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2-08-09 12:19:27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研究

摘 要: 通过对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的电线/电缆导管的敷设、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中的冲突以及弱电系统的施工计划等问题的研究,总结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子系统间接口方面、母线的安装、弱电设备功能以及配电装置等技术问题的解决要点。所述内容对智能建筑整体运行和安全管理以及电气施工安装的质量监控等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智能建筑; 弱电技术; 电气化; 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39-02

Research on weak electric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Wang Yu

(Yunnan Baiyao Group Information Center, Kunming, Yunnan 650118, China)

Abstract: As IT industry develop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author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wire/cable conduit installation, the electrical lighting installation, the conflict in the project and the weak curr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lan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current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primary s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problems in the generic cabling system,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the interfaces of sub system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other cables, the weak current equipment func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This paper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operation,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s; weak electric technology; electrifi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0 引言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系统、通讯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界面的互联,以及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的施工界面交叉,需要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配合与协作。保证智能建筑整体运行先进水平,发挥其智能作用,强、弱电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至关重要。因此,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已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若干问题。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问题

⑴ 电线、电缆导管的敷设

在建筑物顶棚内,往往采用pvc管敷设电线,尤其是许多装修工程,在吊顶内使用pvc管敷设电线的现象更为普遍。这是必须严格禁止的!因为火灾发生时,顶棚内的pvc 管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浓烟,影响现场人员的逃离。许多火灾事故调查表明,很多死者不是倒在火焰下,而是倒在滚滚的毒烟中。这些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pvc管,采用305(1.6mm 厚)甚至205(1.4mm 厚)的管材,它们的厚度、抗压强度等都不能适应暗敷的要求,管材易变形甚至破裂,影响电气通路。正确的做法是采用中型以上管材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镀锌钢管有人采用对口熔焊或套管熔焊相连接,接地连接使用钢筋熔焊跨接。一方面熔焊破坏了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使镀锌管使用寿命缩短,另一方面熔焊易在钢管内表面形成瘤结,电线穿管时易被划伤,影响绝缘效果。较好的钢管连接方法是使用螺纹连接,接地则采用专用接地连接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⑵ 对弱电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

电话线路、闭路电视线路、消防路线、自动化系统及网络信息线路等,应随建筑工程做好施工或预埋,并应遵循室外线管地下化、室内线路暗敷化的原则,以达到隐蔽、安全、美观的要求。对设计中的漏项,在图纸会审时就要特别重视。不少单位的部分弱电线路因漏项或施工不及时,至主体工程施工完,才引起关注而不得不重新打洞、钻孔而采用明敷线路。

⑶ 电气照明安装问题

配电回路中,三相负载不平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装修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均不注意对各回路负载进行三相平衡分配。三相负荷严重的不平衡会造成三相电压的不平衡,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对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无论是设计或施工都必须注意使三相回路负载平衡。

⑷ 预判和解决工程中的冲突

在建筑中某一位置可能出现上下水、强电、弱电消防、暖气等多种管线占据同一空间的情况,各专业应互相避让,并共同确定各管线的坐标位置,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关电气施工图在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后,需由总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协同会审一次,重点解决各专业的错、碰、漏等问题。

⑸ 弱电系统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包括总的计划进度以及子系统的计划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原定的计划需不断地修改,但与总的计划进度不能有很大的偏差。计划编制需考虑的要素是:总的工作量,材料的供货时间和周期,施工工程队的施工安排、人员保障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施工协调,尤其应考虑管线、桥架施工的顺序,以及其他配合施工的条件。

总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是信息技术等现代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技术,是具体实际意义的智能建筑技术,它与智能建筑技术一样是21世纪建筑业的高新技术,是一项多学科、跨学科及边缘学科技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程度决定了建筑智能化的级别和档次的高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和职能建筑有着不可分割、一脉相承的关系。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要点

⑴ 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

⑵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与信息资源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⑶ 子系统间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⑷ 母线的安装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插接的母线在运行的现场中要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密集型的母线必须要做绝缘的检查。母线安装前,母线通道的所有线路都要经受潮湿程度的检查,避免成品受到损坏。母线需要与开关的设备相连接,不受到额外的应力;母线的各个连接部位要密封好。

⑸ 弱电设备功能

大楼内弱电设备多,专业性强,每个弱电子系统均要有专门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监控管理人员一般对诸多智能系统不可能都精通,应在抓好线管、线槽施工质量同时,着重对系统设备功能进行监控。合同签订过程中,专业队伍竞争夺标,往往会给系统提出许多功能,许多测控点,而报价又不高,以增加竞争优势,而在施工时往往去掉某些功能,忽略一些测控点,管理人员若不按合同监控,就会使工程少测控点、缺功能。

⑹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因为整定电流是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 整定电流小了,开关容易跳闸、停电; 整定电流大了, 系统出现过载和非金属性短路时开关不跳闸, 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监控过程中应仔细检查, 核对图纸, 消除事故隐患。

参考文献:

[1] 李元建,杨清林.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2:84~87

[2] 杨志,郭兵,李晓林,裴玉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6):59~63

[3] 铁锐.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J].科技信息,2010.10:240~242

[4] 周志勇.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谈博物馆弱电系统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92~194

[5] 丁正伟.当当网新建配送中心弱电及智能化系统工程[J].科技传播.2011.5:161~162

[6] 蔡继锋.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若干技术问题[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10:6~8

上一篇:浙江电网继电保护设备评价管理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DELL XPS 1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