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51不同机插密度试验初报

时间:2022-08-09 08:32:13

摘 要:为了探讨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51在溧阳地区栽培的合理密度,2016年在溧阳市进行了机插秧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南粳51以行距11.0~12.0cm进行栽插较为合理。

关键词:南粳51;机插;密度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99-02

南粳51(原名南粳9414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溧阳范围内合适的种植密度,2016年依托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南粳系列优质稻米清洁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笔者特开展了南粳51不同机插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6年在溧阳市埭头镇何家桥村种粮大户胡顺保承包种植的土地上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5月26日微喷灌硬地硬盘育秧,6月10日机插。试验按株距的不同设18.0cm、16.0cm、14.0cm、12.0cm和11.0cm5个处理,各处理行距均为30cm,每穴苗数平均3.8个左右。该试验为大区对比试验,每个小区面积为0.133hm2,不设对照和重复(见表1)。

各处理肥料施用情况相同,施纯氮(N)225.9kg/hm2,磷肥(P2O5)63kg、钾(K2O)72kg;N∶P2O5∶K2O=1∶0.28∶0.32;基肥∶追肥=3∶7。基肥施用尿素150kg/hm2和有机肥3 750kg/hm2;追肥为7月14日施用16-16-16复合肥300kg/hm2;8月2日施用26-10-16复合肥150kg/hm2和尿素150kg/hm2。各处理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一致(统一的水浆管理与病虫草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插密度对叶、蘖等苗情动态的影响

2.1.1 对主茎总叶数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单株总叶数在17.0~17.3叶,其中处理4最高为17.3叶,处理1和3同为17.1叶,处理2和5同为17.0叶。各处理间总叶片数基本无差异。

2.1.2 对茎蘖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茎蘖都稳步增长,群体随密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高峰苗以处理5最高,达474.0万/hm2,其次为处理4、3和2,分别431.65万/hm2、408.6万/hm2和389.1万/hm2,处理1最低,为381.3万/hm2。

2.1.3 对成穗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得出,成穗率以处理4最高,达79.3%,其次为处理3、2和5,分别为77.2%、74.4%和73.8%,最低为处理1,为71.0%。

2.2 不同栽插密度对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表3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产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处理4产量达到最高点,为9 523.8kg/hm2,而后开始下降,处理5的产量为9 215.5kg/hm2,处理3的产量位居第3位,为9 120.0kg/hm2,处理2的产量位居第4位,为8 567.6kg/hm2,处理1为最低,仅为8 415.0kg/hm2,比处理4减少了1 108.8kg/hm2,减11.6%。进一步分析产量因子,不同密度之所以产生产量差异,主要是影响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而千粒重变化很小。有效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上升趋势很明显,处理5的有效穗数最多,达到349.8穗/hm2,处理1的有效穗数最低,为270.75穗/hm2。每穗总粒数、实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递减的趋势,处理1的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均最多,分别为119.6粒和111.8粒,结实率方面,5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是很大,结实率最高的为处理2,为94.7%,仅比最低的处理1的93.5%高出1.2个百分点。处理1和2千粒重均为27.8g,比最小的处理5的千粒重27.5g重0.3g,仅增1.08%,可以认为对产量的差异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过度提高栽插密度,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变差,穗型下降幅度较大,因此机插密度适宜,则穗多粒足、产量较高。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观察南粳51生长的过程表明,南粳51品种集优良食味品质、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高产于一身。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管理措施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南粳51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在栽插株距12.0cm以前,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上升,以栽插株距12.0cm最高,但是栽插株距减少到11.0cm时,产量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还是高于栽插株距14.0cm、16.0cm和18.0cm。因此,机插密度适宜,则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产量较高。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对千粒重影响很小。由于本试验机插密度的高低是通过机插株距的不同来表现的,根据本试验结果,在溧阳市当前环境下,尤其是规模种植大户种植南粳51作为优质大米开发的前提下,适当减轻补苗用工成本,南粳51的m宜机插行距为11.0~12.0cm。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面向实践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小麦F2代选择的依据及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