的拥挤的办公产品。有幽默感,就有力量:保持幽默是对不幸的一种蔑视。而失去幽默感,就容易被不幸伤害。因此力量的标志,或者至少说是特性,就是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自信经常让你对全程采用一种轻微的调谑态度。好的设计不必一定表现的滑稽,但很难想象,没幽默感的东西会是好设计。

3.2.3 绿色建筑空中花园与交流空间

随着功能的“空中组团”结构,而自然形成的是一系列将“空中组团”区隔的“空中花园”体系,这一体系扮演了多重的角色。首先,它是在空中走向户外,呼吸自然的“花园”;其次,它更是区隔之后,不同组团人员的交流之所;第三,它为庞大的板状结构穿孔透气,加强自然通风,覆土种植以节能保温等等,帮助建筑以经济的手段走向生态绿色。建筑设计过程是对无数的事项同时进行考虑,通过五官感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性的作用超越理论思考进行消化,依据各类关系进行判断。在建筑和设计领域,这个原则意味着:一幢建筑物,或者一件物品,应该能让人们自如的去使用它。举个例子,一幢好的建筑物,可以充当起人们在其中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生活的背景和舞台,而不是迫使居住者像在履行建筑设计师你定好的程序那样去用它。

我们不是最好,我们追求更好。展开我们的胸怀去迎接广阔的未来。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的维修和养护措施 下一篇:关于渝北两路地区修建地铁的可行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