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雷区”把“雷"排

时间:2022-08-09 07:43:30

不是爱情说

班主任们常常这样说:这份好感并不是爱情,这和亲情、友情没有区别。

班主任们相信:听了这样的比较,孩子们就会点点头,原来这只是一般的友情……

一天,我得知班上学生汪某接到了同班的男生张某的几封“情书”。我知道汪某不可能是欣然接受的,但如果长期将此事压在心里,汪某不可能承受得了,势必影响这名好学生的学习,如果心理压力过重,还可能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于是利用一个晚自习的空隙时机,我找到汪某。在我的追问下,她慢慢地从衣兜里掏出张某给她的信,共计三封。我并没有看信中的内容。“你怎么想的?”我问道。“我不想理他,可他说如果我那样,他便不读了,我怕我会害他,所以……”她话语停住了。“那你打算怎么办?”我问道。她摇了摇头,嘴里挤出几个字:“不知道。”我安慰她说:“不要急,老师帮你解决,你只要安心学习就行。”征得她同意后,我拿出打火机,将这三封信全部当她面烧掉。汪某掉下了眼泪,但我想她的心情应该放松了许多。事后,我想,对青春期的孩子们,我还有必要说点什么。于是我给全班写了一封不一般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个浪漫的夏季,我们带着共同的心愿,走进了这所学校,迈进了同一间教室,从相遇、相知到相交,我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

在我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的心时刻被你左右着,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你!越来越在乎你!

假如有一天,我发现教室少了你,望着你那空空的座位,我会心神不宁、时刻担心着你,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我珍惜我们相处的每一刻,因为――接下来这一年多我将陪你走过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亲爱的你,就让我们一同进步,去创造我们的奇迹!好好努力,我永远支持你!用心地爱着你!

你的班主任

班会课上,我把这封信写在几块小黑板上,并把信的称呼、开头以及最后的署名用纸盖住。

我问:“这是一封什么信?”

“情书!”学生们异口同声,有一小部分学生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想不想知道,谁写给谁的?”

“想!”学生们迫不及待。

我慢慢地揭开了纸。

“啊!”全班的学生惊呆了。

我问道:“这是表达什么爱?”“是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我问道:“如果是父母写的呢?”“是亲情。”学生答道。

“那如果是同性的同学写的呢?”“是友情!”学生反应很快。

“那如果是异性同学写的呢?”我追问。“是友情,纯真的友情!”学生们笑着回答。“怎么不是情书了?!”

班里笑声一片。

(福建泉州安溪第八中学 陈炳贵)

编读编说

告诉学生,这不是爱情,帮助学生认识到友爱与爱情的某些相似之处,引导学生从早恋的漩涡里脱身,这也是老师们常用的一招。但“不是爱情说”的方法也是有局限的,只适用于真的模糊了爱情与友情的学生。再者,在班会课上公开谈,更是只适合早恋教育的早期预防,而不适合已陷入早恋问题学生的帮辅。

从这个案例中的细节来看,结果未必有老师设想的那么乐观。

学生对于异性间不同于友情的微妙情感并非不知道。老师想打球,想偷换概念,是把孩子情商看低了。

汪随身携带情书,为烧掉情书落泪,这些细节,都值得老师去深思:这究竟是单恋,还是两颗青春的心已有戚戚焉?

再者,在班会的氛围中,大家所表的决心是否出于真心,要打个问号。班会上欢乐的回答,正是明白老师意图的聪明孩子在选择标准答案。而别人的欢乐,恰是陷入“恋”情的孩子的忧伤。他们很可能会在一片笑声中,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正经历的情感与亲情、友情不同。

上一篇:早恋的四种类型 下一篇:孩子,不能“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