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难”之探析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8-09 07:29:28

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难”之探析及解决对策

摘要:资金是维系建筑施工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要素之一,融资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根本办法。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施工按期完成的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金的使用情况上也随之发生变化,建筑施工行业在资金问题上面临着极其尴尬局面。因此,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融资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融资;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分析

1.融资的定义及分类

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运转而进行的资金筹集行为。主要包括:其一,直接融资,它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它的优势是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局限是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兑现能力较低,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其二,间接融资,它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它的优势是利用多样化的融资工具灵活方便的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局限是资金的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不利于供给方监督和约束资金的使用。

2.建筑施工企业采取融资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以充足的资金作保障才能使企业经营正常的运作,资金在企业健康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处于紧张的资金管理,不仅是同行业内激烈竞争所引起的,同时也是由于我国目前房地产业迅速的发展所引发的。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购买建筑材料等所需材料需要大量的资金,且由于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过热、过快使得大部分建筑材料价格发生上涨,材料费用增高。建筑施工过程的保障活动,比如:建筑施工项目的投标、施工人员工资和工程质保款等都要资金来进行维持,如果没有资金,那么建筑项目将无法运作;其次,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新业务拓展,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做企业的后盾。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趋于激烈,使得很多传统的房屋建筑业务利润率普遍下降,为了企业能够在未来经营中有更好的发展,企业应当开拓新业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都需要资金的辅助。最后,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行业调控,给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提出了更详细的限制,使得企业在融资方面更是难上加难,可见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或较强的融资能力,将严重的阻碍企业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也随之出台,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适应行业环境实现企业发展,便需要大量的融资资金,而目前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新的经济市场环境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1.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运作及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内部自身的资金融资,但是,毕竟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再加上建筑行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多数的企业资金发生严重不足的现象,比如: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激烈造成企业利益降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建筑施工企业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98%的建筑施工工程款是由建筑施工企业垫资或提供担保的,这就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受到限制以及资金出现严重不足。

2.资金融资方式较少且融资渠道过窄

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少且融资渠道又过窄,此问题主要存在的原因为:其一,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融资的金额较大,一般较小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很难满足需求;其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融资后,资金归还的时间不及时而对其融资信用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筹资难度大的问题。而且,目前我国对于建筑行业内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规定有了较严的条件限制。公司上市从准备阶段到正式上市批准、交易至少要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还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如果上市不成功,那么企业会耗费掉大量的资金。

3.实施资金担保困难

目前我国企业进行资金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实现的,所以为了能够控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银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融资控制资格审核,使部分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资金的担保。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银行贷款的标准也相对较高,企业要向银行贷款需要有高额的不动产做抵押且不动产按60%以下的评估价作价,并且还要有第三企业提供担保。如果不进行融资担保,建筑施工企业将自身的资金全部投放到工程项目之中,一旦发生额外费用需要支付,就会造成企业现金流动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向银行贷款且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相关法律效益的资产抵押或其他担保条件不足造成的,同时,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银行贷款也缺乏相关的产品。

三、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大多数资都依赖银行贷款,且主要采用内部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采用民间融资等其他的融资方式都相对较少,这些都明显的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发展,就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求、探索灵活多变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相结合,进而推动施工企业的发展进程。国家也应该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给予政策扶助,适当允许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相互融资,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发展互助担保方式,企业之间实行互助担保,将最终风险由互助企业成员共同分担,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实现共同利益。

2.制订有效的资金管理控制制度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处理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的必然途径。其一,建立健全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主要是为资金划拨管理提供科学的、合理的依据;其二,建立健全企业资金划拨管理制度。企业的资金划拨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在能够实现当期收润、固定资产分摊额等现金情况的基础上,将资金有计划的划拨到预计支付项目上;其三,建立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让负责资金管理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操手,遵照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要求自身,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树立企业会计工作的优秀形象。其四,建立资金管理评价制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自我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内部资金风险防范和最大化的优化资金使用配置,防止占用资金或其他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3.加大银行信贷的惩罚力度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信用体系,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政府与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防范信贷风险措施,放宽贷款政策,加大信贷的处罚力度,借此即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资金供给,又可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意识,建立各企业信用记录,并对记录进行联网公开,对逃避银行债务的建筑施工企业必严惩不贷。

四、总论

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自身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其应当采取积极的、全方位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相关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建筑施工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合理的依据。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要坚持创新精神,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制定规划。

参考文献:

[1]管红梅:发展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9(9).

[2]李丽红:建筑施工企业融资浅析[J].财会通讯,2009(6).

[3]唐海英: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企业融资能力[J].城市建设,2009(24).

上一篇:工学结合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