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种催交住院费用方式的分析

时间:2022-08-09 08:54:02

对二种催交住院费用方式的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催交住院费用的方法,减少欠费。方法 2008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费用不足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的告知形式并调查不能按时交纳费用的原因,对催交费用方式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欠费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4.25%,欠费率为5.94%,对照组满意率为86%,欠费率为1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住院费用;方式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中,医患矛盾变得不断突出,医患之间诚信和真情被不同程度地割裂[1]。虽然一日清单增强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但仍有部分患者仍不能按时交纳住院费用,甚至恶意欠费,造成我科室经济效益下降。2008年1月我科在认真分析科室欠费原因的基础上,改变了催交费用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选择2008年1月~12月住院费用不足的患者1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男67例,女34例,年龄19~75岁,平均(51.65±17.29)岁。原发性肺结核34例,继发性肺结核44例,结核性胸膜炎1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9例;初治73例,复治27例,涂阳67例,涂阴33例。住院4~122 d,平均(16.43±14.32)d。观察组患者87例,其中男55例,女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2.75±16.71)岁,原发性肺结核28例,继发性肺结核36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3例;初治58例,复治29例,涂阳47例,涂阴40例。住院3~127 d,平均为(18.43±16.32)。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床前口头告知方式,由专职护士至床边口头告知患者要交纳的费用,请及时交纳。

2.2 观察组 采用书面告知形式,由专职护士把患者姓名、床号、总费用、已交费用、要交纳费用、次日必需费用写成书面形式,交与患者的主管医生,由主管医生在晨查房时交与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并介绍下一步的治疗计划,使患者心中有数,并提醒患者及家属,医院实行各科室成本核算,如果2 d后仍不补交住院押金,药房将停止供药。2 d之内专职护士随时在电脑缴费查询栏内查看患者是否交纳了住院押金,如2 d后仍未补交,及时通知医生,治疗班护士上午暂停治疗,待补交费用后再做治疗,若医生不配合,由护士长报告科主任亲自处理,或特殊患者(如危急重症、三无患者)或特殊情况(医患矛盾),报告科主任、医务科处理。患者出院半个月未结账者,通知患者结账并通知结核门诊医生患者来院复诊要先结清住院费用。医保患者未结账超过一个月者,通知医保科将患者名单列入 医保局欠费科,患者如果再次住院要先结账才能住院。

2.3 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不能按时交纳的原因,对催交方式的满意率,由专职护士负责发放并收回,专职护士并统计两种方式出院后欠费率。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

3 结果

共发放问卷对照组100份,观察组87份,有效回收 187 份,有效率100%。

3.1 患者不能按时交纳的原因,见表1。

3.2 对催交费用方式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欠费率比较,见表2。

表1

不能按时交纳费用的原因(例,%)

组别n 担心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经济困难其他

对照组 100 44(44.00) 10(10.00) 46(46.00)

观察组87 30(34.48)5(5.74)52(59.77)

表2

对催交费用方式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欠费率比较(例,%)

组别n 满意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欠费率(%)

对照组10063(63.00)23(23.00) 14(14.00)86.0015(15.00)

观察组8773(83.90)9 (10.34) 1 (1.14 ) 94.25 5 (5.74 )

注:P

4 讨论

4.1 由于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医院只有通过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提高医院在竞争中求发展的能力。科室的成本核算,护士长既是决策者也是参与者[2]。医疗欠费作为增加医疗成本的内容之一,护士长应予以高度重视,与科主任加强沟通,制定欠费管理制度,使欠费管理责任到人,发生欠费与医生绩效工资挂勾,

作者单位:412005株洲市二医院(黄翔平);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黄翎艳)

使医生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所需费用,有效地杜绝了滥检查、滥用药现象,从而杜绝了欠费。

4.2 二种催交方式比较,书面告知方式满意率高于床头告知方式,其满意度分别为94.25%和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参 考 文 献

[1] 荣海钦.我们能不能成为“五星级医生”.中国卫生,2006,4:54-55.

[2] 何玉珍,袁静.临床护士长如何做好护理成本核算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7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轮转ICU的新护士专科培训方法与效果 下一篇: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