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一处“动”的方言解释

时间:2022-08-09 11:56:20

“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这句话是《红楼梦》第29回开头,凤姐约宝黛钗去清虚观看戏时说的。这里的“动”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红楼梦》343页注释了“唱动戏——唱一次戏,在指不是轻易的、比较繁重的行动次数时常用‘动’,音‘tòng’”。这让我觉得很诧异,因为人文版程乙本的校注比较早,于是我又对新的两个校注版本的《红楼梦》进行比较。

第一个是北师大程甲本校本,北师大本的注释是张俊等在启功给人文版程乙本校本注释的基础上增补扩充而成的(北师大本后记),它的注释是:“唱动(tòng痛)戏——指唱一次场面较大、较热闹的戏。”后面注释主要是解释“戏”,即“大戏”,举例提到了《西游记》《封神榜》等。(北师大本479页)

第二个蔡义江校本的注释,往往是参考北师大程甲本校本的注释而进行校注的,我看到蔡义江校本的注释更加简化:“唱动(tòng痛)戏——唱热闹的戏(蔡校本345页)。”

人文程乙本解释“动”音“tòng”,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可能是认为与“通”字通。“唱动戏”,就是“唱一次戏”的意思。这个“次”,是指搭一次戏台、请一次演员、为一件事情(婚丧嫁娶、生日、打醮等)唱戏,至于是唱一场还是多场,唱一天还是多天,则无所谓。但是倾向于指多天、多场。如若按此解释,在第五十七回中宝钗说的“唯有妈妈说动话拉上我们”,如果这个“动”也按量词“次”来理解,我觉得说不过去,所以这个意思也是值得推敲的。

再看“动”字解释作“热闹”似乎可以,“热闹的戏”,或许是指《西游记》《封神榜》等内容的戏。这样凤姐这话的意思是:家里唱热闹的戏,我不得舒舒服服的看,所以要到清虚观去看。那么,如果家里唱不热闹的戏,凤姐就不用在贾母面前“立规矩”,可以舒舒服服看戏了?这好像不太合理。而且下文打醮神前拈戏是《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好像也不是“热闹的戏”。

由此,我查阅了各种大字典的解释,都没有找到关于“动”的相关解释,汉语大词典中对动的解释有以下几个义项:1.脱离静止状态;2.行动,采取行动;3.劳作,操作;4.发,发作;5.萌生,萌动;6.变化;7.谓思想受影响而动摇、改变;8.感动,触动;9.引动,招致;10.使用,动用;11.往往,常常;12.不觉;13.指动物;14.方言,吃,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动荤腥;15.通“穜”,耕种;16.通“慟”。以上的解释中并没有和书中解释的“热闹的戏,量词”等义项,也没有发现和句子中出现的“动”意思相符的义项。我们也没看到近代汉语中有这样的解释。查阅中华书局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收集了两个方言词汇,“1.动了的时候(用于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2.动咾的时候(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表示动作未进行)。”

从以上字典的解释再对照河南省济源市的方言,我觉得在这里“动”字的意思应该是“……的时候”。该句子的意思就是“在家里唱戏的时候,我又不能舒舒服服地看(所以到了清虚观,可以好好地看场戏了)。”在我的方言中也经常会用一模一样的句子来说这句话,表示“在某种条件下产生某种结果”,这里的结果就是“家里唱戏的时候,我就不能舒舒服服地看,在其他地方或许可以好好地看戏了。”

济源方言这一种较有特色的结构——“X动”结构,它出现在分句或者紧缩句中。“动”可附着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短语和句子的后面,表示“X…的时候”。“X动”在结构与近代汉语的“……的时候”基本相同,都可以跟在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的短语后面,构成“X+动+宾(了)”或者“x+宾+动了”,而且这两种句式中的宾语和“动”字是可以互换位置的;还可用于表达将要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经常性发生的事情;“动”表示它前面的词语所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表示条件、假设、顺承等关系。

“X动”在表达感情上,一般有以下几种关系。

一、“X+动(了)”结构

“X+动(了)”结构与其他词一起构成句首时间状语,表示“X……的时候”。例如:

(1)吃动饭,甭看电视 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

(2)来动把伞拿上 来的时候把伞带上。

(3)临走动了,这才着忙了 临走的时候才知道忙。

(4)抬动了,轻点,甭磕着了 抬的时候轻一点,不要磕到了。

这一结构除了可以表示时间、条件外,还可以表示方式。例如:

(5)(萝卜)炒肉吃动了还差不多,光吃不好吃 萝卜炒肉的时候还挺好吃,光吃萝卜不好吃。

(6)躺动了,甭看书 躺着的时候不要看书。

(7)拉动了省劲,抱的可费劲呢 拉的时候省力气,抱着费劲。

在“X+动(了)”结构中,主语通常省略,表达命令、请求等意义。例如:

(8)非等走动了才慌慌张张,到走动才收拾 非到走的时候才慌乱了,到走的时候才收拾。

(9)说动话了,甭比划 说话的时候不要比划。

(10)肉便宜动了,叫我一声 肉便宜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11)去动婆婆家了,再换新衣裳 去姥姥家的时候,再换新衣服。

(12)吃动饭,甭说话 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

(13)放动假了,把教室打扫打扫 放假的时候,把教室打扫打扫。

(14)结动婚了,请你过来喝酒 结婚的时候,请你过来喝酒。

二、“X+动+宾(了)”或者“x十宾十动了”结构

“X+动+宾(了)”或者“x十宾十动了”结构表示在某种条件下产生某种结果。相当于北京话里的“X+宾……的时候”。这两种结构宾语和动的位置一般是可以互换的。“动”之前一般是动词,少数是形容词。例如:

(15)过动年了,都能吃上大白兔奶糖 过年的时候,就能吃到大白兔奶糖了。

(16)不管做动啥,都要用脑子 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要用脑子。

(17)一考动试,都愁了 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发愁了。

(18)一考试动了,都愁了 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发愁了。

(19)吃饭动了,才能见着他 吃饭的时候才能看见他。

(20)吃动饭了才能看见他 吃饭的时候才能看见他。

(21)耍牌动了,也不瞌睡,一看书都瞌睡 打牌的时候不瞌睡,看书的时候就想瞌睡。

(22)耍动牌了,也不瞌睡,一看书都瞌睡 打牌的时候不瞌睡,看书的时候就想瞌睡。

(23)一神经动了,能把家砸了 (他)发神经的时候,能把家砸了。

三、“要是X+动+宾”或者“要+X+宾+动了”

“要是X+动+宾”或者“要+X+宾+动了”构成假设复句,表示假设含义。相当于北京话里的“要是……的话”。有时候“要是”可以省略。“动”之前可以是名词、动词、数量词、形容词等,其中动词最为普遍。例如:

“X”是名词:

(24)等元旦动了,咱们弄个元旦晚会 等到元旦的时候,咱们办个元旦晚会。

(25)等满月动了,我过去喝喜酒 等到满月的时候,我过去喝喜酒。

(26)语文课动了,我就不睡觉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就不睡觉。

“X”是动词:

(27)(要是)他发动脾气了,你就赶紧跑 如果碰上他发脾气的时候,你就赶紧跑。

(28)下动雨了,就不上课 下雨的时候就不上课了。

(29)要是走动咾,才收拾,肯定又耽误了 如果走的时候再收拾又要耽误事了。

(30)婆婆叫动了,我就去 姥姥叫我的时候,我就过去。

“X”是数量词:

(31)三块动了,我就买 如果是三块钱的时候,我就买了。

(32)五点动我就去,三点过早,我就不去了 如果是五点的时候我就去,三点太早了,我就不去了。

(33)等十一点动了,再做饭 等到十一点的时候,再做饭。

“X”是形容词:

(34)等你好动了,我来接你 等你身体好的时候,我来接你。

(35)等枣红动了,我给你摘点 等枣红的时候,我给你摘点。

(36)风厉害动了,能把瓦刮下来 风很大的时候,能把瓦刮下来。

(37)嫌暗动了,就把灯开开 觉得光线暗的时候,就把灯打开。

(38)好动了,就多买点(东西) 好的时候,就多买点。

(39)坐车快动了,要一个小时 坐车快的时候,需要一个小时。

在济源方言里,在表示假设关系还可以运用对举结构。例如:

(40)看动不好看,吃动还可以 看的时候不好看,但是吃的时候觉得还挺好吃的。

(41)年轻动了好看,老动了就不行了 年轻的时候好看,老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42)说动可会说呢,做动就入不开手了 会说不会做。

(43)吃动不少吃,一做动就没气了 吃东西的时候吃的不少,一做饭的时候就没有力气了。

(44)走动太远了,坐动车还行 走的时候路太远了,坐车的时候路还没有那么远。

四、见“X动”

济源方言中的“X动”表示“……的时候”的意义。通常在这类结构前会加上“见”字,表示次数,而且通常是比较频繁的次数。例如:

(45)见吃动饭了,你都要说话 每次吃饭的时候你都要说话。

(46)见刮动大风咾,电线都出问题 通常刮大风的时候电线就会出问题。

(47)见冷动咾,他都要感冒 通常天气冷的时候他就会感冒。

(48)见语文课动咾,他都要瞌睡 一上语文课的时候,他就要睡觉。

从以上举的大量例子可以看出,“X动”在济源方言中还是有很强大的扩展能力的,也充分可以证明“动”就是“……的时候”的意思。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说《红楼梦》第29回开头中“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家里唱戏的时候,我不能舒舒服服地看”,而不是“热闹的戏”“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这些意思。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2]启功主持整理,张俊、聂石樵等校勘注释.红楼梦[M].中华书局,2005.

[3]蔡义江.《红楼梦》校注[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4]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5]许宝华,宫本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北大语料库.ccl.pku.省略:8080/ccl_corpus/search?q=%E5%8A%A8&start=0&num=50&index=FullIndex&outputFormat=HTML&encoding=UTF-8&maxLeftLength=30&maxRightLength=30&orderStyle=score&LastQuery=&dir=gudai.

上一篇:浅谈资料档案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档案管理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