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控制在水利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09 10:46:50

工程造价的控制在水利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 工程造价是当前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政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是目前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1)设计变更大;(2)物价上涨指数与现行定额差距大;(3)资金不到位。本文就工程造价的控制对水利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程造价;水利发展;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工程造价能反映出一个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政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综合情况。工程造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健康发展,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水利行业也将迎来良好发展。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进行设计优化。施工优化,促使我国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

一、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客观因素,有的是人为因素,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 在前期工作中做的不到位,造成设计变动大

一些工程在决策阶段,设计单位制出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够,相关基础资料不全,使得工程地质勘探、水文资料等深度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采录的数据不够准确,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这些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实际情况,使得方案和技术准备不到位。如果这时开始项目建设就会缺乏科学的决策基础,出现重大的设计方案变动和地质条件变化,这就造成了经济损失,提高了工程造价。

2、制定预算时采用的价格和物价上涨的价格有较大的差距

工程造价要反映出工程建设实际的投资情况。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对人力、物力的需求时间长数量大,而水利使用产生效益的较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如果建设定额取费、汇率、利率出现调整,预算有关设备、材料价格不能做及时调整,这时预算出现一定的滞后性,缺乏动态控制。这就造成了物价上涨和概算定额存在较大的差距。价差预备费控制不住是概算超额的主要原因。

3、 水利资金不到位,致使工期延迟,提高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项目多,摊子大、所需资金多,再加上其他客观不利因素,出现资金缺口,这时计划资金不能到位,工程建设就不能按时施工,工期的延迟退后造成巨大的资金消耗,提高了工程造价。就如,在内蒙某个中性水库加固工程时,原概算大约是4000万元,最终由于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工期一拖再拖,随后几次调概,致使工程耗资总耗资1亿多元,超概算了一倍多。

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程造价

1、严格按照水利部提出的基建程序优化设计方案

水利部提出的基建程序:(1)项目立项书(2)设计可研报告(3)初步设计(4)前期工作(5)主体工程施工(6)生产准备(7)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进行初步设计时,要按照基建程序规定,使概算投资不超过可行性研究估算的10%,我们要从规划、可研设计和施工等全过程抓起,加强基础工作。尤其对可研设计严格要求,提高其可靠程度。通过优化方案设计,制定出高质量、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可研报告。杜绝在初级阶段遗留问题,把握好技术和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各个环节进行限额设计,切实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2、 实施贯彻“招标制”“法人责任制”“项目监理制”

(1)建设工程的招投制。实施这一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招标的过程中,可要求设计时编制概算和标底,要求施工者编辑投标报价。再进行择优选择,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一切都要负起法律责任,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项目策划、筹措资金、组织设计等全过程的可靠有序进行,从而起到控制工程造价。

(3)推行建设项目监理制。监理师将将对项目全过程的进行有效监控,可及时反馈相关问题,便于我们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措施,为控制投资提供可靠保证。

3、加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的建筑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在这种的环境中,我们要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杜绝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发生。

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各个经济行业之间的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同时深化投资改革,加强推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发挥市场优化资金配置作用,做好投资资金的配置。进一步保障投资项目的保质保量竣工,降低工程造价。

实行分级管理,控制投资规模。根据各类工程项目的性质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各类工程造价实行最高限价。建筑产品以价值为基础,促使各部门进行等价交换,为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提供合理的外部条件,给投资规模的控制提供便利。

结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前景下,加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按时保质保量的竣工,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若梅,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及对策[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5(2),7-8.

[2]王京元,改革水利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盈利[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5(4),52-53.

上一篇:高速度水流对建筑的冲击影响 下一篇: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