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省内比较

时间:2022-08-09 12:56:43

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省内比较

摘 要:以2012年广东工业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广东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战略性产业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的竞争力。结果显示,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总量不大,但物、人的效率以及市场前景排位较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提出珠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33-06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共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明中国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1]。目前,各地各部门都加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珠海市也于2010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早在1992年,珠海就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作为重点;2000年,确立了珠海“三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定位:“把珠海建设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2008年,国务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又对珠海进行全新定位,要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这是当前珠海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宏伟目标。

目前,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珠海这个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城市,要抓住机遇,提升工业结构水平,以结构优化拉动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因此,对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情况

2012年,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 035.45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482.4亿元,同比增长7.8%。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9%,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的平均增速高3.9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指标在广东省的排名情况

从下页表1和表2可以看出,从广东省内来看,珠海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出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税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在省内的占比在3.5%~5.5%之间,在全省和珠三角都是排在第七到第八位,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在第三位,表明珠海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在广东省内是比较高的。

三、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研究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一)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量互不相关且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即因子),以提取原有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统计方法[2]。当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化时,可以通过因子旋转使因子具有更为鲜明的实际意义,同时使因子得分函数对样本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排序。因子分析步骤如下:(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仍记为X;(2)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3)解特征方程|R 一入E|=0,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当累计贡献率不少于85 % 时,取前k 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二个指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4)对A 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变换;(5)对主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如需进行排序,则计算各个主因子的得分Fi=αiX,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二)珠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总体评价研究

1.设X1=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X2=市场占有率(分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全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销售产值),X3=出货值率(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产品出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销售产值),X4=利润区位商(分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占本地区比重),X5=分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用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同比增速),X6=需求收入弹性(各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增长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同比增长)/各市的GDP增长率(地区的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同比增长)),X7=行业贡献率(各市的新兴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各市的工业增加值),X8=从业人员比例(各市的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各市的从业人员数)。

2.采用SPSS19.0,对广东省21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工业总产值(X1)、市场占有率(X2)、出货值率(X3)、利润区位商(X4)、分市的新兴产业增长率(X5)、需求收入弹性(X6)、行业贡献率(X7)、从业人员比例(X8)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3.因子分析的过程。

(1)调用SPSS 中的因子分析程序先对8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见表3)。

由相关系数矩阵R 可知,除指标X3、X4 与X5 外其他指标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特别是新兴产业总产值(X1)、利润区位商(X4)和行业贡献率(X8)相关系数达到0.60 以上,反映出企业利润和新兴产业总产值、行业贡献率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2)得到方差分解表(见表4)。

公共因子的贡献率表示该公共因子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累计贡献率表示相应几个公共因子累计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从表3可以看到,前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7%,即前三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指标73.7%的信息量,前4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指标85.6%的信息量。因此,上述8项指标可以综合成主因子Y1、Y2、Y3和Y4(按累计贡献率达80% 以上提取的公因子认为有效)并可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然而初始载荷阵结构不够简单,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容易使因子的意义含糊不清,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为此须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旋转,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使各变量在某单个因子上有高额载荷,而在其余因子上只有小到中等的载荷。最常用的旋转方法是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表5就是采用这一方法得到的。

依据因子分析原理,四个主因子之间具有不相关性,而每个因子与其所包含的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一个因子包含的诸多变量之间也具有高度相关性。表五中的系数为旋转因子载荷估计值,其统计意义就是变量与因子的相关系数,心理学家将它叫做载荷。依据这一点,对表五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个公因子中,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和市场占有率的载荷比较高,说明它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以定义为规模因子。

第二个公因子在利润区位商、行业贡献率、从业人员比例这三个变量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定义为效率因子。

第三个公因子在新兴产业的增长率和需求收入弹性上的载荷较高,定义为增长因子。

第四个公因子则基本反映了出货值率的信息,可定义为市场前景影响因子。

为了对广东21个地市进行综合评价,对四个主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得到因子得分表。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综合得分Y 和总名次(见表6)。

第一个公因子中,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的得分较高,经济体规模总量较大。

第二个公因子,清远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的得分较高,效率较高。

第三个公因子,茂名市、河源市、揭阳市、云浮市、中山市的得分较高,增长的情况比较好。

第四个公因子,东莞市、汕尾市、惠州市、珠海市、梅州市的得分较高,市场前景比较好。

四个因子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内各市的发展情况,但我们还需要一个评价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内各市的地位和发展潜力做出综合性评估。公式为:

F=0.3221F1+0.2870F2+0.2124F3+0.1785F4

通过计算可得各市的综合分数,把得分按从大到小排序,可得到各市的排名如下(见表7):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第一,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内综合排名第七,在珠海三角综合排名第六,总量在省内算中游水平,在珠三角相对排后。第二,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在省内排名较前,显示在珠海新兴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产业结构相对较新。第三,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省内的总量虽不大,但物、人的效率以及市场前景排位较前,显示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珠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1.明确产业政策,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产业政策是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经验表明,产业政策仍然是改善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手段。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珠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不大,但效益较高。政府要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低占地、低污染的集约型产业转移。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不断开发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取得这些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

2.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工业科技进步。可以通过建立对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及市内立项科研项目的奖励机制引导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大幅度增加名牌产品数量,争创部级品牌。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珠海工业对外依存度长期居珠三角首位,近半产品依赖国外市场。许多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尤其重要。可以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提升委托设计能力,推动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开拓国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会等重要展会,推广“先行内销、后集中申报”作业模式,提高内销通关速度。

参考文献: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调研小组.关于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EB/OL].求是理论网,2010-05-26.

[2] 王学民.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2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 下一篇:西部民族地区农户农机需求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