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9 05:38:41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摘 要: 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事实上,高效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如果从高效互动角度审视小学英语课堂,就会发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于信息技术。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 提高效率

如何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呢?笔者认为,高效互动是最佳选择。高效互动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有效提问、反馈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能被教师感知并随时引领的最佳状态,此时学习效率最高。但是,从高效互动的视角审视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在引入环节,占时过多,效果不明显:往往采用语言描述的方式,这样很费时,且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不易理解,往往会使“引入”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处理重点问题时,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枯燥乏味也太过费时费力。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趣,使学生进入互动情境

互动情境是指学生沉浸其中的、心无旁骛的一种跃跃欲试的交流、探究状态,一旦学生进入互动情境,那么,和谐有序的互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让学生进入互动情境的最好办法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用Powerpoint设计出富有动作色彩变化的动画,动画内容可以是各种体育运动,也可以是网上下载下来的体育明星的比赛画面。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内容,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的声、光、电效果,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仅仅靠语言描述所创设的情境黯然失色,学生在吸引之下很快进入互动情境,跃跃欲试,急于表达与交流。

二、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使学生的口语互动起来

在小学英语知识中,有些孤立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流畅表达,如果把这些重组使之成为一组对话的知识支撑,那么,学生就会动起来,互动会自然而然发生。例如,在处理“Weather”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教授单词、领读跟读、对话训练,不仅会很枯燥乏味,而且不能真正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说”、“愿说”、“能说”。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与英语教学有机整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有关天气变化的视频片段,有机组织起来,用学生能听懂的英语进行解释,然后组织对话,效果很好。例如针对“夏天”的视频,学生兴致勃勃地与教师对话:

T:How beautiful the view we see! Which season is it?

S:It’s summer.

T:Why is it so beautiful in summer?

S:Because the weather is good. It’s hot and rainy. The weather is good for the plant.

T:What can you wear in summer?

S:I can wear a T-shirt.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这种方式新奇,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提供的信息量大,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真正的高效互动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交流与分享过程,简单的一问一答只是低层次的互动。要达到理想的互动效果,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有关音乐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喜好,在网络上选择,加工制作,使之达到Flash效果,这样影音图相结合的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在内容上都是学生想听的、喜欢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思维高度活跃起来。教师趁热打铁,适时地提出问题:“I know you all like songs, but I wonder if you like English songs.”学生说喜欢,教师接着提问:“Why?”“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这样,教师就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交流探究任务,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提问、互相启发、相互帮助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先是集中到任务中,然后发散寻求解答,再把发散的思维集中到对问题的解答。这样经过充分的思维活动,学生动脑、动口,课堂教学互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延伸,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有研究者提出了“5〈2”这种现象,即学生在校接受5天的教育没有2天在家受到的影响大,学生本来在校的学习挺好的,两天的休假之后,原来教育达到的效果被冲淡。如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课堂,就会让课堂教学回味悠长、影响悠长,从而避免前面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头脑中的知识储量有限,教师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在课余时间强化教学的延续性。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爱好与兴趣,通过QQ、专门的博客、微信等,有目的地与学生交流。在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有时甚至比实体的课堂效果还要好。例如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腼腆,比较内向,在课堂上常常躲避发言。在网络中这样的学生很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强化学习效能感。

总之,信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课堂容量的扩大化及师生沟通的快捷化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