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技进行时

时间:2022-08-09 01:07:00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2011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有专家认为,此轮始于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基调没有发生变化,意味着2011年经济调控在相当程度上将是财政政策当家。

2011年财政政策将怎样发挥好调控作用?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各省财政厅厅长普遍感慨,今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积极时期,需要政府CFO们发挥高超的理财技巧。本次策划“财技进行时”结合了一些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操作手段,力图带来一些启示。

专项切块

长期以来,财政专项资金存在重复设置、多头管理,有限的财政资金被分散到各个角落,难以形成资金合力。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建议改革专项资金分配办法,把专项资金直接切块给下边。他已经在浙江进行了改良,还给取了个新名字:“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

说道专款切块到县,云南省最有发言权。早在几年前,云南省就在专款切块到县上做出了大胆探索。据了解,专款切块到县在云南能够顺利实施,首先是得到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的大力支持。

专款切块到县实际上是把条块体制的利益调整了(将省直部门的部分“权”和“利”交给了县)。云南省按照“专款下放、权力下放、责任下放”的原则,先在16个县市试点。专款切块到县后,县级财政可以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预算法》及相关法规制度,自主决定资金的使用去向和额度。简单来说,就是“买醋的钱可以买酱油了。”

早在2005年,永平县被列为大理州唯一的省州专款切块试点县。2005年至2009年,省州累计安排专款切块资金3841元,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引导资金流向,将资源变成财源,促进农民多元增收。

就拿大坪坦村来说,4年来,县委县政府每年从省州专款切块中拿出部分资金,扶持全村实施“四个一万”生态农业建设。即一万亩优质高产生态茶园,一万亩泡核桃基地,一万亩红豆杉、华山松等生态经济林和一万头生态畜养殖园。

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到达6万多元,比2004年的1290元多46.5倍,专款切块真正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受益于省州专款切块后财权和事权的统一,永平县委县政府巧用点金术,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同时,以公共性为投资导向,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着力点,优先解决民生要事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对有“永平母亲河”之称的银江河的分段治理,对永平县一中教学楼等基础设施的改造,这些都增强县级财政的公信力。

专款切块到县,使得县政府财权和事权有了更有效的统一,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更具有自;同时有利于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还提高了专款分配、使用的时效性,简化了拨付程序。此外,对于专款的监管,责任人更为明确,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更好发挥。

活用间歇资金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国库间歇资金成为“香饽饽”。

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认为,应该活用财政间歇资金,变“死钱”为“活钱”。为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湖北省财政充分利用国库间歇资金,采取超调资金方式设立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2010年资金规模已扩大至3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工业基础较好、实力相对较强的市(县)。

2010年,山东省财政厅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速发展,加强县域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选取了2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增拨财政间歇资金。

其中,烟台市牟平区争取到间歇资金1亿元,资金使用期限从2010年7月起到2011年12月止。该笔资金的争取将对支持牟平区蓝色经济发展和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起到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7年,威海市财政局在财政间歇资金上大做文章。根据用款情况,对部分财政间歇资金实行协议存款,使短期的闲置资金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存款,利率达到活期利率的3倍多,仅此一项,市级财政每年即可轻松增加利息收入2600多万元。同时,该局还将政府性资金与金融机构增加政府利息收入、节减财政支出情况挂钩,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挂钩,鼓励金融机构帮助政府提高收益,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财政吸进收益最大化。

同时,山东省率先提出设立“临时还贷扶持资金”,利用财政间歇资金“搭桥”,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帮助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较大、成长性和信用度良好的企业偿还到期贷款,企业获取新贷款后再将相关款项转回财政的相应账户。

从2009年3月到2010年10月,威海市财政以累计5亿元间歇资金的流转,为504户企业办理还款再贷80.9亿元,不仅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企业在银行的良好信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搭桥”资金用的正是财政间歇资金,使用期限都不超过5个工作日,成本最多就是5天的资金利息,可以说是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良好的扶持成效,财政工作的能动性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企业、银行和上级领导的赞誉与肯定。

体制生财

由于财力、事权不匹配,我国县市财政一直比较困难。为保障其在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各省在体制生财上不断创新。

江西省着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不断完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按照缺口上移、财力向下倾斜的原则,对省以下财政体制进行调整,赋予市县更大的发展权,以调动市县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如取消各设区市原体制上解省财政年递增5%的比例。各设区市对所属县市的体制上解递增比例也作相应调整或取消;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资源税和印花税省级得40%部分的增量全部下放给县级,增量部分省级不再参与分成,设区市本级原集中部分其增量也相应下放,等等。

2010年初湖南省积极推进“收入分享”改革。即改变过去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主要税种实行省与市州、县市按统一比例分别分享。此项改革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收入划分、分享比例、基数核定。

湖南今后将把增值税、营业税作为省与市、县共享收入。湖南中烟公司和华菱集团的增值税继续作为省级收入,其他原属省级的电力、石化、冶金、有色四大行业增值税下划市县,与原属市县的增值税一起实行省与市、县分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安营业税继续作为省级收入,原属省级的其他重点工程营业税、金融保险营业税以及其他省属企业营业税下划市县,与原属市县的营业税一起实行分享。

原来省与市州按50:50比例分享的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下放市县,增量部分省财政不参与分享。将契税、印花税等与市县经济密切相关的税种继续作为市县固定收入,省里不参与分享。

相关税种分享比例的确定,则是建立在反复测算的基础之上。据了解,这次改革将增值税、营业税和资源税实行25:75分享,是在反复测算并充分兼顾市县利益的基础上确定的。

关于基数的核定,原则上以2009年1至10月的实际完成数推算全年完成数作为基数。同时通过严格审查,确保基数的真实性。

开启绩效

财政绩效考核成为大势所趋。

据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介绍,江苏财政坚持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大格局,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以往的做法,预算编制好以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执行力,接下来的环节是监督。而监督主要是针对违纪违规,只要不用错、不贪污、不浪费就不会出问题。而财政资金使用以后到底有没有发挥应有的成效,发挥多大的成效,却没有要求。这里显然缺失了一个绩效的环节,而且是最重要最根本性的环节。因此,在过去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江苏进一步延伸提出了包括绩效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理念。

潘永和坦言,“四位一体”在江苏能够实施,有其独特的优势,江苏很早就形成了省长一支笔、财政一个口的机制。所有向省政府要的资金报告,任何一个副省长不签办,只转财政厅,然后财政厅严格按照程序办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专项资金管理措施的落实创造了条件。此外,财政部门没有自身利益,财政本身是收钱管钱。要解决财政资金的绩效问题,财政需要领导给予重视、支持。

江苏财政绩效评价以后评价为主,同时,2010年已经在六个部门开始了前评价、中评价、后评价相结合的试点。前评价,就是说你没有用资金之前,就要拿出指标体系,设立目标,按这个指标考核。如果年度申请的目标没有达到,那么说明管理不到位。中评价,就是跟踪资金的进程。何谓后评价呢?资金使用后,支出效果一个个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和差,而且全是专家参与。

绩效评价的难点在于结果的应用。根据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评价结果为优良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表扬。评价结果为差的,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达不到主要预期绩效目标的,由财政部门提请同级政府调整或者撤销该专项资金。

同时,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负责,按照财政部门出具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及建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同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60日。

上一篇:2011:终结强拆? 下一篇:财银兴教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