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学习误区之我见

时间:2022-08-09 07:43:07

走出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学习误区之我见

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当前教育理念的变革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方式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不对理论潜心思考,不对学生状态多方考虑,不对教材仔细分析,往往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进误区,名义上存在于课堂,却无法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融入信息技术课堂。

误区一:以完全自学代替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较常见的自主学习方法是让学生独立通过课本学习相关知识或掌握相关技能。

如在教学“初识Word”时,教师出示一篇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介绍这份漂亮的电子小报是由微软公司的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制作的,学生纷纷表露也想制作出这样精美的电子小报。教师顺势请学生看书、自学书本上的内容:启动Word。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书本为老师,自主探索启动Word方法。尽管学生是第一次学型应用软件,但在学习打开Word的过程中,学生操作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体验从书本中学习的快乐。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如果遇到的学习障碍过难、过多,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会在多次尝试失败后,产生懈怠感,并拒绝继续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Word软件“插入图片”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看书自学如何插入剪贴画,学生依照操作步骤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此时Word窗口会多出剪贴画窗格,学生并不能完全明白剪贴画窗格每一部分的内容,书中提示,直接单击搜索,而此时学生机房的Word剪贴画窗格中搜索范围和结果类型并不是所有收藏集和所有媒体文件类型。所以学生直接单击搜索就会出现“没有找到结果”的提示。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Word软件针对前次操作产生记忆,窗口经过不同操作之后,二次打开后,窗口的显示状态不同。此时学生依靠书本自学,根本无法借助书本独立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多个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困难重重,更别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了。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简单化,简单地认为学生看书自学就是自主学习,而实际上自主学习不只是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更是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快乐,通过长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快乐,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才是自主学习的精髓所在。

所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充分考虑教材的难度,还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充分考虑学习内容——软件的使用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能根据已有知识技能来解决的困难。

误区二:割裂学习过程,将自主学习形式化

信息技术课堂有极强的学科特点,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不分场合,甚至不考虑学生思维状态,在教学中强行引入学生自主学习,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在教学三年级画图部分“画圆形和方形”一课时,在学生熟悉了基本工具的使用后,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为美羊羊设计漂亮的房子,并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想为美羊羊设计怎样的房子,学生说想为美羊羊设计水晶宫殿、设计洋房公寓、设计空中花园等等。课堂上学生之间交流热烈而活泼,也发挥了各自的想象,但是当学生动手开始绘画时,学生发现仅仅利用学习的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圆角矩形工具根本无法达到当时自己在小组讨论的设想,结果在操作时,不是在完善自己漂亮的房子,而是只能画完自己的房子。小组共同讨论变得毫无意义,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表面热烈的讨论中就已经戛然而止,这样的自主学习只是流于表面,反而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困难。

又如一节校本课程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导盲犬”,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各类传感器知识,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解决帮助盲人出行的实际问题。在操作中,教师在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之前,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分工合作、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交流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体现了课堂的活力与魅力。在机器人调试的过程中,教师也充当着指导者的角色,没有完全放手,依然作为适当的小组合作的指导者,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克服无法逾越的困难,却不解决全部难题,使学生在合作中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

从上例可以看到,教师利用机器人编程的特点,作为引导者全程进行了小组合作式的自主学习,由此可见自主学习高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从自主学习过程看,属于一种学习模式,由自我确定、自我筛选、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等几个必要的环节组成,它包含着对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所做的方法与策略上的设计与组合。

归根到底,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学习,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崎岖的学习之路上吃尽苦头,更不是为了所谓的自主学习而强行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形式化,而是不断地寻找契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直到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

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课堂开放热闹,可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没有任何相关知识技能储备的情况下,教者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准确定位,完全放弃相关的引导,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旁观者,在此状态下让学生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无疑充满困惑和艰难,可以想象学生对这种形式化的自主学习内心充满抵触。

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道出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总而言之,只有提高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精琢教学,在一节信息技术课堂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内容作出及时的调整,才能让自主学习走出误区,真正进入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

上一篇: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授之以“渔”,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