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打造、真情构筑高效的心理健康课2

时间:2022-08-09 02:30:26

倾心打造、真情构筑高效的心理健康课2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81-01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孩子们还沉浸在《相亲相爱一家人》手语操的表演中,没有人愿意停下来,他们已经被浓浓的亲情包围和感化。课后,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喜欢这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因为在活动中他们找到了打开心结的方法,知道了父母的苦心,学会了和父母沟通的方法。对于我来说,这次活动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使我认识到高效的心理健康课一定是师生一起倾心打造,用真情构筑的课堂。

一、针对性强,为孩子们常见的心理问题解难

首先,选择“学会和父母沟通”这一活动主题,是因为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隐私,逐渐变得不愿意与家长过多交流了。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家长的愿望与个人的思想有冲突的时候,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心灵感受隐藏起来,也不愿再忍受父母的唠叨。不少孩子和父母沟通存在困难,正因为缺乏和家长沟通,从而导致亲情的疏远,甚至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的事件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为此都很苦恼。为了让学生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沟通的方法,我确定了活动课的主题,这让孩子们都非常期待。

二、活动课素材来源于我班学生提供的生活事件

心理活动课要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给学生以真实感、可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课上的内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 ,才能引发大家的兴趣,触及心灵。所以经过交流,我把孩子们最关心的几种矛盾选为讨论话题,如:“父母不欢迎我的朋友都家里玩”、“父母反对我上网”、“父母经常不放心并偷看我的日记”等,由学生自己来讨论解决 ,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情境再现和讨论问题的热情。

三、要创设合适的心理氛围

心理氛围需要通过教师的鼓励性的、富有同感的表达,通过学生的情境体验,通过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民主、开放甚至是个性张扬的。

本次活动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安全、民主、开放的氛围,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接纳、共情、鼓励、帮助和引导。有趣而又现实的父与子漫画欣赏,让孩子们在轻松进入课堂,而系列备受关注的情境问题,如一块块石子激起了学生心的涟漪,活动中 他们得到了情绪的渲泄,心声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满足。

四、活动课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上活动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师与学生应双方面的互动,以提供给学生各种体验或感受。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活动课应体现在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或行为,加强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识别能力。

上活动课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商讨,要求大家共同设计活动形式。孩子们七嘴八舌,提出了角色扮演、体验、辩论等等。我对孩子们的想法十分肯定,但没有做任何模式化的规定。在活动中,我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让他们演绎亲身经历的故事片段,他们把父母和自己一贯的表现表演得惟妙惟肖,而角色扮演互不理解和尝试沟通对比环节,则让孩子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充分感触、感悟。使学生体验父母的感受,更加了解父母和自己,促使学生自我反省。整个活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各组都不甘沉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

五、活动中老师要注重恰当的引导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引导是个难点,教师能否抓住教育契机,做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发展深入和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所以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关注、倾听、聚焦、同感的表达等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心态,给予尊重、理解、接纳、共情、鼓励、帮助和引导,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恰当地作自我表露,将自己溶于学生之中。比如当一个孩子回顾起父母和自己的矛盾冲突时有点激动,我问他:“看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你当时很激动,是吧?”这样问的目的很让孩子把自己当成一个倾听,让孩子继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不想让父母看日记的原因。然后我马上把话题转给了其他同学:“同学们,你们都不喜欢父母看自己的日记,但偏偏有不少父母就爱偷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孩子们开始思考,这时我说道:“让我们来听听父母的想法吧。”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推动了活动发展,也促进了心灵的沟通。

积极增加沟通的机会由于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核心家庭中家庭成员的减少,很多学生在学前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被保姆、祖父母看护,缺乏沟通的机会。对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与训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沟通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沟通实践。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第一,父母作为学生最早的肩蒙老师,需要积极关心孩子。尽量创造与孩子相处的机会,使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得到与父母沟通的机会;第二,父母可以多带领孩子与其他学生玩乐.培养孩子在同龄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六、活动课要注意以情激情,情理相融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要以“情”字入手,以情激情。也就是采取攻心战术。心理辅导教师要提高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动相互理解之情,触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动之以情。只有学生动了情,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谈真话、心里话,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本次活动中,在孩子们开始懂得了理解父母的爱心和苦心时分,我让他们制作并展示亲情卡,然后播放有浓浓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渲染气氛,课堂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投入。

这种以情激情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最容易感化心灵。即使顽固的孩子,也会被感动。对亲情的渴望,对亲情的理解,对亲情的付出也会逐渐升华。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反思、感悟,唤醒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而化解自己对父母的不解和抱怨,从而打开心扉,努力沟通,使父母和孩子更和谐的相处,使学生终身受益。

所以,只有倾心打造、真情构筑高效的心理健康课,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生带着情感去学,让活动促进情感的对流和交融,才能真正体现心理辅导活动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作用,让每一个孩子更加阳光的成长。

上一篇:发电机定子绝缘电位外移新测试方法浅析 下一篇:作业小队现场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