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前夫“复婚捐肝”,女人演绎草根版《因为爱情》

时间:2022-08-09 01:22:40

为救前夫“复婚捐肝”,女人演绎草根版《因为爱情》

一对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创业的夫妻,相伴十年却因对公司规划产生分歧而赌气分手。没想到离婚两个月后丈夫忽然被查出患肝癌,急需进行肝移植。否则,他的生命不会超过半年。不能让6岁的女儿失去爸爸!为此妻子跑遍北京、天津等地的各大医院寻找肝源,但都被告知“短缺”。为救前夫,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做出惊人之举……

拒绝富二代追求,

甘愿嫁给穷小子

今年39岁的田新丙,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因有兄妹6人,自从他记事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非常糟糕。父母为把一帮孩子拉扯大吃尽了苦头,小小年纪,田新丙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果然,20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理工大学,令村里人羡慕不已。

1998年大学毕业后,学计算机专业的田新丙谢绝成都一家IT公司的邀请,决定到北京发展。很快,他就在中关村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虽然整天和各种枯燥的数据打交道,但他却在不断“啃硬骨头”中找到了乐趣,因工作业绩突出,上班仅两年多他就成了公司的业务尖子,深受老板青睐,工资也比普通员工高出一大截。

2001年,田新丙认识了来自内蒙古的漂亮女孩苏丹。苏丹有着高挑的身材,白净的皮肤,一头乌黑的秀发随风飘逸,第一次见面,田新丙就对这个女孩“很有感觉”。那时苏丹刚大学毕业上班不久,令田新丙感到惊奇的是,对方也是个“IT人”,和自己一样,对编程也有着疯狂的热爱。在业务上苏丹非常崇拜这个“无所不能”的大师兄,从最初的不断向他请教各种复杂数据问题,到聊出租屋生活的酸甜苦辣、未来的创业理想,两人渐渐擦出了爱的火花。

尽管当时有几个条件很不错的北京男孩拼命追求苏丹,有位大公司老总的公子甚至天天派人送花给她,苏丹却不为所动,反倒主动邀田新丙这个既没房又没车的穷小子一起外出吃饭、喝咖啡。在苏丹眼里,田新丙不仅外表帅气,最关键的是这位农家子弟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而且很有上进心,对自己也非常体贴,女孩觉得跟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远比嫁给富二代靠谱。

2002年秋天,两人来到北京香山赏红叶。那个周末,太阳早早携取了清晨的露珠,他俩踩着荒草爬上山,向远处眺望,只见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景美得令人心醉。一对情侣甜蜜地相依相偎,窃窃私语,情到浓处,终于决定终生相守。不久,苏丹便幸福地做了他的新娘!

因为妻子比自己小7岁,在生活中,田新丙对她关爱有加。家务他几乎全包了,苏丹也乐得小鸟依人,她的休闲时光除了看看书,就是看电视、上网。没事时田新丙喜欢钻研美食,当看到自己做的美味被爱人吃得精光时,一种成就感和快乐感就袭满全身,一点也没有累的感觉,反而非常开心。

离婚两个月,

惊闻前夫患上肝癌

虽然在中关村当白领很体面,待遇也不错,可毕竟是为别人打工,喜欢挑战的田新丙很想自己开家公司。尽管他们的积蓄不多,创业还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但苏丹对丈夫的想法非常支持。她说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一句话:人生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要想在北京当老板,就得敢拼。

2005年,夫妻俩拿出所有存款又向朋友借了些钱,终于开了一家小型软件信息研发公司。和传统夫妻不同,这个家庭“女主外,男主内”,田新丙在公司负责软件的开发维护,苏丹则负责市场销售,员工只有他们两人。夫妻俩通过艰辛打拼,第一年就赚了近20万元,可谓“开门红”!

2006年,他们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天使的降临给夫妻俩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孩子稍微大点儿,苏丹就把她交给姥姥带,毕竟自己负责着公司的营销,责任重大。创业是艰难的,其间尽管夫妻俩曾遇到许多挫折,但到了2012年春天,他们还是实现了当初的理想,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和车。同时,田新丙和苏丹的软件信息研发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有了30多名员工。

正当一切都“顺风顺水”时,不料一场意想不到的大祸正悄然而至。2012年6月,苏丹和丈夫因对公司的发展思路产生分歧,平时田新丙几乎对妻子百依百顺,没想到这次他却固执坚持自己的经营思路毫不让步。结果夫妻俩各持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起初还是辩论,最后干脆大吵起来,这是两口子结婚以来第一次“干仗”。

对此苏丹非常恼火,气头上她就提出实在过不下去不如离婚。“离就离,我还害怕不成!”此时丈夫也毫不示弱。谁都没有想到,因为话顶话,冲动之下两人竟真的办了离婚手续。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8月份,田新丙因重感冒无法下床被查出患有晚期肝硬化,并伴有新生小肝癌,生命垂危!“如不能及时进行肝移植,从理论上来讲,他的生命不会超过半年。”这个消息对于苏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想到两人十年的感情,想到6岁的女儿不能没有爸爸,冷静下来的苏丹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救活他。此后,苏丹跑遍北京、天津等地的各大医院为田新丙寻找肝源,但都被告知“短缺”。仅仅在309医院,就有10名患者在等待肝源。可是田新丙的病丝毫耽误不得,病情时刻都在发展。那一刻,苏丹心底冒出一个声音——用我的肝。

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前夫后,苏丹瞒着他进行了各项配型检查,还偷偷联系了器官移植医院。前妻几度劝说坚持要捐肝时,田新丙觉得是个玩笑。苏丹却很认真,她拉着前夫去医院,找医生咨询。“我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来帮助他,肝源那么紧张,时间就是生命。”

但田新丙拒绝了。“捐肝毕竟有一定风险,发生意外的话,我自己没治好,你也伤了身体,女儿还那么小。”苏丹知道,田新丙拒绝,是担心她冒险。但她也知道,这个险自己一定要冒!

田新丙有6个兄弟姐妹,他们知道这件事后,都要给他捐肝。但苏丹拒绝了:“所有的风险让我一个人承担就够了。”她的考虑是,田新丙的兄弟姐妹都在农村,需要靠体力生活,而且孩子又多,捐肝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苏丹在这件事情上丝毫不肯让步。

“你活着就是我和女儿最大的幸福。”最终,前妻这句话让田新丙泪流满面地同意接受她的肝。尽管配型成功,但器官移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根据要求,只有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等,才能成为活体肝供者。这意味着,苏丹要为田新丙捐肝,还缺少一个合法的身份。

很快,两人办理了复婚。随后,将所有需要的资料递交到了医院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不过在见到苏丹和田新丙之前,伦理委员会的专家们看着资料都在琢磨,“是夫家有钱,背后存在金钱交易?还是别的原因,让这个离了婚的女人坚持复婚捐肝?”

除了对动机的考虑,他们更多地还要考虑活体捐肝手术的风险。因为存在术后出血、肝功能不全、胆漏、感染等多种可能性。国内外都曾出现过严重并发症导致供者死亡的案例,8月31日,第一次伦理审查时部分专家持反对意见。

一个多月后,伦理审查进入第二轮。苏丹表现得非常急迫,她一直哭着讲述她的坚持,一句“因为我爱他”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在综合评估多方因素后,第二次伦理审查最终全票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情况还是很适合做的,苏丹向我们证明了她的伟大。”专家说,活体捐肝的案例,大多是父辈和子辈之间比较多,夫妻之间的非常少,苏丹的决定,令他们钦佩。

捐肝救夫,

演绎草根版《因为爱情》

11月1日手术这天,医务人员将苏丹推进手术室大门后,从内蒙赶来的妈妈陈丽娟躲在楼梯拐角痛快地大哭了一场。当时,病房里有位妇女问她“是不是苏丹的妈妈”。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那名妇女抱着陈妈妈开始掉眼泪,说她们很伟大。但陈丽娟不想提“伟大”二字,她觉得这就是件平凡事,他们都是很平凡的人,“我的女儿是在救我的儿子,我就这么想。我希望女儿女婿的事,能让人们相信真爱。”她和丈夫苏树林在医学伦理委员会上坚定地站在了女儿一边,让包括专家在内的很多人敬佩。

早上8点,田新丙的目光久久地凝望着妻子,眼中满是爱怜。此时苏丹平躺在病床上,刚插入的胃管,让她无法开口说话,也无法转头回应丈夫的目光。胃管带来的恶心,让她感觉难受。要进手术室了,苏丹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到丈夫床前,与他握手告别。“几个小时后,就该我进去了,手术一定会成功的。”田新丙低着头,喃喃自语。

很快,苏丹被推进手术室。田新丙躺在病床上,目送着妻子离开。尽管医生说成功机率会很高,可毕竟是大手术,他心里非常紧张。田新丙已经告诉医生,如果手术中出现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妻子。

令人欣慰的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在田新丙等待的3个多小时里,苏丹经麻醉已昏迷。她的一部分肝,在医生的手术刀下被慢慢剥离。苏丹为丈夫捐出了590多克肝脏。“肝的质量很高。”主刀医生说。当晚9时,她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上午11点半,田新丙被推入了手术室。与妻子所在的9号手术室一墙之隔。医生先要为他摘除坏肝,然后再将苏丹的肝移植到他的体内。

门外10多个亲友一等就是10多个小时,每一次大门打开,他们都会围住出来的医生,“状况怎么样了?时间怎么这么长?”23时20分,田新丙的移植手术结束。“苏丹的五分之二个肝脏被移植到田新丙体内,而田新丙的肝脏已被全部切除,肿瘤也被移出体外。”医生说,两例手术均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非常成功,二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肝是有再生能力的,估计得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苏丹的肝脏才能慢慢长回来,而田新丙体内的五分之二个肝,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长全。”病房外,满头白发的苏丹的父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已携手走过十年风雨的两人,再度一起闯过了生死关。家人、护士、医生、病友……所有知道他们故事的人,都在被感动着,默默地祈祷着。因为爱情。

医院领导也被这对特殊的夫妻所感动,特意为两人准备了“夫妻ICU”——同在一间重症监护室,可以相互看到对方,门口还有一颗大大的心形图案,祝福两人的爱情。

ICU病房里安静得只有仪器的运转声和护士穿梭的脚步声,苏丹和田新丙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虽不能翻身,但苏丹的眼睛总是努力地往左瞅,田新丙睁开眼也会往右瞅。他们之间只有几步的距离,却因为高度近视,看不清彼此。“我俩说过要有一种默契,只要我们看一眼对方,就能鼓励彼此。”

“我能听到他跟护士说话的声音,虽然声音很小我没听清楚,但我知道,他很好,我太了解他了。”由于脖子上安装着东西,田新丙还不能开口说话,只能用嘶哑的声音费力地吐几个字。但即便是这样的声音,也让苏丹心里很踏实。但她还是会不停地问护士,“我老公现在怎么样?”热心的护士则一直回答着苏丹的问题,告诉她,田新丙没事。“期盼的结果得到了满足,我感觉好幸运。”苏丹说,她曾预想过手术后会非常痛苦,却不曾想实际的疼痛要轻很多,“我不累,这个痛,我太能承受了,太值太值了!”

在重症监护室里,苏丹举起了右手,竖起了大拇指,轻声喊了一声“胜利”。一旁的田新丙听到,也微抬起双臂,握拳以示“成功”。

“割肝救夫”的消息,被《新京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并置顶,众多网友通过网络评论等方式为他们祈福加油。上海交通大学李娟女士说,有一首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经典歌曲叫《因为爱情》。而看罢上述这对曾为夫妻的普通人,在一方突遭重大疾病之时,另一方则义无反顾地坚持要“复婚捐肝”,我真切体会到了一种平凡人身上“因为爱情”的感人力量。

责编/彭艺珂

E-mail:

微博网址: http://weibcom/pengke420

上一篇:女人不可贸然嫁给“小男人” 下一篇:细微之处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