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平衡化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09 11:42:08

皮亚杰平衡化研究综述

摘 要: 平衡化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关于平衡化的研究逐年增多,本文从平衡化概念的提出、平衡化的本质、平衡化的特征、平衡化的模式、平衡化的水平及平衡化的阶段六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平衡化 皮亚杰 综述

一、引言

平衡化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在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中有着头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年来关于平衡化的研究逐年增多,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研究和成果,我们在认真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平衡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藉此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关于平衡化的研究。

二、平衡化概念的提出

关于平衡化概念的提出,皮亚杰说:“发展的三个古典性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的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最后两个因素不能解说发展的连续性的性质,第一个因素本身也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因为智慧的发展不包含一种遗传程序的因素,如同本能依据的因素一样。因此,为了协调以上三个因素,我们将要增加第四个因素,这就是平衡化或自动调节。”[1]关于这段说明,我国学者丁芳、熊哲宏、王锡伟、石向实、寇德婷等认为皮亚杰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平衡化的概念,而且给出了提出理由,即皮亚杰是在驳斥和批评传统认识论关于影响认识形成的三种因素时提出的。[2―5]

三、平衡化的本质

关于平衡化的本质,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等认为平衡化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认知不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的平衡;另外平衡还是一种动态过程,包含着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6―9]美国学者约翰・桑切克和阿特金森认为平衡化是为一种机制,用于解释儿童如何从一个思维阶段向下一个思维阶段进行转换。[10―11]我国学者张景焕和美国学者Anita Woolfolk、Jeanne Ellis Ormrod等认为平衡化是认知结构(认知图式)与环境需要之间达成的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不平衡。[13―14]我国学者唐卫海、刘希萍、孔凡哲、曾峥、吕世荣、周伟群、王志元、陈晓西,美国学者M.P.德里斯科尔、理查德・D.帕森斯,新加坡学者陈允成等认为所谓平衡化即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正是同化顺应之间的不断失衡、再平衡促使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15―20]王之璋则认为平衡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平衡化是认知建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协调或适应的状态和关系;(2)平衡化又是主客体相互适应的过程,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主体客体协调适应了,那就达到了认知平衡化,反之,就是不平衡;(3)平衡化是一种调节机制。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建构主义的内部机制……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除了稳定性与变动性以外,还具有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这种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上面他所说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可见,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主体自我调节活动的同义语。[21]

四、平衡化的特征

皮亚杰非常重视对平衡化特征的研究,他在著作《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说:“首先,稳定性是平衡化所具有的一个特征……其次,每一个系统都是受到外界干扰的,而这种干扰往往会改变这个系统……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平衡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我们的所谓平衡化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的过程。”[22]

我国学者王之璋研究了皮亚杰提出的平衡化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第一个特点是平衡化的建构性吸取了康德的合理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认识建构理论。……皮亚杰的平衡观十分强调结构的平衡化。……第二个特点是平衡化的矛盾性。……第三个特点是平衡化的主体调节性。”[21]

五、平衡化的模式

关于平衡化的模式,皮亚杰指出:“平衡化的模式可以在动力学、热力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测验学方面有不同的术语,我们只讨论三种曾经应用于和可以应用于心理学的模式:第一种是关于场力的模式,这种平衡化模式的定义是力的全部均衡(失力代数和是零)……第二种是盖率论的模式,……在神经上对较小的补偿的适应和对较复杂刺激的新适应所显现出来的平衡化过程。……这种心理模式应为心理学所保持而转变成为一种分化的活动。第三种模式是在外部干扰和主体活动之间的补偿作用所达到的那种平衡化的模式。”[22]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从根本上讲,处于平衡化状态的系统,就作用于这个系统的力或在系统之内的力来说,是具有某种均衡或稳定的系统。平衡化过程涉及到采用由主体所做出的连续的策略,以至采用一种策略的结果增加了他采用下一种策略的可能性,直到他达到最后的策略,成功的建立起比先前的任何一种策略所取得的平衡化都更稳定和更持久的认知的平衡化。”[11]

六、平衡化的水平

前苏联学者奥布霍娃认为平衡化有六种水平:“1.平衡化起初只把遗传和运动结合起来,这是第一种水平,即反射水平;2.把习得的知觉和技能结合起来,这是第二种水平,即知觉水平的平衡化;3.是在能重新找到消失的客体连续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这是第三种水平,即感知运动水平;4.在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不过这些运动是可预见性的运动,这是第四种水平,即直觉水平;5.进一步的平衡化是控制预见本身,这是第五种水平,即具体运演水平;6.平衡化控制过去所做的或能够做到的全部可能有的动作,这是最后的第六种水平,即形式运演水平。”[23]

七、平衡化的阶段

关于平衡化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皮亚杰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指出,皮亚杰只是给出了有关平衡化阶段的一点看法,他说:“当我提到平衡化,一点都不意味着认识机能能够达到一种固定的状态。获得平衡化是受限的和受约束的,并且有一个超过已获得的平衡化去达到更好平衡化的倾向。……简单的说,这就是持续的追求更好的平衡化。”[1]

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孔凡哲、曾峥等认为平衡化的阶段主要有三个:(1)童满足自己现有的认知模式,处于暂时的平衡化状态;(2)儿童意识到自己现存的认知模式具有不足的地方,因此而产生了不满足感,平衡化状态被打破;(3)克服了原有认知模式中的不足,发展起了一种更有效的、更成熟的新的认知模式,又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化状态。[6―10]

八、皮亚杰平衡化概念研究现状的评述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皮亚杰的理论就是主客体平衡化的理论,平衡化是他解释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目前关于皮亚杰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他的平衡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由上可以看出,在关于平衡化的研究中,当前学者们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平衡化概念的提出、平衡化的性质、平衡化的特征、平衡化的模式、平衡化的水平及平衡化的阶段划分六个方面。而其他的一些方面没人涉及,比如平衡化的方法、平衡化的机制、平衡化的调控、平衡化的内部过程等。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多数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少和简单,只有关于平衡化的本质的研究相对较多和相对较为深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很明显这些观点又是不统一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这也说明在平衡化的本质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另外,纵观当前研究,现有的研究都比较注重思辨,缺少实证研究,因此,当前这些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还有,将平衡化与具体知识内容(比如数学)或具体个体(比如中学生)结合起来的研究当前还没有。其实这应当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更为细致和深入,无疑是对皮亚杰平衡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探讨。更有意义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将对学校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平衡化问题[A].左仁侠,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42-144.

[2]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的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06.

[3]王锡伟.试析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6-30

[4]石向实.论发生认识论的平衡概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4-18.

[5]寇德婷.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和认识[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6]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60-63.

[7]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70.

[8]谢小良.认知发展与数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0.13.

[9]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10]约翰・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9.

[11]阿特金森著.熊哲宏译.皮亚杰的平衡模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26-29.

[12]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2.

[13]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1-33.

[14]Jeanne Ellis Ormrod著.彭运石,彭舜译.教育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26-27.

[15]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3-34.

[16]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54.

[17]吕世荣,周伟群.试析皮亚杰的主体认知结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34.

[18]王志元,陈晓西.智慧的本质和机制[J].当代自然科学与哲学,1983,(3).

[19]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教育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

[20]陈允成,理查德・D.帕森斯著.何洁,徐琳,夏霖译.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

[21]王之璋.试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平衡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5,(6):17-20.

[22]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128.

[23]奥布霍娃著.史民德译.皮亚杰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8-43.

上一篇:论《呼啸山庄》的价值倾向 下一篇:比较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