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看数字化阅读

时间:2022-08-09 10:26:28

一分为二看数字化阅读

4月20日公布的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比例首次超过传统阅读。阅读方式的转变,在热衷于科技进步更新换代的年轻一族中深受欢迎,但同时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

数字化阅读成趋势

据此次调查,通过手初阅读的成年人中,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30分钟。数字化阅读增速明显高于传统阅读,前者较上年增长8个百分点,而后者只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手机和微信阅读的增长最快。

数字化阅读开创了一个非纸质的新的阅读媒介,是时代的进步。它具有一些传统纸质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阅读效果“图”“文”“声”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动,开创阅读先河;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不需要砍伐树木,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数字书的保存更简便,便于存储,几乎不占用空间;阅读不需要花钱买书,更利于广大群众广泛阅读。

前不久公开的另一项数据则显示,电子阅读平台对于传统纸质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90%的电子书市场,正在寻求传统纸质书资源的填补。有学者指出,既然新媒体阅读潮流来袭,不妨尝试通过微信朋友圈荐书、将更多经典阅读资源电子化等手段,为新媒体注入有价值的经典内容。

数字化阅读藏隐忧

微信阅读一方面使我们的阅读生活更丰富,但另一方面伪科学的、造谣的、抄袭的内容也让人难辨真假。很多打着名人旗号的微信都赢得了“100000+”的阅读量,如“愤青派”的王朔、陈丹青,“温婉派”的张爱玲、林徽因、仓央嘉措,走“励志路线”的马云、当“全面选手”的白岩松,还有动不动就说“发呆的美好”的陈道明,都是心灵鸡汤的红人。不仅如此,他们术业有专攻,张爱玲、林徽因谈感情谈爱情,马云专发职场商场励志文,陈道明俨然成了小清新代言人,白岩松则教育、信仰、人生一锅端。但问题是,这些曾以他们为主角的微信大多都是冒牌货。

这些被大量转发的伪心灵鸡汤到底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大致看来,一类是从名人只言片语中“煲”出来的鸡汤。还有一类就是生编乱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这类鸡汤很多都出自段子手,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分发出去,博取点击量和粉丝量,吸引大家对产品、商品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

所不同的是,和过去任何时候相比,如今心灵鸡汤的功利性更强。沈阳教授团队成员焦晓洁说:“心灵鸡汤的存在是一些公众号的营销策略,他们懂得怎样打动用户,圈住粉丝。即使是一些非情感类的公众号,也会在推送中夹杂着鸡汤。”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推送、转发心灵鸡汤最积极的往往是一些房地产公司、美容院等。作家学者余世存对此也表示深深的不安,“很多人把如何结交贵人、如何钻营、如何厚黑、如何养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不少微信鸡汤文讲的都是这些。”

(据《文汇报》《北京日报》)

上一篇:大葱田防除杂草应如何选择除草剂 下一篇:到城里租房子的注意事项